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6年01月28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雄心尹同跃和他的“奇瑞梦”

《 中国青年报 》( 2016年01月28日   T01 版)

    2016年1月19日,在“2015中国汽车年度盛典”上,“2015中国汽车年度人物”奖最终花落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尹同跃身上。作为奇瑞汽车多年的“掌门人”,尹同跃领导奇瑞汽车艰苦奋斗,饱受风雨,历经从“模仿创新”到“正向开发”,从“野蛮生长”到“自主翘楚”的涅槃重生。

    2015年12月18日,伴随着一台崭新的艾瑞泽5下线,奇瑞也成为国内首个乘用车产量突破500万辆的中国品牌车企。这在诸多人眼里看来,是一个漂亮的光环,但是对于尹同跃来说,却没有表现出应得的欢喜,相反却非常淡然。在庆典活动上,尹同跃用平实而情真意切的言辞,陈述奇瑞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战略规划。

    “本来不想做‘500万’庆典,因为数字还是太小。我们刚做完300万的时候,我们想下一个庆祝活动1000万,后来想要给大家一个信心,现在又是一个新的起点,阶段性的战略目标实现,但是产品销量这块还是缺了一口劲。”

    从1997年奇瑞公司正式注册成立至今,如今已经年满18周岁;而从1999年12月18日第一辆轿车下线至今,奇瑞造车也已有16年的历史。这18年,奇瑞从蹒跚学步一点点长大成人,这18年,也让青年的尹同跃华发早生。如今已是53岁的尹同跃,虽然满头青丝白发,但雄心依旧不减当年。在他的眼中,奇瑞的未来更加辉煌。

    雄心尹同跃其人

    关于尹同跃,我们能够认识这位汽车行业大佬,也许就是因为奇瑞。因为一直以来,奇瑞汽车都是中国品牌车企发展的一个代表,作为掌门人的尹同跃自然成为引导国内汽车工业发展的符号性人物。

    只是,大家不知道的是,在创立奇瑞之前,尹同跃已经在一汽大众干了12年,并且坐到了一汽大众车间主任的位置。但由于一声来自安徽老乡的召唤加上一个汽车人的自强梦想,尹同跃直接从当时中国汽车的摇篮一汽回到寂寂无名的芜湖,加盟了奇瑞,用尹同跃自己的话说就是:“在一汽大众干得再好,说到底是给洋人打工,而自己干,干得再差也是长中国人的志气。”从某种意义上讲,尹同跃带领的奇瑞所进行的探索正是中国汽车行业以及中国品牌从无到有的探索。

    但对于奇瑞创业之初的艰辛,也许尹同跃最能体会个中的滋味。而且坊间还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据说当年,为了生产第一款车,奇瑞花巨资特意从福特公司引进一款发动机和一条生产线,对方还派来2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负责安装工程。但这些人比较懒散,用了几个月时间,但工作成效甚微,而且工程技术过于复杂,导致后来无法再做下去了。这种情况下,尹同跃忍无可忍,权衡再三,决定冒险自己干,时任芜湖市委书记的詹夏表情严肃地问尹同跃:“干不成怎么办?”尹同跃回答:“干不成,跳长江!”正是因为有这股劲头,不久之后,奇瑞第一台车就正式下线了。

    雄心尹同跃的痛楚

    从1999年年末奇瑞第一辆轿车下线之后,到2001年拿到“准生证”,中间虽然经历了不少挫折,但总算平稳过渡,之后,尹同跃就带领着奇瑞一路狂奔,依靠低质低价的路线在2006年跻身中国自主轿车“前八强”,2007年,奇瑞实现第100万辆汽车的下线,让世人看到了惊人的“中国速度”;2010年奇瑞全年销量达到68.2万辆,并在当年实现了第200万辆汽车的下线;在一年零四个月之后的2011年7月,又迎来了第300辆汽车的下线。前景似乎一片光明,但就在此时,尹同跃却停下了前步的脚步。

    在度过这一段艰涩的岁月之后,将奇瑞一手带大的尹同跃也并不避讳,在500万辆汽车下线的庆典上用平静而略带苦涩的语气,将其中的原由娓娓道来:“在高速增长的2010年,我们主动停下来调整。到今天,我们是战略转型、体系建立的5年。这5年经历的东西太多,我们牺牲了销量,甚至牺牲了部分荣誉,换来了品质大幅度提升,换来了体系能力建设。”“就像跑马拉松一样,我一直说,我们鞋带松了蹲下来紧一紧,一定让别人超过的。政府对企业的理解,是我们坚持到今天最根本的力量。我认为我们这些人不是孬种,不做孬种的中国人,这是我们一个追求”。

    从“产量奇瑞”到“技术奇瑞”的转变,虽然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是奇瑞却顽强地走了过来,从“技术奇瑞”发布的各项企业战略以及新的品牌发展战略中,我们也看到尹同跃对于企业发展的深入思考和对企业发展的梦想、责任和担当。

    “这几年我们做的事,我们自己清楚,我们受到的苦、受到的怀疑我们很清楚。”从2010年开始转型的这5年里,奇瑞虽然牺牲了销量与部分荣誉,但却换来了品质以及体系能力建设的大幅提升。

    雄心尹同跃的“奇瑞梦”

    回首从0到500万辆,奇瑞有过荣耀,也有过彷徨,但尹同跃对汽车的那分热爱与雄心却始终不变,凭借着“干不成,跳长江”的那分执着,尹同跃领导下的奇瑞已经度过了那段最艰难的时段,正在逐步走上正规。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在国内车市“微增长”的大背景下,奇瑞却逆势而上,创造了“奇瑞系”全球销量55.01万辆好成绩,同比增长了8.3%,其中国内销量46.4万辆,同比增长15.7%,增幅超过国内乘用车整体销量增长率的8.4个百分点。

    如果说尹同跃对奇瑞的过去以及现状的不足进行反思是一种直抒胸臆,那么,他对奇瑞未来5年的战略规划则凸显了奇瑞的勃勃野心:2016年奇瑞公司要回归到中国的主流品牌,在2016年到2020年要驱动销量的大幅度提高,让奇瑞再回到自主品牌领头羊的位置。在过去的18年里,奇瑞已经通过自主创新,完成了第一阶段的积累,掌握了核心技术,包括以“V字型”开发流程为核心的正向开发体系以及掌握了整车、发动机、变速箱等关键零部件技术。同时,奇瑞还建成了包括研发、采购、生产、质保等各个环节协同合作的品质控制体系。

    尹同跃指出如今的奇瑞已经进入了战略第二阶段:坚持自主创新,正向开发,以消费者体验为核心。并创造性地提出三个2.0,即:技术2.0、品质2.0、国际化2.0,全面打造奇瑞的2.0版本。

    在技术领域,奇瑞将在未来5年内打造三大产品平台,开发10款全新产品;尤其在新能源车领域,奇瑞将坚持正向开发和自主研发的道路,逐步建成拥有整车集成、核心技术、核心零部件开发能力的体系,力争到2020年产销规模将达20万辆。

    在产品品质上,奇瑞将继续不断提升产品的感官品质、动力、性能以及平台等方面,打造奇瑞的品质2.0时代。

    海外战略上,尹同跃认为要从“走出去”实现“走上去”,着重打造品牌形象,走出一条由技术输出到品牌输出的道路。并将全面依托包括奇瑞捷豹路虎和观致在内的“大奇瑞”格局中的技术资源、品牌建设资源、人才资源,协同发展,共同进步。

    在尹同跃眼中,过去的2015年是奇瑞转型和积蓄力量的一年,未来,奇瑞将继续践行“创新奇瑞,让你更精彩”的企业使命,为实现“全球化发展,成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品牌车企而努力。

坚守绿色环保是2015年汽车新闻的最大头条
“奉听之名”的奥迪如何创响未来
雄心尹同跃和他的“奇瑞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