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海深处,有一座美丽的海岛。如果不借助电子地图,很少有人能知晓它的存在,就连土生土长的辽宁兵张杨参军前都没有留意过。
从军事角度讲,这个海岛的战略位置极其重要。扼黄海北部海上交通关卡,被历代兵家称为“不沉的母舰”。张杨所在的部队是驻守在海岛最顶端的空军“红色前哨雷达站”,这里部署的雷达时刻警戒着黄海前沿这片复杂而广垠的空域。
自1955年组建以来,“红色前哨雷达站”曾立下赫赫战功,并创造出闻名全军的“一把土、一滴水”精神。
“在这里,历史感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灿烂的阳光洒在山顶的阵地上,几部雷达在柔和的海风中匀速转动着,这是难得的好天气。从这里俯瞰,岛上翠绿的山峰环绕,在湛蓝的大海上围出一弯马蹄形内港,港湾里水平如镜,岸上的建筑也尽收眼底。
在狭窄的雷达方舱内,操纵员张杨在机器嗡鸣声中紧盯屏幕。随着雷达扫描基线一圈圈转动,屏幕上出现了密集的回波丛。他的任务就是第一时间从这些回波丛中发现空情,并立即上报。
在雷达站,有一句话叫“操纵员连着司令员”。张杨知道,他们捕捉到的空情将直接汇入指挥信息网,为上级决策提供实时支持。
张杨是今年3月下旬上岛的。此前,他从吉林大学毕业后参军入伍,并刚刚完成6个月的新兵训练。在船上摇晃了近4个小时后,海岛用氤氲的雾气欢迎他的到来。
一个月后,妈妈在电话里问:“儿子,海岛长啥样?”张杨答不上来,因为自从他上岛后,盘踞在这里的雾气从未散去。
红色前哨雷达站组建于1955年。此后21年里,雷达兵们一直驻守在黄海深处一座不足0.03平方公里的礁石坨——圆岛上,并于1965年被国防部授予“红色前哨雷达站”荣誉称号。
1976年,雷达站移防至目前驻守的海岛。60年来,红色前哨雷达站始终守护着祖国的东大门,其战略作用可以用4个字形容——“一剑封喉”。
也是在这个远离大陆的雷达站,90后张杨说,自己听到了“一个个在繁华世界都难以寻得的动人故事”,其中最打动他的要数“一把土、一滴水”精神的由来。
上世纪60年代,海岛条件艰苦,战备和生活用水主要靠补给。1961年8月,因天气原因,岛上补给中断,官兵饮用水严重紧缺。油机员左林富感冒发烧,卫生员为他准备了半杯油机战备水喂药,但他却悄悄把水倒回“战备”桶里,干吞药片。
也是在那一年,战士徐承米参加上级集训,回岛时用挎包装了满满一包土,在岛上种下第一块菜田。此后,雷达站喊出“上岛请带一把土”的口号,战士们开石造田,用带来的土在荒凉的海岛上铺成了“延安田”“北京田”等大大小小的“巴掌田”。
就这样,“一把土、一滴水”精神在全军流传开来,各地的人们开始自发往圆岛寄土,甚至岛上官兵参加1963年国庆观礼时,毛主席还特意问:“黄海圆岛来的代表在哪里?”
张杨知道,雷达站荣誉室里有个特制的木盒,里面每个格子里都放着一把土,标签上写着“人民大会堂的土”“井冈山的土”“张思德墓前的土”……那都是圆岛时期留下的。
在营区的一侧,官兵们也开垦出几块巴掌田,种的韭菜已经收割了一茬,张杨还曾经从脸盆里捧出一捧水浇在栽下不久的辣椒苗上。
张杨说,每当这样的时刻,自己总会想起前辈们艰苦的生活。这个平时大大咧咧的年轻人现在刷牙只用半缸水,前不久,以往月花销不下千元的他还给家里寄去了省下的300元津贴。
雷达站所在旅旅长谭立军说:“红色前哨精神的传承是看得见的,一级级刻着雷达站荣誉的台阶,一张张写满誓言的红色梦想卡,这就是雷达站官兵忠魂蓝天、忠诚使命的最好诠释。”近10年来,该旅先后涌现出4个空军先进集体,60多名行业标兵、技术骨干和优秀军嫂,20余名官兵受总部、空军和沈阳军区空军表彰。
90后新兵张杨也感慨说:“在这里,历史感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我放不下那些在大雾里转动的老伙计”
在阵地的指挥室里,23岁的上等兵徐建新正抓着电话向上级汇报情况。他比张杨早上岛一年,是这里的电话标记员,负责信息的把关和上传下达。
在他的旁边,站着雷达站站长王立波。徐建新没有留意,已经是炎热的6月,王立波还穿着厚厚的衬裤,膝盖上套着护膝。
雷达站的卫生员、四级军士长樊强知道,王立波站长有关节炎,再热的天也得护着腿。在岛上待了13年,他对战友们的身体情况一清二楚。“海岛潮湿,最普遍的就是关节炎,湿疹也是常见病。”在他的医药箱里,常年备着两种药,一种是治关节炎的伤风止痛膏,另一种是治湿疹的皮炎平。
徐建新到海岛刚满一年,山上经常云雾缭绕,宿舍的被褥也总是湿湿的。不过这个大学生兵却不以为然:“以前叠豆腐块儿特别难,到这儿以后被子潮,一捋就有棱角!”
但他的妈妈王雪梅可不这么想。听说儿子被分到海岛上,她赶紧趁着假期上岛看看。 “当时我妈一心想着怎么把我调走。”徐建新笑着说。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传承,“一把土、一滴水”精神有了新的内涵,原来的“上岛请带一把土”变成“上岛请带一本书”。在徐建新的建议下,王雪梅带着4本书和两盆绿萝上岛了。
刚到营区,徐建新就带她来到荣誉室。“她看完很震撼,觉得这么小的雷达站竟然有这么多荣誉。”随后,徐妈妈又参观了儿子的宿舍,她瞪大眼睛不停地问,“这被子是你叠的?”“这衣服是你洗的?”她知道,以前儿子是很少做家务的。
她还看到了徐建新的周记:“这里的生活或许没有家里舒服,但却给了我许多的磨炼,如果这点苦难都克服不了,还谈什么保家卫国?”
王雪梅不知道,写周记是这里的传统。1992年年初,由指导员王世强开始发起在全连战士中书写“军旅生涯二百周”活动,受到总部表扬,其中5本还被军事博物馆收藏。
此后,在小学当老师的王雪梅再也没提儿子调走的事情,反而每个月都往岛上寄书,还把“一把土、一滴水”精神制成课件讲给学生们听。
平日里,徐建新最敬佩那些在岛上一待就是十几年的老兵,其中就包括雷达技师、四级军士长赵帮玉。在海岛服役的15年里,这个皮肤黝黑、个头中等的老兵已经把雷达的脾气都摸透了。每次比武竞赛,他都能取得佳绩,是全旅数一数二的标兵。
平时,赵帮玉还无偿为渔民修雷达,并被驻地评为“海岛卫士”。有地方公司许下住房、高薪等条件,邀他转业当渔船雷达工程师,被他婉言谢绝。
有战友问为什么,赵帮玉指了指阵地上的几部雷达说:“这么多年都在这里,我放不下那些在大雾里转动的老伙计。”
“这是一支没有办法照全家福的队伍”
在红色前哨雷达站,最紧张的时刻莫过于一等战斗值班铃声拉响的瞬间。
那意味着遇到了异常紧急的空情。雷达站专门组建了加强班,成员都是各个岗位的骨干。当一等战斗值班铃声拉响时,不管这些人在干什么都必须第一时间赶到战位上。
这些骨干也是张杨和徐建新最羡慕的人。他俩都曾听说在50多年前的一次一等战备中,雷达站的前辈们保障击落敌P-2V型侦察机的故事。
那是1961年11月6日,通过情报判断,一架P-2V型侦察机当夜将入侵我东北领空。随后,雷达站进入一等战备状态。
突然,在屏幕上绿色的回波丛中,一道微弱的回波跳动了一下,操纵员立即判定这是敌机。他们迅速标出敌机踪迹,判定敌机在降低高度、改变航向,并将敌情及时上报。顷刻间,高炮部队密集的炮火朝侦察机所在空域射去,一举将这架曾数次侵犯我国领空的敌机击落。
张杨说,自己是带着敬仰听完这段故事的。在这个年轻人看来,雷达站的前辈们能用落后的装备保障击落侦察机,“凭借的是一种顽强的战斗精神”。而这样的战斗精神,至今在红色前哨雷达站依然清晰可见。
他曾听老兵说起操纵班长龚晓兵的故事。有一年,上级通报某方向可能有突发特情,为及时发现情况,龚晓兵连续5天没怎么休息,困了就用别针狠狠扎自己一下,最终发现异常情况,并准确上报。
除了正常的战备值班,雷达站的官兵们还要与破坏力巨大的气象条件周旋。
2012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11级风暴横扫海洋岛。阵地上几个防风水泥座被连根拔起,网状的雷达天线上结满了冰,随时可能被卷下山崖。
赵帮玉参加了保卫雷达的任务,他记得,大家用背包绳互相系在一起,“走两步就有人被吹倒,只能一点点往雷达的位置挪”。在咆哮的风暴里,“有的人棉帽被吹上了天,有的人衣服被撕出好几条口子”,但没有一个人退缩。
他们一组加固雷达,一组爬上雷达除冰。为了防止被吹倒,负责除冰的赵帮玉只能把自己绑在天线上作业。一群人经过10个小时奋战,终于保住了雷达。
也是在这一年,某方向出现突发应急空情。红色前哨雷达站第一时间掌握情况,并立即上报,受到上级表扬。
“养兵千日,用兵千日。”站长王立波介绍说,阵地战位上全天候有雷达兵担负战备值班任务。正因如此,雷达站的官兵从来没有聚齐过。用王立波的话来说,“这是一支没有办法照全家福的队伍”。
近10年来,他们先后执行20余次重大军事任务,无论是年上报空情量,还是成功处置特情次数,均位于雷达兵部队前列,空情合格率始终保持100%,年年获评“军事训练一级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