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5年06月10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逝者

从名利中彻底解脱

杨杰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5年06月10日   10 版)

    浙江黄岩的九峰山脚下,有一大片橘园。靠澄江边有一个雕塑:一个仙女正手挽竹篮,神态安然地俯视着万亩橘园。下边题写着“橘神”二字。落款是朱幼棣。

    这并不是声名斐然的三个字。通过当地人介绍,游客才得知,朱幼棣是黄岩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经是新华社著名记者,退休前是国务院研究室司长。

    他的一生在不同身份之间切换——教师、工人、记者、作家、官员。新华社的老同事吴晓波评价他,“是现代都市硕果仅存的士大夫式的传统知识分子”。

    32岁时,这位个头不高,脸方唇厚,戴副深度近视眼镜的南方人,远离故土,来到北京。

    初到人才济济的新华社,桀骜之才多喜围炉阔论天下。每当恃才傲物之辈争得面红耳赤时,朱幼棣总是温吞吞地坐在一旁不语,待到高潮将尽,人们突然想起他,“听听老朱的。”他才缓缓开口。一开始,他还会脸红,说着说着,就淡定从容了,条分缕析,自有一番独到见解。

    朱幼棣在新华社经济、政治、文化科教及新闻研究所轮番任职,是公认的全才。他写出过很多轰动一时的新闻报道,还是第一个去南极的记者。有一段时间,他担任国内部中央新闻组的组长,专跑中央常委这条线。在新华社的传统里,这是一个很崇高而敏感的职位,朱幼棣每天跟在中央领导人的后面东跑西颠,写他们的行踪和指示。

    “他是我见过的最有学识和文化气质的知识分子之一,好古敏思,谦谦君子,有名士风。在某种意义上,他生错了时代。”吴晓波说。

    “全才”之中,最广为人知的,就是朱幼棣与医改之间的故事,他出版了多本书来记录正在进行之中的改革,《大国医改》、《无药》就是其中的作品。

    最初,朱幼棣只想写十几万字、几个月就能完成的有关医改的一本小书。但深入进去才发现,要破解医疗、医药、医保等众多问题必须由繁入简,回归常识,于是开始梳理医改的路径,对医改重新进行系统性分析、辨误和研究。最终历时几年,完成了《大国医改》这本接近400页、40万字的著作。出版后仅一个月,这本首印5万册的书就销售一空,加印了三次还不够。

    他对于医改的关注源于1996年的冬天。那时,朱幼棣还是一名新华社记者,他骑着自行车穿过大半个北京城,到北京肿瘤医院附近的地下旅馆采访,遇见一个穷困潦倒的癌症病人,工厂改制,医药费无处报销,四处借来的钱也很快在医院用尽。这个绝望的老工人将全部希望放在一块170元、青白发亮的石头上,“疼时按一按,痛苦似乎就减轻了”。

    这块石头一直“装”在朱幼棣的心里。做记者时,他有很多对于底层的观察,为以后的写作提供了现实的样本。他曾说,生在剧变时代,翻天覆地并非一味值得赞美。我们的国家民族,需要有忧患意识。

    后来,年岁愈长,朱幼棣从不吝于表达“独到见解”,常有振聋发聩之语。

    他感叹中国城市“文脉”已经断裂,痛批急功近利是当代官员的“通病”。他说专家提出地震不可预测完全是推卸责任;他直言海河作为一条河流的使命已经被终结;他质疑三门峡建设时领导人缺少相应的科学知识……

    “我无法忍受粉饰和谎言,无法忍受被利益操控的假话空话大行其道,是这些赋予了我钻研的动力和写作的激情。”他曾说。

    他崇敬李四光这样有家国情怀的科学家:面对地震造成的灾难,李四光沉痛地说,地震有先兆但没有预报出来,“我们是有罪的人”,“要将功补过”。

    在朋友眼里,像他这样的文人实在太少了。这位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分子为人谦和又敢于针砭时弊,对于地质、资源、自然环境的研究造诣颇深;他擅长书法,他的字端庄厚朴,凝重透神,从字里能感觉到是个国学基础很深的人;他甚至还钻研珠宝,为此专门写了一部完整的论著。

    这位九峰山下长大的知识分子,时常反思与体制的关系:知识分子极易形成对体制的依赖,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1980年代初,发生过一场“真理标准”的大讨论,由此引发了思想上的拨乱反正。但对于经济建设指导思想、方法路径、经验教训,一直没有进行过反思和总结。他对此痛心疾首,一直到去世。

    吴晓波怀念旧友时说到,中国知识分子的人生,大多操之人手而不能自主。所谓“无事袖手谈性情,有难一死报君王”。朱幼棣自也逃不出他那一代人的宿命,与众不同的是,他别开洞天,为自己构筑了另外一个叙述和瞭望的空间。

    如今,这个传统的知识分子已魂归故里。“我浪游四方,写下了几百万文字。无论是西北粗砺的旱风,蔽天的沙尘,还是南国温柔的云影,繁华的市街,我无数次往返,经年奔走于游历和调查的途中,生命一点点地耗竭。但我从喧闹中安静下来,从名利中解脱出来,一再神游的地方还是故乡!”朱幼棣在著作《淡出九峰》的序言中写道。

    澄江日夜东流,墨绿色的橘林依旧荡漾起伏。

杨杰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5年06月10日 10 版

罪“名”
从名利中彻底解脱
微信撬动美国
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