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上少有的可称为“前辈”的汽车品牌之一,今年迎来120年华诞的斯柯达无疑拥有足够的历史沉淀。不过,这并没有阻碍斯柯达锐意革新的步伐。
“过去,我们常常强调理性、功能性,但是我们知道,如今中国消费者需要的不仅仅是这些。现在,我们更加专注于在斯柯达品牌中加入一些感性的成份,让大家感受到斯柯达的心跳。不论是在产品还是在市场营销层面,我们都加入了这方面的元素。”斯柯达中国总裁韩麦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斯柯达如今最为重要的变化就是全新的设计语言,“从最开始的概念车Vision C,到现在的两款新车型——全新晶锐和旗舰车型全新速派,都展现了这一点”。
相比于三年前仅有三款车型的捉襟见肘,近两年斯柯达在中国的发展速度飞快。数据显示,今年1~10月,斯柯达全球交付量达88万辆,其中在华交付量达22.6万辆,所占比重超过四分之一。
其中,斯柯达今年力推的Yeti 2016款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韩麦安表示,斯柯达下一轮的研发将更专注于SUV车型,“下一步我们考虑打造一款比Yeti更大的SUV,这也是根据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而定制的”。
“现在中国SUV市场增长是很快的,为了完成2018年销量超过50万辆的目标,我们将从2017年起,着重研发、引进SUV车型。”韩麦安强调,斯柯达目前在售的车型,包括未来的SUV车型都将在中国进行本土生产,在国产之前则会进行“投石问路”的试验。
据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斯柯达品牌营销事业执行总监欧阳谦介绍,今年斯柯达引进了非常少量的明锐旅行版Octavia Combi给十几家经销商进行销售,“我们这样做是为了看看市场的潜力,这并非传统意义的进口车,而更像是一个市场调研的试水”。
在韩麦安看来,在华销量超过50万辆的目标是清晰的,“我们会继续朝这个方向努力”。尽管没有给出对中国市场销量的具体预期,韩麦安仍坚持相信,“相比其他地区,中国市场将依然保持强劲”。
面临经济“新常态”、一些城市出台限购政策等局面,韩麦安认为,未来中国市场的增长点主要集中在三到五线中小城市。这些市场情况也促使斯柯达一步步调整着战略规划:全系车型尤其是SUV的发力,品牌形象的进一步塑造,启动“南方提升计划”等方案正有条不紊地实施。
车型研发、引进方面的努力自然也不可忽视。在“南方提升计划”中,斯柯达品牌将进一步加强对南方市场的经营力度,针对不同级别市场需求提供更为灵活经济的经销商店建设模式,加快在南方市场的网络覆盖,并积极开展针对性的营销推广举措,以深入开发南方市场发展潜力。
韩麦安表示,斯柯达品牌的“南方提升计划”实际上将更多地关注三线到五线的中小城市布局。“我们知道,未来中国汽车市场的增长将更多来自中小城市,所以斯柯达也在积极考虑,在这些地方提供适合的产品。”
据透露,在“南方提升计划”中,斯柯达将定制富有南方特色的产品和服务。加大在中国南部市场推广的投入,特别在经销商方面提供重点支持,使经销商提供更好的服务,并将销售覆盖到更广的区域。
与此同时,韩麦安将品牌鲜明化视为重中之重的“绝招”。“在市场上把品牌鲜明化,就是让消费者知道我们的历史、发源地和我们带来的价值。这也是我们希望向市场传递的信息。”韩麦安表示,这一点在中国市场尤为重要,“我们不仅是生产汽车,更重要的是为消费者带来价值”。
斯柯达汽车海外项目设计部主管Miroslav Jasmanicki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虽然发源于捷克的斯柯达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在过去两年中,他们一直在检视中国车主的需求。“为了提供百分百契合中国车主需要的车型,斯柯达做了大量的市场调研”,Miroslav Jasmanicki介绍说,韩麦安的团队曾多次到车主家中亲身体验,“这使我们能深度了解他们不曾被挖掘的需求,确保我们未来的新车型设计可以百分百地抓住用户的心”。
实际上,这样的例子在斯柯达的新车型中不难发现。例如镀铬饰条,就是中国的消费者需要的,“绝对不是把欧洲的东西照搬到中国”。有趣的是,中国消费者的喜好也对斯柯达在全球范围内的设计产生了影响。Miroslav Jasmanicki说:“在我们位于姆拉达博莱斯拉夫的斯柯达博物馆中,每年都会邀请全球知名的市场顾问来看我们的未来车型。其中就有专门介绍中国特有设计的,那种更大的轮毂、更大的屏幕,大家发现这些对其他市场也同样重要。德国、意大利的同事都明确表示,希望把这些元素加入到他们当地的车型设计中。”
据Miroslav Jaskmanicki介绍,斯柯达的设计师通常会在车型设计上加入许多元素,比如说斯柯达汽车的空间感、精准性和实用性,“在中国市场上我们还要更进一步,添加感性等重要元素”。
正如韩麦安所说,斯柯达在全球范围内已有超过120年的历史,“在这120年的历史中,我们打造了诸多绝佳车型”。在历史经典车型当中选取一些元素,添加到我们今天的车型中:这正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比方说捷克水晶,在前大灯中可以看出类似女性睫毛的线条......所以我们的车辆设计本身是非常强大的,既具有空间性和实用性,同时也具有感性。”
本报记者 许亚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