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09月21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这样的高升学率就该“羞羞答答”

赵成昌 《 中国青年报 》( 2015年09月21日   10 版)

    当看到贵报9月7日刊登的王培中老师《升学率高为何还羞羞答答》一文,同样在一线工作的我,心情十分的沉重。但沉重归沉重,一点也没感觉到奇怪,因为在此之前,我在一家教育大报上也看到过某大学附中沈老师类似的文章。

    让我心情沉重的是,身为教育工作者,这两位老师怎么不知道教育的根本所在——培养人塑造人,而不是单纯为了追求升学率,打造多少“状元”!王老师坦言:“恕我愚钝,累年思考竟不能悟出些许道理来”。我不知道这是在谦虚,还是在装糊涂?

    诚然,这些年素质教育呼声日渐式微,应试教育似乎大行其道。这不能不说我国基础教育正面临着严峻考验和重大挑战。然而在王、沈等老师的眼里,好像还看不到这种忧虑,他们只满足于应试教育的现状,习惯于为应试教育卖命,甚至正在为打造一个新“状元”呕心沥血。

    稍懂得一点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稍有一点先进教育思想的人,都知道忘记“根本”的教育就是一种“浮躁”的教育,其所作所为都是一种短视行为。多少年来,无数有识之士针对这种短视的教育行为都给予了严肃批评和切实建议。可是,从王老师的文章里,我一点也感觉不出检讨的意味,相反听到的却是振振有词的反批评:“几个享有话语权的‘理论家’对高升学率学校所取得的业绩非但不予认可,反而给它扣上‘应试教育、单纯追求升学率’的帽子加以批评”,“以至于耸人视听,三人成虎”。恕我直言,这完全是本末倒置,颠倒黑白的说法。

    值得强调的是,倡导素质教育并不是说不要考试。但考试只是教育教学的一种手段,并非目的。王老师列举古今许多考试范例,我承认是事实,不过,这些考试只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有的是无奈之举,并不是最合理合情的办法。比如公务员考试,报的人太多,只能建立这样的选拔机制。这样的考试与我们所说的教育教学“考试”有着本质的区别。

    遗憾的是,王老师将这两种“考试”混为一谈,说“高考为国家选拔了众多人才”。明眼人都知道,即使考上大学,离“人才”还相差十万八千里。如果恣意让这些类似科举考试、社会考试在当今校园蔓延泛滥,那肯定是我们教育的悲哀。

    不幸的是,时下不少老师还意识不到这种局势的严重性——王老师竟然还说应试教育只是一个“伪命题”!如果你依然“悟”不出道理,就请到我们安徽毛坦厂中学实地走一走,一定会让你感到震撼,彻底明白什么是“应试教育”:老师的法宝就是考,学生都成了考试机器,学校“享誉”“世界最大的考试工厂”。这样的学校虽然赢得高升学率,但完全背离了教书育人的根本宗旨,它能光明正大吗?必然羞羞答答!

    再说,升学率高低根本不能决定办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现在存在一种不平等现象,人为划分“示范高中”和“普通高中”。示范高中被当作重点,享受政府各种优惠政策和资助,升学率当然高;普通高中就让其自生自灭,升学率自然赶不上。所以我觉得王老师说的“高升学率是素质教育中耀眼的奇葩”,简直就是无稽之谈。

    他还认为“应试能力越强的考生,综合素质越高”,为“状元”摇旗呐喊的沈老师也持同样的观点。对此,我都不敢苟同。道理很简单,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是无法通过一支笔一张纸“考”出来的。更何况,高分并不等于高能。拿语文学科来说,你就是考了满分,也不能证明你语文能力多强,因为试卷最多只能考查读写两个能力,听和说两个能力就无法考查到。一个人语文没考好,但他能说会道,社会活动能量大,情商很高,你能说他没有语文能力吗?我想,答案不言而喻。现在查郭沫若先生中学时候的成绩单,数学很好国文很差,可是他人生的成就恰恰出在“国文”上!

    因此,我真心希望天下的老师们,都把目光看远一点,统一共识,将功夫多下在培养人塑造人的根本问题上。升学率不论高和低,都只是教学过程中阶段性的表象,就如过眼云烟;学生的考分,也只是一纸数字而已,根本代表不了一个人的将来。

    (作者为安徽无为县襄安中学教师)

政策误区让农村教师岗位成过渡
这样的高升学率就该“羞羞答答”
乡村教师何时不再兼职当学校保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