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有一个职业院校学生“逆袭”的新闻曝出来的时候,就会迅速成为媒体以及社会关注的焦点。就像我们本期的选题,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去清华大学当实训老师,听起来,确实很有噱头,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怎么能给清华大学的学生当老师?当初被高考拒之门外的他们怎能教好这些高考中的佼佼者?是不是学校有点不负责任?
通过采访,我发现,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去985、211院校当实训老师,这是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开始的传统,不是今天才曝出的新闻。可惜的是,这一优良的传统,曾一度被中断。而由于这些年来社会对职业院校的学生有太多固化的偏见,对他们手中的技能有太多的不了解和不尊重,让这一本该继续的传统成为当下的新闻热点,被扭曲地消费着。
这就给一些职业院校的学生带来了压力,面对清华大学的学生,他们是自卑的,他们常常在嘴上挂着一句话,“毕竟学历文凭在这呢,再好的技能也不可能……必须再拿个文凭”。他们开始不愿多说自己的经历和故事,甚至在通过成人高考等途径拿到更高的文凭后,不愿再承认自己是一名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
其实,这是我们不愿看到的。我们更愿意看到的,是当他们成绩满满之后,能自豪地说出,他是一名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是职业院校的经历让他有了今天的成绩,他手中的高超的技能足以让他和清华大学的毕业生一样,受人尊重,得到认可。
通过采访发现,他们确实有让我们尊重和认可的资本和实力。
见到季宇超的时候,他非常认真地在给一名清华大学的本科生讲述使用划针的注意事项,拿针的姿势、用力的力度和方向,敲打与打磨时的姿势和方法,透露着一股专注的劲儿,而他对自己作品的要求,不能出现一丝一毫的差池,“有瑕疵就会难受”。
邹立峰也一样,在帮助学生完成每一次创意制作的时候,他对每一道制作工艺的追求,都是精益求精,精确到毫米,甚至更小。他会把自己的每一件作品当作艺术品来欣赏,不允许有瑕疵。
而当贾以博说起自己对数控维修专业的喜欢时,本能地连续说了3遍“超喜欢”。每修好一台机器,甚至是一个零件,他都会有一种前所未有的自豪感,觉得自己就像医生一样,“机器病了,把它修好,再次赋予它生命”。当他能把冰冷而生硬的机器当作需要用心呵护与照看的病人时,可以想象,他对待工作和手艺的用心程度,而这分用心,足以让他在技能提高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他们展现出的这些难能可贵的精神和品质,值得我们挖掘和思考。或许,这些精神和品质,会给我们回答“该如何培养大国工匠”这一问题,带来些启发。
敬业和认真,这是除了技能,我在他们身上看到的,在这种精神的基础上,我也相信,他们能练就出更为精湛的技艺,而这些技艺,是我们实现“中国制造2025”所必须的。
正如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副主任洪亮说的,清华大学在培养学生科研认知能力的同时,也很注重这些关于技能的训练,这样的训练可以让他们学会如何手脑并用地应对现实中的挑战,技能可以帮助他们将科研和创意落地,转化成实实在在的产品。
技能如此重要,可是在采访中,我也能清楚地感觉到,我们社会对技能人才的认识和尊重,还远远不够,甚至出现了一些歧视性的言论,“他们不就是工人吗?就应该在车间里干活儿,怎么能指导高材生?”这种本能的等级划分,禁锢了我们的思想,成为我们走向制造强国的巨大阻力。
所以,要想让我们的技能人才走得更远,除了他们自身的努力奋斗,首先需要清除的,就是我们思想上的偏向,承认和尊重他们的技能,看到和学习他们的敬业和认真,让这样的观念成为一个“常识”,我们才有成为制造强国的坚实基础,中国制造2025才会有营养丰富的土壤来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