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10月19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会吃难以想象的苦,也会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一支校园帆船队的海洋情缘

厦门大学 毕若旭 《 中国青年报 》( 2015年10月19日   12 版)

    厦门大学帆船队参加俱乐部杯帆船赛。厦门大学帆船队供图

    摘下运动太阳镜,谈广言的这张“大圣脸”令人忍俊不禁——眼睛周围有一圈眼罩形状的白色区域,其余部位由红变得黝黑。9月18日至20日,他作为船长,带领厦门大学帆船队参加中国俱乐部杯帆船挑战赛的预选赛,顺利闯进决赛。

    谈广言是厦门大学硕士三年级的学生,这是他在帆船队的第6个年头。他还记得2009年,自己刚刚加入帆船队时,队里只有4个人——帆船队的创始人、厦门大学体育部老师吴飞腾和郑达雄,以及两名研究生。到了2012年,谈广言成为帆船队队长,开始带队到厦门五缘湾训练。

    那时的帆船队训练只能到外面租船。为此,帆船队的成员之一、化学专业学生黄子鉴开始在校长朱崇实吃早饭回来的路上“蹲点儿”。他当面对校长说了要成立帆船协会的事,又反映没有船的难处。没过多久,学校为他们买了3条帆船。这让队员们很兴奋,因为从此以后,他们再也不用“喝水”了。

    原来,帆船队船员告诉记者,目前的帆船主要有两种类型,他们最开始租用的是“稳向板”型,这种船一旦操作失误就很容易侧翻,桅杆朝下倒竖,整支船倒扣在水里。所以训练时,队员们都没少喝水。船队目前使用的是“龙骨”型帆船,船下有铅坠,即使船体偏斜,也不会翻倒。

    不翻船不意味着轻松。廖耀伦是公共事务专业的学生,进帆船队一年多,负责控制前缭——一条可以操控前帆的绳子。他的右手无名指指根下方有一个形状不规则的老茧,直径大约有1厘米,茧上有一处破口,露出下面的又一层茧。“刚开始当缭手的时候,这里老是磨破,现在磨出老茧,就没什么感觉了。”

    在一般天气情况下,海面上的风力往往不到十节。而比赛期间,在三十多节的风力下,船员的身体状况都不太好,最后都强撑着完成了比赛。美术专业的熊智豪本来是个“安静的美男子”,从来没想过有一天自己会在茫茫大海上遇到三四十节的大风,在不到10摄氏度的气温下淋着雨。

    海上天气瞬息万变,除了狂风、骤雨,还有更可怕的雷暴。“有一次比赛,出发的时候太阳还很大,但很快飘过来一片乌云,就开始下暴雨。”谈广言回忆到。那天的暴雨大得站在船上看不到自己的船头,周围一片迷朦,雨点砸得脸上生疼,眼睛根本睁不开,“戴眼镜的人眼镜上恨不得装一副雨刷器”。和暴雨一起来的还有雷电。“大家都很害怕,心里暗想自己有没有做过伤天害理的事,担心被雷劈。”谈广言开玩笑地说。虽然事后说起来轻松,但他清楚地记得,当时有一道闪电就劈在离比赛船只不远的海面上。闪电过后,船上瞬间鸦雀无声。过了许久,谈广言对船员们说了一句“回去吧”,大家便各司其职,一言不发默默返航。

    黄于迅今年大四,是现任帆船协会的会长。和她同级的队员中,只剩下包括她在内的两个女生。据她说,“走了的人,很多都是怕晒”。她说,自己也一样怕晒,平时出门都要涂防晒霜、打伞,“但是为了在海上的某些瞬间,比如在海上吹着风看日落的时候和比赛中大家齐心协力合作的时候。而且大海和帆船都那么吸引人,所以想想,还是值得的。”

    对谈广言而言,这6年来有过很多次“后怕”,也有过晕船晕到很久不想再远航。“但是好玩啊!”谈广言问记者,“你看过《少年派》吗?”

    “在海上,你会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真的就像《少年派》里那样,四面是水,满天都是星星——我从来没见过那么多星星——各种流星,海里有各种发光的浮游生物,船破浪的时候翻起的浪花有时会是荧光绿色。”

    帆船队队员中,有80%毕业以后都在从事与帆船相关的工作,其中有很多人放弃了自己本来的专业。赛军是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学生,毕业后到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工作。不到一年,他辞了工作,加入上海的一家帆船俱乐部,成了一名职业水手。

    在他之前,一位名叫杨济儒的队员加入了中国著名的东风队,代表中国参加世界最高水平的帆船比赛。帆船队员之一、厦门大学帆船协会的创始人黄子鉴也已从化学专业转行,攻读海洋科学博士学位。还有很多队员加入了全国各地的俱乐部和举办帆船赛事的组织。谈广言是武汉人,但他想留在厦门,因为厦门有海,有帆船。他已经向厦门的几所高校发了简历,如果能够如愿,他将成为一位老师,从事帆船教育工作。

大四学生不能自主选择毕业实习之困
校媒招新放大招
一支校园帆船队的海洋情缘
50名校媒记者赴深圳感受梦想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