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炮兵某旅卫生队,很多战士来看病,总是习惯性地问:“张医生在不在?”“张医生”就是卫生队的军医张振兴。有人就开玩笑说:“是不是其他人做得不够好,让战士们不放心啊?”卫生队教导员范美忠说:“其实大家做得都很好,只是张医生太好了!”
每年新训,新兵因鞋子不适或走路习惯突然改变而引发甲沟炎、嵌甲症者不在少数。许多新兵从训练场直接过来就诊,脚臭熏人,有的医生就让他们先洗了脚再来。张振兴却想着尽可能早一点减轻战士的痛苦,他一面好言安慰,一面用酒精为战士的脚消毒,甚至连口罩也不戴,只想让患者不紧张、不难为情。
有的战士入伍后知道了一些生理卫生知识,就想做包皮环切术。对基层卫生队来说,这是可做可不做的事,做了,还可能担责。但是张振兴选择了为战士们做手术,“虽然自己多受了一些累,但是能让战士们不出营院就了却心事,我觉得很值。”他说。
其实,张振兴自己也是个病人。大三那年,他在一次训练中跑完5公里越野后,身上多处出现皮下出血点,他以为是白血病。去医院检查后,确诊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个教授告诉他,这是免疫功能异常所致,这种病无法根治,只能控制,方法是服用激素类药物,一天不能停,一粒不能少,整个疗程需要半年左右。临走时,教授还特地交代他,人不能太疲劳,不宜压力过大,如果导致体内出血,可能会危及生命。
此后的大学生活,张振兴一边与疾病抗争,一边刻苦学习。“可能正是因为得了这种病,才让我格外珍惜生命和学医的机会吧。”张振兴说。2007年,他以全优成绩从第三军医大学毕业,来到第二炮兵某旅卫生队。
到旅里不久,他随部队赴西北执行任务。官兵们在戈壁黄沙间昂扬的精神状态,让张振兴的心灵受到了洗礼。他把搞科研和成名医的梦想悄然收起,为身边战友服务、为保证部队战斗力服务,成了他最直接最现实的努力目标。
有一次值班时,张振兴遇到一位腰痛病人,这是名老士官,以前到医院就诊被诊断为干活累的,或是椎间盘问题。但他仔细检查后感觉不是这么回事,怀疑是输尿管狭窄引发腰痛。卫生队领导认可了他的诊断,决定将患者转往有条件做手术的上级医院治疗。这种先天性输尿管狭窄病症十分罕见,能由卫生队一名年轻军医诊出,连上级医院的专家都称赞连连。
经过长时间治疗,张振兴自己的病情也得到了控制,可是由于服药带来的副作用导致内分泌失调,又出现胆结石、肾结石症状,一旦发作,痛得人忍不住要头撞墙。有一回他正值班,突然疼痛发作,还伴随着呕吐,同事段伟见状,主动提出替他值班,张振兴只是摆手、摇头。恰在这时有个战士来就诊,张振兴用纸巾擦了擦嘴,硬撑起虚弱的身体,又去给战士诊病。
2010年12月,在部队领导坚持下,张振兴来到了某军区总医院,经过治疗割除了胆囊,从此成了一名无胆军医。“正是因为自己是个身患绝症的病人,所以才更知道生命的可贵,我希望能帮助更多患者减轻病疼!”他说。
去年冬天,卫生班下士袁金贺跟张振兴随部队去西北驻训,那时的西北滴水成冰,早晨袁金贺冻得不想出被窝,每次都是张振兴准备好药物器械后喊他:“兄弟,还得起啊,有那么多兄弟等着咱去巡诊呢。”
经过多年学习磨练,张振兴的医疗水平不断提高。有一年春天,中士小周在就寝前加班练体能,做仰卧起坐时忽然晕厥。张振兴接报后立马赶去处置,发现疑似因低血糖导致的眩晕。然而为其口服葡萄糖后,小周的症状仍未见缓解。于是又测他的肌肉反应,发现左臂有些障碍,竟像是脑梗塞症状。
可小周只有二十几岁,患脑梗的可能性太小了吧?张振兴不敢大意,他叫来救护车将患者送往驻地人民医院做CT检查。CT结果竟是正常!院方不愿收治。张振兴依然坚持自己的判断,又联系上级单位,将患者送往就近的某军区总医院,经过核磁共振检查,最终确诊为脑梗塞合并脑出血。总医院的一名专家感叹:“这种情况,若不是初诊医生判断准确和转诊及时,后果不堪设想。”
何亮 奉雷 程凯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