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6年03月29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颠覆式创新可能引领中国弯道超车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潘圆 实习生 陈雨兵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6年03月29日   10 版)

    AlphaGo给人类带来的冲击并未随着围棋赛的落幕而消散。尽管这场对决不乏商业炒作的因素,但它无疑给大众上了一场精彩的人工智能课。在3月27日开幕的2016中国IT领袖峰会上,从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科学家到业界大咖,都反复提及这场棋赛,而与之相应出现的高频词汇则是“颠覆”。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怀进鹏说,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的应用技术正在触动新的技术跨越和整合。当前信息技术正处于融合集成式创新与颠覆式创新的大时代。这也给中国带来弯道超车的机会。

    未来50%的工作会被机器取代

    人工智能在与人类围棋选手的对抗中惊艳了世人的目光。然而人工智能并非新概念。60年前,人类就已经开始了人工智能的研究,即使是AlphaGo所依据的神经网络系统也有了许多年的研究。 

    “虽然AlphaGo的技术10年前就有了,但AlphaGo事件仍然是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创新梦工场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说。李开复曾任谷歌全球副总裁,他最近刚刚与谷歌的CEO和专家们交流过AlphaGo的人工智能问题。

    在他看来,AlphaGo让更多人了解到人工智能,知道人工智能的技术可能应用到更多领域,比如语音识别、无人驾驶、医疗等,而且它发展的速度比人们想象得要快。

    从AlphaGo的案例来看,只要具备三个条件,人工智能就能深入到很多领域,并且创造巨大商业价值。“一是有巨大的数据量,并且这些数据最好是能自我迭代的。二是有非常大的计算量。三是智力资源的投入。为了AlphaGo,谷歌投入了15个顶尖专家,花了两年时间。”

    李开复表示,“从创新创业角度,我们对AI(人工智能)的发展特别乐观,它会改变世界每一个产业。未来50%的工作会被机器取代。”但两年内不会有大变化,人工智能平台的形成需要时间。但未来10年将出现颠覆式改变。

    机器能提出重大问题吗

    人工智能对产业及人类生活的改变将是颠覆式的。然而这也引发了一些人的担忧:机器未来会取代人吗?

    德国汉堡科学院院士、汉堡大学信息科学系多模态技术研究所所长张建伟介绍了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进展以及给人们带来的想象空间。

    “从技术角度来讲,可以用植入、非植入的方法,把脑信号都读出来。”他说,“把我们的灵魂、认识、记忆存储起来,存在机器人上,在机器上做到灵魂不死,应该是一个能实现的题目。”但他坦承,这种设想有伦理问题,在德国引起了激烈争议。“我们的技术最后要服务人类,不能脱离为人服务的目的。”

    他认为,随着技术的进步,VR(虚拟现实)、可穿戴设备的应用,人类已经不是传统意义的人类。传统的ICT(信息通信技术)属于工科领域,现在强调的是学科的融合,包括材料的融合,脑科学的融合,社会学、心理学的融合,这样才能创造出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技术。

    一些专业人士表示,就个体的人与机器的较量而言,人是打不过机器的,但这不意味着人类会败给机器。

    “现在人们觉得人工智能很神奇,甚至产生一定恐惧,实际上人工智能只是披着狼皮的羊。看起来很可怕,其实它是很有益的,可以为人们所使用。”百度CEO李彦宏说,“很多在人看来简单的东西让机器学起来比较难,在人看来比较难的事情,机器学习起来反而容易。比如机器下围棋是容易的,开车就是难的。让人达到围棋九段很难,让人拿到驾照就相对容易。还有很多看起来很简单的东西,需要机器去做,简单的脑力劳动逐渐会被机器所替代。工业革命替代体力劳动,大批手工业者会失业,但同时也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未来人工智能革命也是一样的,会替代很多简单的脑力劳动,但是也会创造很多新的机会。”

    怀进鹏则指出,所有重大的发明创造都离不开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机器能像人类一样提出重大问题吗?

    要容忍冒险与失败

    数字中国联合会常务理事邓中翰提醒国内的企业关注原始创新,因为国内产业发展需要这样的创新。

    柔宇科技董事长刘自鸿现场拿出一个小卷筒,展开来就成为显示器。作为深圳一家科技企业的创始人,他坦言,原始创新很不容易,经历了很多挑战与怀疑。 一开始,大家都觉得他们做的是不可能的事情。“等到2014年做出来了,又有人觉得离应用还有很远。”在他看来,团队的努力、政府的宽容、投资者的支持是原始创新能够坚持不可或缺的三个因素。

    张建伟结合自身的经历,提出鼓励原始创新需要三方面的努力。第一要在交叉学科中长期资助。德国现在有很多合作研究项目的资助时间很长。他就拿到了中德一个12年的跨模态学习的交叉学科项目,包括人工智能、脑科学、心理学。一个项目鼓励你做12年,这样才能坚持。第二要面向全世界的科学家。第三要有文化的支撑。“德国人做研发的心态和中国人不一样。中国在高速的经济发展中,人们为房子、车工作的动力很强。德国的青年人对吃住关心不多,兴趣在研究,我们现在也应该鼓励兴趣驱动,鼓励怪才,鼓励多方面、多样性,容忍失败、容忍冒险。”

    “创新不是无中生有,所有创新都有从0到1的过程。”怀进鹏强调,从0到1是原创,从1到10是技术创新,而产业能把10变成10的N次方。“原始创新解决了0到1的问题,0到1的距离,一定程度上远大于1到10000的距离,所以非常重要。但技术性创新,也会创造出新空间。此外创新也与企业的量级有关。他认为,像BAT(指百度、阿里和腾讯)这样量级的公司,小的创新也可以带来颠覆式的改变。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潘圆 实习生 陈雨兵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6年03月29日 10 版

毛大庆:我们不是双创的投机者
颠覆式创新可能引领中国弯道超车
博鳌亚洲论坛上的智能魅影
观点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