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政府日前出台文件,利用政策杠杆推动省市三甲“牛”医院、“牛”专家下乡,并给出了限时令。到2015年12月底前,省内城市三甲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实现所有县(市、区)全覆盖,县级医疗资源下沉实现所有乡镇全覆盖,基层卫生人才培养培训任务全面完成。
“城市大医院资源过度利用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能力不足、资源利用率不高的矛盾并存,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没有建立完善。”近日,该省卫计委在报送省人民政府的一份报告中这样表述。
该省卫计委在报告中说,全省医疗卫生体系面临的主要挑战是,省内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布局不合理、结构不协调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据该省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到2014年末, 省城杭州常住人口889.2万,有三甲医院19家;宁波常住人口781.1万,三甲医院约为8家;温州市常住人口906.8万,三甲医院约为7家。目前省级医院所占有的人力和技术资源处于绝对的优势。县级医院的人才、技术、设备与投入不足,特别是医生资源严重匮乏,导致大量基层群众出现看病难。甚至在一些市县,出现了乡里往县里跑,县里跑市里,市里往省城挤的现象。
从2012年开始,浙江省就着力推动城市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医务人员下基层工作,但据省财政厅统计,截至2014年年底,全省只有36家城市三甲医院与69家县级医院建立合作办医关系。
中国青年报记者获悉,15家省级医院也只与安吉、平湖、武义等28家县级医院合作,远未到达省级综合性和专科医院要分别与4家和2家以上县级公立医院建立全面托管合作办医关系的政策要求。
省政府日前出台的文件还要求,到2017年年底,全省要建立省内三甲医院人、财、物全面下沉的长效机制,城市公立医院在主城区的扩张得到有效控制,普通门诊服务量逐步减少;分级诊疗体系更加完善,实现90%左右的患者在县域内诊疗。并对省内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给出了更加具体、明确的要求,三甲医院要足额派出管理人员、医务人员,在一定时期内全职在合作办医的县级医院工作。原则上三甲医院合计派出医生人数不低于全院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医生人数的5%;选派人员中,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人数占比不低于80%。三甲医院派出的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统一纳入县级医院管理,并实行联合考核。
对于重点托管的县级医院,省内三甲医院要重点扶持3个以上学科;专科托管的医院,重点扶持1个以上学科。在3~5年内完成县级医院骨干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到城市三甲医院进行全员培训。
浙大附属一院是省内最早启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项目的省级医院之一。该院院长郑树森表示,城市医院不能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下基层,一方面要下派专家入驻县级医院,另一方面要打通基层进修渠道培养人才。浙大附属二院院长王建安也提出,优质医疗资源“双下沉”,要做到输血与造血结合,技术与文化并举等。
把省市三甲医院的人员派下去是一方面,让基层群众能在家门口“看上病、看好病”,还要加强顶层制度设计,夯实县域医疗机构基础条件等。浙江省财政厅统计,2013~2014年省财政就安排5.1亿元支持县级综合性医院、妇幼保健院(所)、精神病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设备建设,安排2亿元推动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各级财政部门也根据政策要求加大了投入。
本报记者 李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