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岁、95万元奖励、享受副教授待遇,单看这些标签,很多人肯定会以为这又是哪个985院校的“青椒”做出了重大研究而获得的重奖吧。其实不然!他是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金牌得主钟世雄。最近,钟世雄在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技工学校举行的回乡报告会上,获得了市县两级15万元的奖励,加上此前所获国家和省级奖励,共获各级奖励95万元。去年9月,钟世雄还被母校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聘为高级技师,并享受副教授待遇。
与“重奖奥运冠军”引起的热议相比,这条新闻并没有引起多少媒体的关注和评论。然而,说起世界技能大赛的地位,它是当今世界地位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职业技能竞赛,有着“技能奥林匹克”之称,大赛获得的金牌跟奥运会金牌一样,各地给予了极高的奖励。但是,这样略显尴尬的媒体曝光度,恐怕也部分折射出社会对待“技术型”人才的态度。
这些年,正是借着技能大赛这样的平台,很多技能人才才展露头角,受到媒体的关注、领导的接见和重金的奖励,从这一点来看,大赛发现人才的选拔机制不容小觑。但仅靠技能大赛,并不能托起“蓝领崛起”的一片天空。长期以来,学历教育优于职业教育的社会氛围影响着每一个家庭的入学选择。
此前,《中国青年报》通过对1244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4.2%的受访者认为有“一技之长”值得自豪,但仅有25.8%的受访者认为当下技能型人才获得了应有的社会地位,有68.7%的受访者建议为技能人才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53.7%的受访者认为应提高技能型人才的荣誉感。因此,政府部门要逐步消除各类对技能型人才的就业歧视,用人单位则要相应提高技能人才的工资待遇,事业单位和公务员要为技能人才敞开大门,招录更多职业院校和技校的毕业生,真正扭转社会对技能人才的偏见。
有数据统计,我国高级技能人才3700多万人,占就业人员总量不到5%。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一线工人整体技能水平不高,制约着中国制造的竞争力,提升普通工人总体的技能水平,依然任重而道远。
在这种环境之下,政府部门希望通过“金牌效应”来树立榜样,激发全社会尊重技能人才,吸引更多年轻人来学习技能,钻研技能。并且,我们希望更多的技能冠军在各类技能大赛中崭露头角,为职业教育代言,这些大赛获奖者需要和“奥运冠军”一样受到重奖,以形成示范效应。
如果说“金牌”像是泛着光环的金字塔尖,其实,我们则更需要搭建好底部的地基,给更多年轻人开通通往塔顶的渠道,否则,技能大赛不过是少数技能人才玩的“游戏”。所以,“后大赛”时代,整个社会更应该将目光转移到普通青年技工上。
总而言之,重奖“蓝领冠军”只是个开始,真正在社会上掀起“崇尚技能”,形成“技能就业”的良好氛围,还需要更多部门多方协调努力,才能真正在全社会掀起重视职业技能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