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08月17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潜移默化孕育诚信氛围,公益理念成为创业热门,校媒调查近七成大学生认同考验模式——

校园诚信商店 为走上社会“实习”良心

安徽大学 张艳东 福建师范大学 杨莹莹 西北师范大学 陈雪园 《 中国青年报 》( 2015年08月17日   12 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诚信商铺。  刘宗/供图

    华侨大学诚信矿泉水驿站。   刘小兰/供图

    福建农林大学诚信自助花摊。 刘海盛/供图

    今年6月,北京建国门附近上演一次“无人超市”实验。没有收银员,是否付钱、付多少钱,顾客自己看着办。结果让人心酸:“不付钱”或“少付钱”的情况频频出现,以至于实验仅一天便匆忙收场。

    然而这种“实验”已经在各大高校兴起有些时日了,而且有一个更直入主题的名字——“诚信商铺”。不同的是,它们正在逐渐“走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化专业的刘宗在学校创办了一家“诚信商铺”,经营矿泉水及各类文具。开业一年多以来,这家“无人看管”的小店销售额已突破10万元,盈利高达3万余元。

    华侨大学的“诚信矿泉水驿站”项目也办得红红火火。截至今年5月,累计销售人次达69476次,月盈利额也稳定在2000~3000元之间。

    前不久,在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针对大学生做的一项关于校园“诚信商店”的调查中,67.9%的人认为“这一模式是对大学生诚信的一种考验”。在这里,是不是为即将走上社会的人,提供了一次“实习”良心的机会?

    波折起身:危机——防盗——步上正轨

    华侨大学体育学院的梅选是“诚信矿泉水驿站”项目的创始人,学生只要往钱箱里投入一元,就可以拿走一瓶矿泉水或一包纸巾,没有营业员,也不设找零。

    这种“比自动贩卖机还方便”的形式一开始就受到同学们的关注。但与此同时,梅选对这种“无人售卖”的形式心里却有些打鼓。“这种形式会存在风险”,刚开始创业的梅选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在这个项目上失败。尽管如此,他还是选择了出发,“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大学生的诚信意识。”梅选说。

    因为每件商品都是一元,梅选和他的团队很方便地用收回的金额和“卖出”的商品比值来算“诚信度”。刚开始运营的时候,诚信度“还不错”。

    运营4个多月后,团队遇到了瓶颈,“我们不止一次遇到过钱箱被偷的情况”。因为对大学校园环境的“信赖”,“诚信矿泉水驿站”的钱箱没有采取任何“防盗措施”。而这个团队至今也不知道,钱箱被盗是不是本校学生所为,“后来我们不得不把钱箱固定在货架上”。

    刘小兰是“诚信矿泉水驿站”现在的负责人,团队遇到的“诚信危机”曾经让她很沮丧,“毕竟是抱着公益的心来做这件事的,当时我还觉得挺心痛的”。

    这个团队并没有被困难打倒。刘小兰觉得如果连这点挫折都迈不过去,一开始不如不办这个项目了,“我们的初衷是提高大学生诚信意识,这些困难体现的就是我们的价值”。

    华侨大学物流管理系的卓建番是“诚信矿泉水驿站”的常客,他觉得“诚信矿泉水驿站”不只是创业项目,更是一种“倡议”。“没人监督,上下楼自己拿水,然后自觉投钱,无形中强化了诚信的宣传”。

    增加了“防盗措施”后,华侨大学“诚信矿泉水驿站”发展逐步走上正轨。目前,水站月诚信度基本稳定在85%以上。

    花开遍地:商店——花摊——“检验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刘宗及其团队在开办“诚信商铺”前作了更充分的准备。他们立项前进行了一次调研,发现90%以上的学生曾因上课忘带学习用品或急需生活用品却不方便购买而苦恼。于是他们将“诚信商铺”定位在“基本生活及学习用品”上,地点则选在教学楼的各个楼层。

    一开始他们不敢贸然投入太多,先在学校北校区的一个教学楼进行了试点,仅放了两个货架。试运营一周后,团队清点账目时发现真的盈利了,成员们“欣喜若狂”,决心将项目做大。

    现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诚信商铺”规模逐渐增大,覆盖了南北校区所有教学楼,每层楼设1个货架;商品也变得更为丰富和“高档”,增加了早餐面包、饮料、笔记本、便携式耳机等。

    同样以“诚信”为亮点的还有福建农林大学的“诚信自助花摊”,花摊从2010年9月开始运营。这个摆着200余盆绿植的花摊如今已经成了该校的“名片”,被福建当地多家媒体报道。

    “诚信自助花摊”的创始人是福建农林大学2012届毕业生刘海盛,创建花摊时他还是学生。因为平时要上课,没时间看店,就请兼职一起照看。“有段时间自己实在忙不过来,又请不到兼职,花就只好先摆在外面了。”他拿了一个蓝色小猪储钱罐放在花架上,并贴了一张卡片,上面写道,“卖花的去上课了,买花的同学请按盆栽上的标价,把钱投到蓝色的‘猪’里。”

    让刘海盛感到意外的是,此后每天卖出去的花的钱都在储钱罐里面,竟然一分也没少。这让刘海盛深受鼓舞,他试着将这个模式在福州的校园里进行推广。毕业前,他就在福州两所大学的3个校区里经营了6个这样无人看管的“诚信自助花摊”。

    谈起在校经营花摊的经历,刘海盛笑着说,“花摊可以识人,它考验每一个经过花摊的人的本心”。甚至,这个花摊已经成为他的“择友检验器”,看一个人对这个摊子的评价,他就知道能否和这个人成为朋友,“道不同不相为谋,有相同品质的人自然而然就能走到一块”。

    福建农林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叶海红觉得,这个无人看管的花摊“特别赞”,这样的诚信教育比一般的诚信宣传、讲座容易接受得多,潜移默化中形成了一种氛围,“花和诚信本身就很契合,都是美的”。

    公益升华:盈利咋用?每一元都能帮助他人

    在运营一年之后,有老师建议“诚信矿泉水驿站”把盈利的一部分投入公益。

    2015年5月26日,他们将第一笔资助金用于给华侨大学周边的环卫工人添置保温饭盒、保温杯、毛巾等生活用品。“虽然我们的资助微不足道,但是能够帮助他们我们就已经感到很欣慰了。” 现在,这个团队将盈利的55%固定用于关爱环卫工人的活动。

    “诚信矿泉水驿站”团队把项目定位为“校园公益项目”,认为他们的公益行为可以唤起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如果大家知道他们投的一元中将有一部分用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也许会有更多的人选择诚信。”刘小兰说。

    “从最开始在各个货架旁边添置免费使用的打气筒和雨伞开始,我们就一直有意识地在努力向公益靠拢。”刘宗和他的团队针对校内的学生做了不少公益活动。

    他们筹划过一次圣诞减压活动,通过趣味运动、踩气球等游戏形式,为刚刚经历了四六级的“洗礼”,又要面临下一波期末考试“轰炸”的学生们减压,那次活动成功吸引了300名左右的学生参加。

    除此之外,他们的“诚信商铺”还举办过3次爱心募捐和义卖活动。刘宗觉得,虽然每次钱都不多,“但毕竟是一分帮助的心意”。如果自己的团队没有时间,他们也会为爱心社提供桌椅、板凳和饮用水等物资。

    虽然很多次都很累,但刘宗却觉得很有成就感,“本来诚信商铺就是理想化的,何不让它变得更加理想一点呢?”

    未来探索:改变什么?带着准则走向社会

    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阴长霖认为,“诚信矿泉水驿站”项目可以考虑向别的高校推广。“这种模式不怕被复制,相反我们希望能和别的学校一起合作。只有汇聚各个高校的力量,才能把公益事业做大”。

    据介绍,“诚信矿泉水驿站”项目预计在未来一年推广到泉州市的5所高校,并计划逐步向福建省其他高校扩展。

    安徽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王云飞认为,诚信商店的模式不仅是对大学生诚信的“测验”,更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大学生的诚信素养。“比起进入一般超市进行普通的消费行为,在此类以诚信为导向的商铺中购买商品是一种具有崇高道德感、仪式感的体验,是一种自我价值的认同”。

    7月,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对全国340名在校大学生开展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56.7%的大学生在“同等条件下,比起一般超市更愿意去诚信商店”。

    南开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袁辛表示,大学生更愿意选择“诚信商店”消费是出于人类共有的一种心理冲动,“人对于具有正向、美丽的事物都会秉持一种支持和赞美的态度”。另外,由于大学生群体具有高度的群体认同感,这种认同感会转化为促使实际购买行为的动力,“实际上是一种纯粹的支持”。

    袁辛认为,“诚信商店”被赋予了非常“美妙”的教育意义,“它把外在的规则演化成内在的良心准则,我们需要探讨的不是大学生现在的诚信度如何,而是当他们走向社会之后,能不能为社会带来些改变”。

校媒大学:情怀与坚守的新闻梦起飞
校园诚信商店 为走上社会“实习”良心
一位90后女生和她的拳法传承梦
与抗战老兵们的一次特殊“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