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07月10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互联网+社会创新,你也能是下一位大咖

李想 本报记者 李玥 《 中国青年报 》( 2015年07月10日   08 版)

    当来自英国的周若刚(Geoff Mulgan)一跃站在舞台上,抛出他的演讲题目“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时,台下坐着的中国观众们都会心地笑了。

    这个接地气的题目,是被称作“英国社会创新之父”的周若刚对于社会创新的理解,即从公众的利益出发,为解决社会问题而进行的一系列创造性活动。

    6月中旬,在由英特尔、芯世界社会创新中心主办的社会创新周上,一群创变客(Changemaker)齐聚北京,依托互联网科技力量、探索用创新的思维与方法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产生。

    在周若刚的描述中,发现社会某个问题,对此进行思考、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希望以自己的创新做法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人,被称为“创变客”。

    互联网+社会创新=一颗温热的心

    互联网和社会创新碰撞在一起,无论如何都得带上点人情味。“很多城市都忽略了人的存在,虽然各个国家都在设想建造智慧城市,但是绝大多数人都盯着冰冷的硬件,而没有关注到温热的社会。”在周若刚心中,互联网时代的人情味是他所期盼的。

    英国街边常有一些被损坏的公共设施,这点亮了周若刚的那根神经:能不能跟邻居或者政府分享这些信息,一起来修缮这些颓废的设施?

    就是这个创造性地解决社会问题的金点子,现在已经通过互联网得到了印证。“如今,一个可以修复马路设施的App在美国波士顿被开发出来,这意味着,当你在路上看到一个丢失井盖的井时,就可以通过这个App给所有人共享信息,督促相关部门来修缮。”

    在美国,“10万家庭活动”推出了一个名为“无家者联系器”的App,用以帮助无家可归的个人或家庭找到他们永久性的住所。

    在中国,一款名为“聋人自然手语翻译器”的App实现了普通人与听障者的零距离沟通。拿起手机,点击机器人图标,说出你想对聋哑朋友说的话,只需几秒,一张手语图跳出,轻松完成交流。

    “我们都热爱我们生活的城市,但我们也知道这个社会充满了问题:拥堵、污染、垃圾。我们是不是利用技术和人的创造性,让城市变得更好?”周若刚坚定地认为,应该从城市旁观者变成城市的创造者和塑造者,把互联网科技和社会交融,让社会来参与技术的塑造从而让城市更好。

    互联网+社会创新=一个精彩的故事

    在听周若刚分享的现场,亚亚一直惦记着自己接触到的依托互联网、创新性解决社会问题的例子。

    “打开这一罐红糖,联接的是一个山里的新世界。”亚亚在收到红糖后,把这句话写在了她的微信朋友圈里。

    在“e农计划”微信公众号上,亚亚购买了土红糖。“因为被它的初衷打动,也因为被它的天然吸引。”亚亚发现,这个项目的发起人是公益人邓飞。2011年以后,他在中国最边远、贫困的地区尝试解决乡村儿童午餐饥饿、无钱治病、文具衣物短缺等问题。从2013年开始做“e农计划”,是因为邓飞遇到了一个死结:孩子父母如果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的困境无法得到根本性解决。因为对孩子来说,没什么可以替代父母的爱与陪伴。

    如何让父母给孩子在身边的爱?回到乡村。

    如何让人在乡村留得住?获得稳定且相对体面的收入。

    如何在乡村获得收入?找寻乡村能创造的价值。

    邓飞团队发现,因为地处边远、交通不畅和人口外流,意外保护了乡村存有的洁净空气、水、食材与美丽风景,它们正是城市稀缺资源。

    用消费的方法来帮助乡村,“e农计划”通过移动互联网做电商平台,向城市提供农产品实现乡村增收。亚亚就是通过互联网上的一句“帮农产出村,让爸爸回家”,购买了云南临沧土红糖。

    打开红糖,盒子里放着一张卡片:甘蔗哥今年29岁,已经种植了四年甘蔗。做事专一敢拼,目前是周边地区平均亩产量最高的种植农户。亚亚觉得,通过小小的互联网平台,让她和这个千里之外、用甘蔗榨出放心红糖的甘蔗哥联系在了一起。

    “e农计划”就这样试图通过互联网,创新性地解决留守儿童这一社会问题。

    互联网+社会创新= 一份改变世界的力量

    1799年,首家幼儿园创办,把妇女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也使孩子们得到更好的教育。

    1983年,首家格莱珉银行成立,通过无抵押小额信贷,为人类解决贫困难题提供了一个可行的办法。

    2013年,首家社会股票交易所成立,通过投资手段支持影响更多的组织和机构去创造真正的变革。

    这些具有时代意义的社会创新,真真切切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而现在,社会创新与“互联网+”的大时代碰撞,产生的是一份改变世界的力量。

    清华大学学生吴玮坪就正在谋划着自己的“大事业”,他开发的解决新能源汽车充电问题的软件已经上线。

    “就像‘滴滴打车’那样,用户和充电站有各自的App,打开软件后可以定位附近的充电站或充电桩。充电站一方持有的App可以接受用户预约充电的订单,提前把充电桩预留给用户。”对于新版本,吴玮坪也已谋划好。“如果用户愿意,我们也可以实现在用电低峰充电、用电高峰放电,帮助用户获取差价,让用户获得利润。”

    “创新不只是一流科学家做的事情,而是群众、是每个人都可以做的事情。而且,这些创新要为公众带来利益,而不是为几个人。”让“充满智慧的技术”和“智慧的人”结合,这就是周若刚眼中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互联网+社会创新,你也能是下一位大咖
做公益?用走的!
互联网+不是一道简单算术题
App助老科技有情怀
离别的酒
这个创新不太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