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哥”李志飞终于发布了他造的手表:首款中文智能语音交互手表Ticwatch。随后,网上提前预售众筹,不到24小时,就突破了200万元,72小时,再次突破400万元。据说,这创下了预售的纪录。
圆形表盘、小牛皮表带、3个指针,Ticwatch与其他智能手表不同的是,除了能接听电话,天气推送、地图导航、微信回复、健康计步……它还可以听懂中文语音,使用者只需对着手表说话。
从一直做软件,到突然推出自己的硬件手表,曾在谷歌总部担任科学家的李志飞一直引人关注。从正式做手表开始,李志飞的产品迭代了24次,后期用了3万元手表实验,每天平均刷180块手表。“表哥”的称呼也自然地落到他头上。
让机器能听懂中文,是很酷的事
李志飞,“出门问问”的CEO。“出门问问”是一款基于语音识别、语意理解的中文语音软件,装到手机、手表等智能终端上,用户就可以通过语音提问的方式直接获取到自己需要的各种生活信息。这是Google Glass上面第一个中文的语音搜索软件,手机用户也可以使用APP,来搜索吃喝玩乐。
“我这些年的经历可以用几个数字概况。11年前,我在霍普金斯大学读博士,目标就是写论文、发论文;5年前,我到Google做一名研发科学家,不停地写代码,优化Google在手机上的应用;3年前,我回国创办‘出门问问’,开发出第一个中文语音搜索软件。”李志飞说,过去的11年里,自己一直在从事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越来越发现人机交互的重要,“我一直认为,让机器能够听得懂人说话,尤其是中文,是一件很酷的事”。
但是人工智能一直停留在概念和实验室,让李志飞觉得很遗憾。他有两个观点:技术性公司要直接面对消费者,也就是做产品要直接与用户结合;第二点,就是要与人机交互结合。
当他看到一些洋品牌的智能手表因为语言、场景应用与中国市场对接不好时,决定做手表。
当然,李志飞还是觉得这个过程很难:“做一款智能手表不难,做一款用户体验好的很难,周期长、投入大,不像软件可以快速迭代。”
李志飞调侃,追求完美的原因是因为自己是处女座。在做这款手表时,他希望的是“用工程师的严谨,让用户爽”。因此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方面,Ticwatch都希望能够做到极致。为了让手表具备更多的功能,Ticwatch联合了搜狗地图、京东商城、滴滴打车、咕咚运动、去哪儿、今日头条等,实现手表上的导航、购物、运动、出行、社交、新闻等功能,还可以遥控电视、开灯、操控电器、关掉电源等。
创业,要做取悦自己的事情
过了初创期,资金不是李志飞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他的团队已经获得了三轮融资,2000多万美元的支持,对于硬件生产来说相对充足。
“做一家像Google那样的公司”曾经是李志飞的理想,“我们希望能像Google一样,通过开发一项新的技术,打造一款大众都能用的产品,并实现大规模的商业化。”李志飞理解的Google公司文化的特点是平等、自由、开放的工程师文化。
当中国青年报记者问他,现在的理想是否依旧是这个目标?他的回答是:“更有核心性了。”
李志飞解释,刚开始创业时,自己的目标太高,对人的标准要求也非常高,以至于很难招到人。他曾经说过自己的感觉:“你在大公司的时候,有很多光环可以吸引很多人,但当你自己创业时,立马就变成路人,很多非常崇拜你的人都不一定会加入到你的公司,这是必然会遇到的一个问题,招聘在创业公司里是最难的。”
刚回国创业时,他还发现一个现象,国内有理想的年轻人很少,很多人年纪轻轻但很现实,“我们很容易招到海外很好的学校毕业生,比如斯坦福、哈佛毕业的人,但是国内好学校的毕业生则很难招到”。
不过,做到现在,李志飞公司的吸引力日益强大,他的目标也更加明确,“我们不做盲目的、时髦的OTO,而是要做有核心技术的商品”。
对于创业,李志飞的理解很独特:要做取悦于自己的事情,不取悦于市场,也不取悦于资金,而是要做自己认可的产品。他强调:“销售额本身不是我追求的,我追求的是用户真正认可的产品。”
“典型工程师”善长“打鸡血”
牛仔裤加T恤、衬衫是李志飞的标准装束,无论是在演讲台上,还是在公司,他身上流露着的是随意、自由、和善的气息。在公司里,李志飞没有单独的办公室,因为这样与员工沟通无障碍,有问题,喊一声就可以与他人讨论。
“平时很Nice,跟员工相处很平等,很愿意和大家一起讨论问题。”市场总监陈思诺总结,李志飞的个性又非常符合“处女座”的特点,追求完美很严谨,对产品的品质要求很高,甚至有时候有点不计成本的严格。
“典型工程师或者科学家”是李志飞给自己贴的标签。他坚信推进社会进步的原动力肯定是技术,而不是新的模式或概念。有新技术才会出现新的模式,出现新的商业上的成功。
李志飞注意到,世界上很多知名的公司都是工程师创建的,不过,他更强调工程师是个统称,还包括产品经理,因为产品经理是参与构建产品非常重要的角色,比如比尔·盖茨,以及苹果、Facebook的创始人等。
当然,这些产品经理除了构建产品,还有一个重要的职能是构建团队。李志飞这个“典型工程师”也是如此。
“他很擅长给员工‘打鸡血’,激励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做创新的事情。比如,我们公司经常搞内部的黑客马拉松,在规划的时间内,从一个Idea做成一个产品。这种活动能让大家看到自己的潜能,团队在一起能够做出一些很有趣的东西。”陈思诺说,这些内部的活力,也让大家的目标更明确一致,就是希望“出门问问”能够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前卫、创新,能够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有趣。
从做软件到开始做硬件商品,“出门问问”对人员的要求也有了根本性的变化。李志飞说,过去只是要求高水平的工程师,现在公司转做实实在在的产品,销售、供应链管理、客户服务等各个环节都需要相应的人员,整个团队才会慢慢打造起来。
对于有用户提出,现在对于可穿戴设备最大的障碍是缺乏应用场景,李志飞赞同,不过他相信在一两年之内,会有飞快的发展,“Ticwatch发布以后,包括智能家居、汽车厂商在内的好多行业厂商都来联系我们寻找合作,这些让我相信,智能设备硬件迭代会越来越快,应用场景越来越多”。
本报记者 李新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