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当下最热的词应该是供给侧改革。“需求侧”强调的是靠消费、投资、出口等传统的“三驾马车”拉动消费,“供给侧”则强调的是劳动力、土地、资本和创新四大要素。从“需求侧”管理为主过渡到聚焦“供给侧”改革,给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国目前在校大学生3559万人,位居世界第一,高等学校2824所,数量仅次于美国。但现实情况却是学生总是抱怨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用人单位也吐槽学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脱节,用得好用得住的人才匮乏。
我想,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主要矛盾不是需求不足,而是有效供给不足。同样对高校而言,就是市场和企业的人才需求很多,但我们培养的人才不合用人单位的“口味”,造成了人才的“产能过剩”。作为传授知识、输出人才的供给方,如何适应时代潮流,如何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如何将科技知识有效地转换为生产力,高校理应有所担当和作为。
结合青岛科技大学的一些探索与实践,我的理解那就是要切实用好创新、改革和开放三大动力源,引领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的结构性改革:
——积极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外部环境,培养创新人才,引导学科创业,打造上市公司。我们学校最流行的一句话是“不找校长找市场”,学校鼓励科研人员长期在企业兼职,将有前景的成果成立“学科性公司”,现已有上市公司4个,每年都吸纳大批学生实习、就业。
——加快以市场为导向的学科专业调整和职称评聘改革,面向需求,改革供给结构,改善培养条件。目前山东省正在推进山东高校拨款定额改革,我们围绕国家和山东省产业链、创新链设置与调整学科专业,将学校所有专业划分为ABC三类,对重点优势特色学科专业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对市场需求度低、就业率差的专业采取降低经费投入、缩减招生指标等方式加大预警力度,提高学科专业设置的科学性。
——开放办学提升学生国际竞争力,拓展需求,面向世界,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基于国家战略背景及学校十几年与德国高校的深度合作,学校与德国柏林职业教育集团签署《中德双元工程大学框架协议》,突出校企合作与工程技能培训,努力打造着眼于培养能够满足“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高端生产、智能生产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对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