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国青年报社青年旅游文化传播研究院的专家和顾问提出观点认为,中国将进入休闲旅游时代,但市场上的旅游产品还是以观光型产品为主,休闲产品严重不足。中国青年报社在与各地合作过程中,着力挖掘其休闲旅游资源,以助力地方在新型旅游市场中脱颖而出。
近年来,青年旅游文化传播研究院除专注于专业的旅游领域报道、公正的青年评价体系的建立外,持续打造“中国青年喜爱的旅游目的地”公益品牌,通过几年的实践,在活动策划、媒体传播、第三方评估、城市文化传播、公共关系管理、传播效果监测及舆情预警等方面积累了大量成功案例和经验,赢得了合作伙伴的信任和褒奖,对推动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文化与旅游的有效整合,贡献了一份力量。
创立中国湖泊休闲节
2009年,中国青年报社与地方合作推广旅游资源时,已经在尝试整合休闲资源。在与浙江省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合作,助推其城市营销时,策划并主办了“中国湖泊休闲节”,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湖泊休闲”的概念,提炼出城市品牌口号“湖泊休闲 幸福水岸”。
作为首届中国湖泊休闲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湖泊休闲论坛上发布了《休闲湖泊国际标准》。2011年2月,由国家旅游局牵头,东钱湖管委会参与起草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标准》获得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正式成为“国标”。
如何让一个湖泊型旅游度假区在市场上脱颖而出?在当时,是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成立7年之际始终伴随的难题。2010年是“中国世博旅游年”,在中国青年报社的策划下,东钱湖作为上海世博会主题体验之旅示范点之一,推出的活动时间跨度最长(5月初到10月底)、内容最丰富(四大系列12项主题活动)。实现了与世博的全面对接,让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游客认识了东钱湖。
2011年第三届中国湖泊休闲节期间,22家国内外知名湖泊在中国湖泊休闲论坛上正式结盟,国际湖泊休闲联盟宣告成立。联盟不仅是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还是一个国际湖泊之间探索行业自律的平台。联盟的成立让湖泊休闲行业的发展跨上了一个新台阶。巩固了东钱湖在国际“湖泊休闲”领域的引领者地位。
中国青年报社还邀请世界小姐张梓琳、“谋女郎”周冬雨等具有正面形象并在国际上拥有影响力的知名艺人担任湖泊休闲节“公益骑行大使”,大幅提升了东钱湖品牌形象。2012年,中国青年报社整合众多专家,从差异化战略、市场号召力以及物化载体的多样性等角度,综合提炼出了“东方财智之湖”这一独特的品牌定位,并通过历届湖泊休闲节,整合各类资源,从理论到标准,从治理到业态,推动着东钱湖全面发展。
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旅游学系教授、硕士生导师庄志民评价说:“中国湖泊休闲节,开启了中国旅游业湖泊休闲的新时代,举起了‘湖泊休闲’的大旗,让东钱湖闻名全国,走向世界!”
以“浪漫红”赋予徽州区青年元素
安徽省徽州,古称新安,有着2200多年的历史,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到今天“徽州”一名已有892年历史。成立于1987年的徽州区是省辖黄山市的中心城区,位于黄山风景区南麓,是古徽州域名的唯一传承地、徽文化深度体验区,是黄山脚下一颗璀璨的明珠。区内旅游资源众多:有法国浪漫风情和中国传统经典爱情故事的古村落——唐模;“走进呈坎·一生无坎”的神秘八卦古村——呈坎;“观皇宫去北京、看民宅到潜口”——潜口民宅博物馆;“天上水街”——灵山;中国私家园林荟萃之地——西溪南;“桃花源”里——蜀源;丰乐游歌·放飞心情——丰乐湖;有国内最大的生态茶花园;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中西合璧的风情小镇——纳尼亚小镇,等等。但缺乏品牌提炼。
2012年,青年旅游文化传播研究院在对徽州区旅游文化资源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塑造全新徽州区品牌,提炼“风雅乡趣浪漫红”的主题概念。推出“我与徽州区的浪漫之约”活动,并设计制作活动统一视觉标识。活动启动仅一个月,提及“我与徽州区的浪漫之约”的相关网站达到3.35万个。
2012年,中国青年报社和黄山市徽州区委区政府联合打造了歌曲《相约徽州浪漫红》,并推出MV,微电影《我与徽州区的浪漫之约》也正式推出。歌曲、MV等除了经由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微博等平台推广传播,该MV还在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播出,并通过优酷、凤凰视频、中青视频等大型视频网站推广,进一步提升徽州区旅游文化形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013年,徽州区以“浪漫红”品牌注册商标,公司化运营,“中国梦·浪漫红”成为旅游文化主打品牌。徽州区区委书记程红诠释“浪漫红”品牌时表示,徽州区的浪漫红在于古徽州的幽静与新徽州的缤纷交融,徽州区的浪漫红在于雄关热土汇聚红流的铁军精神;徽州区的浪漫红在于粉墙黛瓦书写的风雅,徽州区的浪漫红在于天仙配的爱情和中法合作的浪漫,徽州区的浪漫红在于从容步出养心怡情的徽州骑行,徽州区的浪漫红在于水墨丹青桃花源里的优雅生活。徽州区的浪漫红是一种自然人文的追求、一种精神气质的追求和一种生活方式的追求,“中国梦·浪漫红”正是喧嚣中的平静、浮躁中的风雅,是一种健康的时尚、是生命的质感和深度。
助推北京昌平魔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2012年,为将北京市昌平区打造成为世界“魔术之都”,昌平区举办了“首届中国北京国际魔术大会”。中国青年报社受邀参加大会的传播报道。除了按照新闻规律对大会进行报道,报社更是派遣品牌营销团队对魔术文化创意产业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为大会的品牌传播,未来发展提出了大量有价值的建议。中国青年报社成为2012年大会最佳新闻报道媒体。
2013年,由于中国青年报社在青年群体中的的影响力、在区域品牌营销领域的知名度,以及对魔术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思考,昌平区邀请中国青年报社参与2013年“亚洲大学生魔术交流大会”,与亚洲具有影响力的魔术组织和中国杂技最高组织展开竞争,并最终获得了大会主办权,全权负责大会策划、组织。大会最终取得圆满成功,昌平区也因此获得了国际魔术师协会授予的“梅林奖年度最佳魔术大会奖”(每三年颁发一次的梅林奖Merlin Award,是颁发给世界最高水准的魔术大师及对世界魔术发展有着巨大贡献的从业者的最高奖项),这是国际魔术师协会在全世界范围唯一授予大会主办方的奖项。
在世界魔术版图上,昌平是“后来者”,但昌平不仅要做中国的“魔术之都”,还要做世界的“魔术之都”。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组织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中国青年报社帮助昌平区着手建设属于自己的魔术组织,布局未来。
2013年,在首届亚洲大学生魔术交流大会上,中国青年报社发起成立了中国高校魔术社团联谊会,让昌平拥有了大学生魔术爱好者基础。2014年,召开了两次“国际魔术合作促进会筹备工作研讨会”、一次“国际魔术产业发展高端峰会”,向全世界发布了《国际魔术产业发展北京共识》和国际魔术组织代表签署了“关于支持发起设立国际魔术合作促进会的公约”。筹备成立的国际魔术合作促进会,将有利于提升和增强中国在国际魔术舞台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为昌平区、北京市、全国乃至世界发展魔术文化事业服务。促进会总部将设于昌平区,成为北京市为数不多的国际组织,中国唯一的国际魔术组织。
在2014年连续成功主办之后,国际魔术界甚至对2015年将在昌平举办的世界大学生魔术交流大会充满了期待,并纷纷发来了支持信。
本报记者 鄢光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