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13岁的女孩,因为在超市里偷了几块巧克力,被当场抓住。然后被店主骂,被后来赶过来的妈妈打,最终选择从17楼一跃而下,结束了这场她不知道如何才能结束的困局,同时,也结束了她如此稚嫩的年轻生命。
我并不认为这个孩子是想死的,她只是想解决眼下的这个问题。
和抑郁症病人那种“不想继续存在下去”的无意义感、无价值感不同,处在这种极端情境中的小孩子,他们其实本身都是不想死的,不想离开我们这个时常显得十分混蛋的世间。在跳下去的那一刻,他们只是很单纯地想要逃,逃开面前那个自己无力承担的困难。
同样地,我也相信,那个失去了女儿的妈妈也不想让她的孩子去死。
在交不出店主所要求的罚款的那一刻,很有可能,她和这个孩子一样地无助和不知所措。很有可能,她仅仅是在按照一种普通人家最惯常的问题解决方式,来处理这场飞来横祸。她在期待着,等到商家看到孩子终于被打了,心里的气消了,整个事情也就宣告结束,可以带着惹事的孩子回家了。
还有后来被群众打砸的超市老板,我也不觉得他想要这孩子死。
我猜想,是不是因为平日里被偷的次数太多,这次好不容易抓到一个肇事者,他就想着借机把事情弄得尽可能大一些,杀只鸡给这帮小猴子看,让住在周围的小毛贼们老实几天,不要再想着总是过来占便宜。
当然,我的意思不是说这些大人们没有错。实际上他们错得很离谱,最离谱的一点就是,他们很可能从来都不曾想过孩子们有朝一日也会受不了。整个社会的焦虑,往往都是这样一轮接着一轮,最终传递到这个庞大体系的最底层,孩子们常常要从身边的大人那里接手大人不肯自己承担的压力。但他们毕竟不是神仙,并不像我们误以为的那样百毒不侵,超过了一定的底限,他们一样会走向崩溃。
我甚至会联想到,当整个事件到今天发展成一则传遍朋友圈的社会新闻,所有围观群众一起义愤填膺地指责商家和母亲的种种不当,是否很大程度上,也只是我们这些衣食无忧的旁人的一场自我解脱?似乎我们对此愤怒了、指责了、谩骂了,就能保证将来的生活中自己不会去做同样的错事。
最近这段时间,我在带领学生们细读一篇有关母婴治疗的案例报告《育婴室里的幽魂(Ghosts in the nursery)》,里面提到了一个不会照顾婴孩的母亲,在各种无奈之下找到了儿童收养机构,恳求他们给孩子找到一个更好的收养家庭。面对这样一个在婴儿啼哭时完全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的妈妈,一个十分不合格的母亲,治疗师常常就要克制想把婴儿抱在自己怀中的冲动——如果她果真那样做了,就只会让这个母亲感到自己更加糟糕,更加想要逃离自己“母亲”的身份。
基于这样的一番考虑,案例中的这位治疗师,就把自己工作的重点,调整到去努力理解和发现“为什么这个母亲不知道如何安慰孩子”这点之上,并且通过大量的陪伴和支持,来帮助这个母亲去“看到”,她在自己小的时候在母爱方面的匮乏和受伤害,帮助她逐渐达成自我理解和自我宽恕,然后在治疗的空间中尝试着去做那些,她自己的母亲未曾对她做过的那些温柔的照顾。
“当母亲在回忆中听到了自己曾经的哭声,就可以在现实中听到孩子的哭声。”这是这篇案例报告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而同样道理,在生活中却常常被我们忘得干干净净。尤其是遇上了和孩子相关的话题,我们总会习惯性地以为批评真的可以让人进步,于是试图用指责和批评来帮助更多的孩子,让他们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这个时代好像特别流行去指责母亲,却很少有声音去讨论如何给予这些有着这样和那样不堪的母亲,更多可以获得的支持和帮助。昨天身边的朋友们都在纷纷感慨不敢生个二胎,个个都说养一个就快累死了。我猜,她们这里所说的“累”,可不是只有半夜起床给孩子喂奶、换尿布之类的辛苦事。
茉茉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