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里加入校媒,到毕业后选择来新疆支教,我想是一脉相承的。
最初,我以为这种一脉相承只是源自内心深处。因为好奇,向往陌生的远方,就如同在校园里想要发现熟悉中的陌生;因为不甘独善其身,希望做一些实实在在的改变,就如同在校园里相信做新闻能够帮助各方达成理解。
后来,我发现这种动机上的一脉相承自然会在一个时间节点带给我出乎意料的惊喜,散发出巨大的能量,让我感到我们虽然“沙滩”多年、纵使相隔千里,但未曾失散。
刚刚来到新疆支教的时候,一切都在摸索,但有一点是确定的,这一年肯定不满足于仅仅教好书。当地到底需要什么?我们能做些什么?于是自然而然,了解学生,先从和他们聊天开始。在聊天的时候我们很快发现,除了老家和拜城这座小县城,大多数孩子没有去过别的地方;一些当地土生土长的孩子甚至没有去过乌鲁木齐,没有出过新疆。但这些并不阻碍他们的梦想,他们梦想着考上内高班,梦想着念大学,梦想着去远方看看……于是,一个想法自然而然生发,我和我的队友们决定用我们新建立的微信公共平台发出一个倡议:为我们的学生写一张明信片吧。寄到新疆来,因为一张明信片就是一扇窗口,正面是大千世界的精彩,背面则是你跨越千山万水的关爱。在我们看来,这是孩子们接触外面世界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
倡议发出后,朋友圈和“校媒沙滩”群里开始有校媒老人们给我留言,帮我转发、吆喝,当天下午老校媒人写下的一张张明信片就从四面八方寄往拜城。早我一年在新疆支教的老校媒主席宇平和我讲起了她在阿勒泰的故事,最后她说:“为你和复旦研支团点赞。毕业后我们都选择了去新疆支教,一北一南,谢谢校媒,谢谢新疆。”我在千里之外的新疆对着屏幕上的这些留言有些出神,校媒人总是那么相似,哪怕“退休”了,行动力依然不减当年。
一周后,第一批明信片陆续抵达,周末我们加紧给出了第一次回馈《总有一种感动让我们选择坚持》,反馈记录了第一批抵达的明信片,它们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善意的普遍。没想到在校媒总部,更大的惊喜等待着我,校媒秘书处渠道总监华丽姐在“沙滩群”里说,这是今年最让她感动的事情之一,全国校媒的公号“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在头条位置转载了我们的反馈,并且在文末附上了我们的地址,倡议大家继续给我们寄来明信片。有了总部的支持,我们的倡议又得到了一次爆炸性的传播。
那段时间,惊喜从未间断。很多校媒老友的鼎力相助让我感动——看到倡议的时候,另一位校媒老主席嘉欣正在国家电网的培训班上,她把倡议告诉了整个培训班,动员大家买好带有世界各地地标的明信片,寄给我的学生。两周后,光是国家电网的明信片就寄来了200多张——世界风景囊括其中,这让学生们大开眼界。那时的晓双已经保研留校成为一名辅导员,她不仅将我们的倡议告诉了她的学生,还在学校里摆摊、组织活动号召大家给我们寄来明信片。两周以后,100多张来自上海海事大学的明信片寄到了新疆,有大学校园的景致,也有晓双同事自制的各地风景明信片,这让学生们爱不释手……还有更多的无名英雄,看到你们的字迹,看到熟悉的地点,我知道这是来自校媒的力量和缘分。
在支教的这段时间里,上海校媒一直是我的大后方,无论是“一张明信片计划”还是后来的“夜空中最亮的星:南疆图书馆筹建计划”,上海校媒都会用官方平台帮助我发布倡议,每每在我需要帮助的时候给我支持、带给我惊喜。必须要提的是上海校媒的秘书长凯帝,跨越5000多公里,我们在新疆重逢,那种感慨难以言喻;每当我需要社会各方的帮助时,他一定会竭尽所能为我们张罗,帮助我们在公益圈里做项目推介。这就是大后方,一个始终给你温暖的地方。
就在上周的一个上午,我上完课,刚走下讲台,我的学生就涌上来把我拦下,他们眨着眼睛问我,“老师老师,你快给我们说说,校媒是什么呀?”我一愣,他们掏出了一张明信片,原来是早我一年在新疆挂职的丁老师寄来的,丁老师在明信片的末尾写着:“有机会一定要让彭老师给你们讲讲校媒的故事哦!”这个时候,因为校媒而产生的跨越整个中国的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年关于这群人的所有记忆,从我脑海里奔涌而出。
是啊,现在我们散落世界各地,在不同的领域开创着不同的事业,但无论我们做着什么,都是一脉相承。因为同行路上,我们从未道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