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报9月7日第10版教育圆桌栏目刊登一线来信——王培中的文章《升学率高为何还羞羞答答》(下文简称《为何》)。该文主要针对某些“理论家”和高层主管领导将升学率高(学校或地区)随意扣上“应试教育,单纯追求升学率”的帽子这一做法予以反驳。这个观点不得人心,自然需要反驳,可是该文又不自觉地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偏离与曲解了中央关于素质教育的文件精神,尤其是对“应试教育”一词的以讹传讹。
“素质教育是个伪命题吗?”正确的提法应是:为什么素质教育是个真命题,却没有很好地实施,“应试教育”是个伪命题,却实施得很广,且愈演愈烈?
之所以如此,首要原因之一,在于时至今日人们对什么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以及二者本质区别等基本问题,缺乏起码的共识。其实,对于这一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笔者用一句话就可说清:“应试教育”是批量生产“分才”,素质教育是培养人才。这句话揭示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两点区别:在教育方式上,前者是工业的规模生产,后者是农业的个性耕耘;教育目的上,前者是生产“分才”,后者是培养人才。这两点区别,第二点更为根本。
顾名思义,广义“分才”指高分考生,是素质教育培养目标(高分高质学生)与“应试教育”培养目标(高分低质考生)的相同之处;狭义“分才”特指高分低质考生,是“应试教育”的培养目标。简言之,“人才”即高质学生。因此,“分才”与人才的关系问题,便转换为高分与高质的关系问题,或称分数(升学率)与素质的关系问题。
笔者认为,就中国基础教育的现状而言,从总体上讲,分数与素质是一种偏离关系,简称“分质偏离”。
分质偏离是中国基础教育的总病根。之所以如此,可从两方面分析:
从理论上讲,“应试教育”追求的是高分,素质教育追求的是高质,素质教育目标更高,因此,从理论上讲素质教育PK“应试教育”,即高质教育PK低质教育,素质教育自然取胜。
从实践上看,则是另一种情形:一方面,素质教育追求的是高质,但是由于分质偏离,高质往往未必高分,因此,实践中的素质教育往往表现为低分高质教育;另一方面,“应试教育”追求的是高分,由于分质偏离,高分往往未必高质,因些,实践中的“应试教育”常表现为高分低质教育。综合两方面可以看出,素质教育PK“应试教育”在实践上常表现为(隐性)低分高质教育PK高分低质教育,在高考尚未破除唯分数论的今天,PK的结果可想而知,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大战一旦从理论转向实践,形势便截然相反。
许多人之所以宁愿相信分质对等,不愿相信分质偏离,是由于对素质教育难以实施、“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的事实熟视无睹。
中国教育究竟是生产“分才”还是培养人才?或者说,中国教育究竟是遵循“分才”逻辑,还是人才逻辑?也许 “分才”逻辑是中国教育的实然,人才逻辑是中国教育的应然,当实然与应然的偏离(分质偏离)程度愈深,对中国教育的危害就愈严重。
“素质教育”一词是柳斌在《课程教材教法》1987年第10期《努力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一文中首次提出的。28年来,素质教育为什么难以落地?根本原因在于,素质教育改革的锋芒一直都是指向靶面(“应试教育”),却从未对准靶心——分质偏离。一旦我们对准靶心——消除分质偏离、拨正基础教育的航向后,中国教育会立即展现出美好的前景:此时,由于分质不再偏离,顺应中国教育追求高分且常常实现高分的历史惯性,实现高分后,由于分质不再偏离,在此分质对等下,也只有在此状态下,高分才必然高质,此时,中国教育便由高分低质教育(“应试教育”)转向高分高质教育。
至于如何消除分质偏离,有待大家共同研究,笔者提出的初步思路是破除唯分数论,尤其是通过高考改革,重新设计综合素质评价,使之达到客观、规范、公平、科学、量化、可比、简便、易行、公认度高的要求后,将综合素质评价与高考招生硬挂钩,破除高考招生层面的唯分数论。
(作者为湖北省麻城二中教师)
相关报道
袁幼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