土方车离开建筑工地先封闭,然后“走红毯”,最后再喷淋,直到监督人员检查合格,才能离开工地。这是中建八局在北京电科太极信息产业园项目工地上已经运用成熟的一套方法。项目负责人魏钦玺表示,经过这样的处理,离开工地的车能够保证没有扬尘。
在这个工地,路面是可移动的透水砖,围墙是装配式的、可循环利用,垃圾统一封闭管理……这一系列措施,都是为了实现绿色施工的目标。
2002年以来,中建八局展开了绿色施工的相关研究与实践,目标是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廖鲜明回忆,在山东省某项目中,施工队伍几乎做到零建筑垃圾排放。建筑余料等直接在工地内集中到地下一层,重新进行加工,制作成合格的建筑材料循环使用。
类似的经验在中建八局几年的实践中积累了很多,但是,投入也是巨大的。这样的模式可否复制?
魏钦玺在项目开工前测算时也吓了一跳,北京电科太极信息产业园项目在绿色施工方面的投入至少是500万元。除了环保设施方面的投入,还有很多隐性成本的增加。以土方车为例,现在一般的公司一车运送20立方米运料,为了不产生扬尘,把土方车封闭,一车只能运10立方米运料。很多公司不愿意做这个生意,公司只能提高价格,从原来的每立方米30多元提高到现在的每立方米70多元,这还不算对车辆本身的改装。
但是,魏钦玺还是有信心通过3个项目的运作把这方面的成本摊平。
“2013年一个项目结束的时候,拆临时路面就花了38万元,仅破碎就花了10万元。”根据魏钦玺的测算,现在绿色施工的投入,在每个项目损失10%,因为可以循环利用,反而减少了浪费。这样的理念也为中建八局赢得了市场认可。“我们现在用的集成板房,直接运到下一个项目就能用,减少了拆装带来的损耗”。
廖鲜明表示,中建八局在绿色施工上的实践推动了施工现场从粗放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企业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改善了施工现场作业条件,提升了施工企业的职业形象。
日前,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团委在北京某商业广场举办“穹顶之下 护卫蓝天 中建八局与你同行”公益活动,宣传绿色施工的理念,向公众发放口罩等。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工会副主席、政工部副部长冯小林出席活动。他们相信,绿色施工理念定会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肯定和关注。
本报记者 崔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