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06月12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回族大娘的“菜单式调解法”

创服务品牌 靠的是无私

本报记者 马富春 《 中国青年报 》( 2015年06月12日   07 版)

    一位年逾六旬的老人,退休后本该享受天伦之乐,而她却闲不住。

    爱操心别人家的烦心事,每天都在奔波,数十年如一日,帮助很多街坊邻居渡过难关;自家孩子没工作,却为周围的下岗职工奔走,帮不少家庭解决了收入来源问题,却引来自己家人的埋怨。

    她叫王兰花,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利通区金星镇“王兰花热心小组”的负责人。在吴忠市利通区,回族大娘王兰花的名字无人不晓,“有事找王兰花帮忙”成了回汉群众常挂在嘴边的话。

    “一辈子忙碌惯了,闲下来心里很慌”

    在吴忠市利通区,人们都知道,王兰花是一个闲不下来的热心人。

    2004年,54岁的王兰花从社区居委会主任的岗位上退了下来,生活一下子变得安逸。“刚开始感觉特别好,终于可以和老伴、孩子们一起享受生活了”。

    可几个月以后,她的感觉发生了变化,“一辈子忙碌惯了,闲下来心里很慌”。一有时间,王兰花总喜欢到社区转转,居民热情地和她打招呼,亲切地叫她“老主任”。

    谁家两口子闹矛盾了、谁家子女不孝敬老人了、单元楼里的玻璃又破了、小区的卫生最近打扫得不太好……遇上这些琐碎的事情,居民们总是喜欢找王兰花说道说道,让她给评评理。王兰花出面做工作,男女老少都服她,很多闹得不可开交的事一下子就平息了。

    慢慢地,王兰花往社区跑的次数越来越勤了。“人退了,思想觉悟不能休,趁着自己还有精力,一定要为群众再做些什么,为社会再奉献点啥。”她说。

    就在这个时候,利通区裕西社区书记找到了王兰花,说要成立社区志愿者服务队,让她也来参加,发挥余热。

    她不仅自己参加了,还把过去一起共事的老姐妹也拉了来。在志愿活动期间,大家提议以她的名字成立吴忠市利通区首个社区志愿者服务小组——“王兰花热心小组”。从此,“王兰花热心小组”坚持“弘扬雷锋精神,服务奉献社会”的宗旨,专门为社区的回汉居民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王兰花热心小组”的成员平均年龄在50岁左右,社区居民找她们解决的事情繁杂琐碎。很多时候,孩子们对王兰花说:“年龄大了,东奔西跑,还图个啥!”

    但王兰花却觉得,虽然年龄大了,可这个社会需要她们发挥余热。10年来,“王兰花热心小组”根据居民群众的需求,设立了爱心帮困、家政维修、美化家园、政策宣传、社会管理等五项服务内容。

    “让民族团结的花儿开满大街小巷”

    利通区裕西社区的汉族居民张金霞是一名下岗职工,下岗后,思想消沉,曾经走过一段弯路。

    听说张金霞不在家,她80多岁的老母亲和10多岁的孩子都成为无人照顾的孤老和留守儿童后,“王兰花热心小组”及时上门义务照顾老人和孩子,经常和老人聊家常,为老人和孩子买菜买药、送吃送喝,并为老人和孩子申请了城市低保。

    两年后,回到家的张金霞听说了此事,找到王兰花哭着说:“王阿姨,谢谢你们对我妈和孩子的照顾,你们的恩情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将来要好好报答你们。”此后,王兰花又帮张金霞在社区争取了一个公益性岗位,一家人的生活基本有了着落。

    一年夏天,听说金花园小区单身母亲马瑞聪带着9岁的脑瘫儿子生活很艰难,王兰花找到她们母子了解情况后,帮助母子俩申请了低保,为马瑞聪争取到一份物业保洁的工作,帮她儿子办了残疾证,并通过残联请自治区专家为孩子会诊。

    当得知孩子小脑已坏死,无法医治后,马瑞聪母子就成了她最为牵挂的一家。去年,王兰花帮助她们申请上了廉租住房,并为他们争取到了一楼,方便马瑞聪背孩子出去晒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

    去年年底,王兰花把市政府奖励给她的助人为乐模范奖励金500元分成了5份,分给了最需要帮助的人,她把第一份100元就送给了马瑞聪母子俩,并鼓励她们要坚强生活。

    如今,当王兰花把精心准备的零食和营养品交到脑瘫孩子小金山手里的时候,他会奶声奶气地说“谢谢”,然后张开双手恳求与王兰花拥抱。

    “那一刻,我感受到这不仅仅是孩子的双臂,他在渴求关爱和关注。”王兰花说。

    王兰花帮助他人不分贫富、老幼,更不分地域、民族。在她看来,民族团结、邻里和睦这是每个回汉儿女的心愿,应该像珍爱自己的眼睛一样去呵护。

    王兰花将自己的很多精力投入到维护民族团结中去,“要让民族团结的花儿开满大街小巷”。虽然有着几十年的社区工作经验,可王兰花明白,做一名维护社区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和邻里互助的合格志愿者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容易,光凭热情是不够的。

    “要知道回汉各族群众的需求,最主要是要让别人感受到自己的热心、诚意和爱心。”她说。

    每当群众上门寻求帮助,她都竭尽所能。她总说,“办成办不成是一码事,办与不办又是一码事。”要尽量做到接待群众热心、调查了解细心、教育疏导有诚心、调解纠纷有耐心、处理问题有公心的“五心服务”。

    社区古城巷临街一层门面房开了家汉餐厅,餐厅厨房的气味很浓,楼上的回族群众意见很大,眼看就要闹出纠纷。王兰花赶紧做居民的工作,并请来城管、环保等相关部门,协调餐厅立即疏通维修下水,加高排烟设备,密闭厨房,并带领餐厅老板向回族住户道歉,一场民族风俗矛盾在她的劝解下,在理解和体谅中平息了。

    “为别人的事,我会大喊大叫地去争取,为自己的事,始终觉得张不开嘴”

    多年来,经她处理的居民纠纷不计其数,有案可查的达数百起。今年,她又联系社区辖区内的律师、人大代表和妇联、工会各部门,制订了“菜单式调解法”,根据法律调解,在调解中宣传法律,受到社区居民欢迎。

    一年四季,无论风里雨里,只要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王兰花都在外边奔波忙碌。她每次出门都会叮嘱家里人:“中午过12点,下午过6点,你们就自己想办法吃吧,我忙着哩!”

    家里人对她的做法感到不解:“现在又不是主任了,还管那么多干啥?谁给你发钱呐?”可她却不这么想:“不要跟我提钱,别人找我,就是相信我,帮成帮不成的,只要我尽力了,心里就舒坦。”

    何菊凤是社区里的汉族下岗女工,生活困难,王兰花跑上跑下为她联系工作,最终把她安排到区环卫局做了正式职工。听说这件事后,邻居亲威惊呼:“你是傻子,自己两个女儿都失业没工作,你还替别人忙乎个啥?”大女儿更是向她哭诉:“我下岗都多少年了,你咋不管我,别人的妈都是护犊子,你咋老帮别人?”

    王兰花心里流着泪,脸上却哈哈一笑。“雷锋是傻瓜,我也是傻子呀!”每次她都会这样回答。

    为困难群众办事,王兰花觉得理直气壮;为群众办事,市政府、民政局、环卫局、建设局……为群众办事,几乎所有的部门单位她都跑遍了。“为别人的事,我会大喊大叫地去争取,为自己的事,始终觉得张不开嘴!”王兰花说。

    听说王兰花“有路子”,能替别人找工作时,不少人哭着上门,求她“帮帮忙”。“当贫困户白玉兵,当失业的汉族小伙子曾国斌陆续找到工作时,家人对我的态度由抱怨变成嫉恨,我心里的苦又有谁能明白?”她感慨地说。

    10年来,“王兰花热心小组”共发出热心服务卡1万余张,为居民解决暖气不热、贫困家庭大病医疗救助、下岗职工再就业、贫困学生转学、入学、调解家庭、邻里矛盾纠纷等大小事、疑难杂事共1500多件,捐款捐物价值共计30余万元。

    10年下来,就有了10多本特殊的“日记”。这些“日记”里,记录了“王兰花热心小组”成员为别人操劳服务的琐碎事。这些工作得到利通区回汉群众的高度评价。目前,“王兰花热心小组”已经在吴忠市利通区家喻户晓,广为传颂,“兰花精神”成为一张城市名片。

    如今,“王兰花热心小组”已经规范命名为“兰花志愿者服务工作室”,而且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出租车司机、中学老师、企业工人都参与其中,享受着志愿服务带来的欢乐。

    “兰花”不仅仅是她的名字,而且成了回乡志愿服务的一个品牌。在回汉群众心中,“兰花”就是他们的“贴心人”。

“把新疆的好东西卖出去”
创服务品牌 靠的是无私
侗绣传人走上职校讲台
不当“白领”做牧民
欢迎订阅《青年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