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有个传统,小朋友在上小学的第一天会得到一个大大的圆锥形“入学袋”,里面一般有各式文具。必不可少的是甜食,比如小熊糖,寓意着校园生活的甜蜜开始。去年9月,凯就抱着这样一个入学袋美滋滋地跟着我去参加入学仪式了。
“让这袋甜甜的祝愿,让开学第一天甜甜蜜蜜!”儿歌唱得轻松愉快,但未想这大半年,各种烦恼和焦虑蜂拥而至,迅速将我推入“熊孩子家长”的漩涡,至今仍未挣脱出来。
大概是开学两个月后,老师在与家长联系的“妈妈手册”上写了第一封批评信。大意是最近一段时间凯在学校里不太遵守纪律,希望我们和他好好谈谈。我们了解的情况,和后来与老师约谈得到的信息一致:凯比较淘气,经常有上课讲话、课间吵闹,被老师批评也不改正等状况。
一番批评教育之后,风平浪静了一阵。但好景不长,去年12月第一周的批评信把我给吓了一跳。老师说凯今天课间踢输了球,“不仅冲同学吐舌头还竖了中指”,“请务必跟他强调,这种行为是不被允许的!”
我立马把他揪过来,问为什么,跟谁学的?“M,还有E呀,因为他们都对我这样。”凯见我怒气冲冲,怯生生地问:“这个是不好的意思,对吗?”对,所以绝对不可以再做这种骂人的手势,不可以讲不文明的话,明白吗?明白。
并没有明白。之后一周,啪啪连来两封信,差点把我给气背过去。一是和E两人课间在洗手间故意狂按冲水钮,把地面都弄湿了;二是跟着M和E两人去打架。
这段时间我一直就在头疼这个问题。凯近两个月在学校里经常跟M和E两个小朋友一起玩,有时在家也会念叨一些我们听不懂但看表情就知道不是好话的短句。问凯说什么,他就不好意思地低头说,土耳其语的骂人话,M和E教的。我板着脸说,既然知道是骂人的话,为什么还要说,如果别人这样对你说,你会开心吗?不会。那就请你以后不要再说这些难听的话。好。我不喜欢那些说话流里流气的孩子,也不希望你变成那样。知道了。
答应的都很好,与以前的谈话结果一样,我明白了,我不会了。但转身就丢到脑后了。这让我一直处在无比焦虑的状态,每次接孩子放学,都生怕他苦着脸出来,又掏出一封批评信。
朋友建议说,你要对他反复地说啊,像洗脑一样。确实,为了洗脑,我特地每天提前10分钟出门,和他一路聊到学校。但有回刚道完别,就看到M唰地从我身边冲过,追上凯,两人嘻嘻哈哈地进楼了。那种失望,就像吹气球一样,只差一口气就吹好了,结果别人突然拿根针,啪地一声给扎破了。
还有朋友说,要不给他换个班吧,离那些坏孩子远点。是,孟母还三迁呢,小学的好玩伴又那么重要。但是考虑良久,我还是放弃了换班的打算。一是我不认为换个班就能避开所谓的坏孩子,如果凯到了新环境又和他们混在一起怎么办?二是我也不觉得凯是所谓的“被带坏”,那么多孩子,为啥就你的孩子会被影响?德国小学一年级的课程非常简单,比如数学,只到20以内的加减法。我以为,一年级最重要的还是懂得遵守规则,学习分辨是非,所以对凯来说,最重要的是他自己要学会守纪律,懂是非。
选择在现有的环境里“拨乱反正”不容易。儿童教育专家总是说,要对孩子耐心,宽容,多讲道理。这些话说起来简单,执行起来却很难。
现在,我手上捏着批评信,想到以前反反复复的谈话都付之东流,顿时怒火中烧,拍着桌子大吼起来:为什么又去干坏事,为什么说过的道理都不听,为什么一直要和这些朋友玩?如果有邻居看到我此刻的模样,大概会去报警吧。一个面目狰狞的中年妇女在恐吓小孩。可是情绪一上来,什么宽容和爱,早就抛到爪哇国去了。
凯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说,他也拒绝过那两个小朋友,“我根本不想去打架,但是他们就拇指朝下‘吼吼’地嘲笑我……”
这一哭倒把我给哭冷静了。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凯诉说他的委屈。一直以来我都是在以指令的方式跟他谈话——这是不对的,明白了吗,不可以知道了吗。只有这次,我们是讨论式谈话。
如果他们用嘲笑的方式逼你去,你可以立刻告诉老师。可老师那时候不在。或者跑去和其他同学玩?可是S、F他们都不在旁边。但是如果他们嘲笑你,你就过去,别人会觉得这个方式有效,以后还会这样对你。那我该怎么办?为了不被嘲笑去做坏事,还是不理嘲笑走开,你自己是可以选择的,而且如果你不搭理他们,一次两次三次,以后他们自己也会觉得没劲吧?是……
聊着聊着,凯突然扑到我身上哭:对不起妈妈,我以后不再这样做了。
你以为这是故事的圆满结局吗?当时是。但成长教育哪有那么简单,一个问题解决了,又迎来第二个问题。最近又发生了令我头大的零用钱问题,三天三夜讲不完。
很多人都说,“熊孩子”的问题首先是“熊父母”的问题。确实是,父母的教育方式、情绪管理都会影响孩子。我特别喜欢微博上的一位凌太,孩子们大大小小的问题,常被她四两拨千斤地轻轻一点就化解了。比如带孩子去书店买书,一人可以买一本,结果两个孩子拿着三本书不放下。换了是我,可能就会简单粗暴地说,自己取舍,或者三本就三本啦。但凌太会说,一人一本,还有我那份儿呢。于是皆大欢喜。
这是大智慧。教育这个难度系数极大的深奥课题,特别考验父母的心智。身为“熊父母”,我们只能接受这个骨感的现实,接受“熊孩子”的一切优缺点,在孩子的成长中不断学习,不停反思。
孩子,我们一起加油!
林朵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