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两天前辽粤之战的首场较量相比,今晚执法两队次战的3名裁判,明显小心了许多。两天前,一次并未最终改变比赛结果的判罚,却因为与公认事实截然相反,引发了篮球圈的一次“地震”,一时间,代表各种利益的声音此起彼伏,剧情也几度反转。但问题的根源,还在于CBA的裁判为什么总是在关键比赛中成为主角?
作为辽粤系列赛首战的主裁判,班琦完全可以凭借丰富的临场经验,避免CBA历史上最尴尬一幕的发生,但结果截然相反——在比赛进行到加时赛最后3.6秒时,辽宁队的韩德君将广东队周鹏的上篮摁了下来,正当韩德君一舒心中闷气时,底线裁判宋晓竞却将球权判给了广东队。 韩德君大呼冤枉,作为当事者,他清楚地看到被自己封盖的球,砸到了周鹏的身体弹向界外,虽然自己的腿在球的运行路线上,但韩德君机警地躲开了。
有争议不要紧,CBA有录像回放系统,这种关键时刻的球权争议,完全可以通过观看录像解决。班琦与两支球队的主帅围拢在回放屏幕前,在经过了长达10分钟的反复观看后,得出的结论令人瞠目结舌:班琦以回放系统并未清楚交代韩德君是否触碰到皮球为由,维持宋晓竞作出的广东队拥有球权的判罚。
作为比赛监督的国家男篮领队柴文胜称,之所以作出这样的判罚,是因为硬件条件有限。“据我了解,裁判员在现场看到的镜头,只是一个角度的画面反复重播,根本不是电视观众看到的那样多角度的慢镜回放,在看不清的情况下,只能维持原判。”
问题是,CBA电视回放系统的硬件,真的那么落后吗?
这种说法,很快遭到了驳斥。作为本场比赛信号的制作方,广东电视台体育频道相关人士表示,他们根据现场要求,特别将3个角度的慢镜头回放传回技术席,也就是说,班琦、双方教练员和技术代表靳茁,所看到的慢动作画面,和电视观众看到的完全一样,所谓“只看到一路全景信号”说法,存在很大疑问。
今天,当值技术代表靳茁通过媒体表示了委屈,当时他们能看到两个角度的录像,但其中并没有全国球迷都看到的,央视反复播放的最清晰的镜头,“如果当时给我们回放了韩德君没有碰到球的镜头,我们还用得着那么费劲地看吗?”
事实究竟如何,还要等到篮协的最终裁定,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因为类似争议判罚屡屡上演,CBA裁判群体正在失去球迷的基本信任。到底是什么原因将裁判推上了风口浪尖呢?
2011年北京队客场和新疆队的比赛中,裁判的判罚就曾引发重大争议。之后,中国篮协专门就这场比赛,召开了媒体通气会,篮协相关负责人的态度是,“裁判也是人,他们先入为主地认为北京队打不过新疆队,所以偏向新疆队吹了几次判罚。”而在前几年,裁判业务方面的专家,在裁判工作会议上也曾向媒体表示,虽然裁判的吹罚存在错判、漏判,但对比赛结果产生影响的很少。如此表态,足见CBA管理者对裁判的要求。
当然,除了中国篮协的“纵容”,各个俱乐部也难辞其咎。客场吃了亏主场找回来,已经成为CBA的一条潜规则。很多俱乐部都会抱怨客场的裁判问题,比如山东男篮就曾表示,他们在北京受到了裁判的不公正待遇,但很少有俱乐部针对裁判问题进行上诉。出了问题抱怨,却又怕上诉得罪裁判。
本报北京2月2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