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6年04月17日 星期日
中青在线

每个人都能成为历史记录者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蒋肖斌 《 中国青年报 》( 2016年04月17日   03 版)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民间历史项目负责人熊景明讲了一个故事:2013年,一个朋友到云南社科院查资料,带回来一份熊景明的祖父在1925年写的12.5万字的县志。关于县的财政制度,他写道,县的赋税分国税和地税,但无论国税还是地税,都是民脂民膏。

    看完后,熊景明傻了。她从来没有真正了解过祖父,他去世时自己不过几岁。在她的印象中,祖父总是不苟言笑地坐在书房里,还抽鸦片,他怎么能写出这样的东西?后来,熊景明用了两个夏天到云南省档案馆查档案,看到了他作为六任县长的报告,写下了他的故事。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把长辈的历史写下来,这样他们去世后,留下的除了骨灰,还有他们的故事。”熊景明说。4月10日,第二届“家·春秋”口述历史影像记录计划在北京举行颁奖典礼。

    该计划第一季,共收到来自国内39所高校的78个提案,最终作品40部;计划第二季,共有来自中国、美国、英国、西班牙、泰国等地101所高校的182个团队报名,收到147部作品;网络众筹参与人数超过10万,网络点击量超过257万次。

    在这些口述历史作品中,有关注抗战的《民族记忆之寻访老兵行》,有着眼当下的《罕·见》(罕见病人故事),更多的是像熊景明那样,对自己身边人的记录,《奶奶的小脚》《我的法官姥爷》《外婆家》《我的钱鬼老母》……最终,南京大学王昕桐团队的《渝都续弦歌》和北京师范大学张书田团队的《走西口的生活历程》获得了优秀口述历史纪录片大奖。

    《渝都续弦歌》讲述了中央大学在1937年西迁重庆的故事。王昕桐和她的同学采访了中央大学44级土木工程系卢国纪、42级社会学系杨建恒等90多岁高龄的老校友,见证了8年间中大的坚守。王昕桐说:“2015年10月,我们来到重庆,走访抗战期间国立中央大学的校址,听几位老校友讲述他们在炮火中读书的故事。如今,中大的遗址多已不在,但那段历史在老人们的叙述中重新鲜活起来。”

    卢国纪是著名爱国实业家卢作孚之子,正是卢作孚的航运公司免费承运了当时中央大学的西迁设备。老人回忆,为了运送长的器材,卢作孚不惜将船的底舱打通。而另一位名叫王酉亭的普通校工,护送浩浩荡荡的中大用于教学的动物队伍,历时一年跋山涉水抵达重庆。时任中大校长的罗家伦这样描述:“赶牛的王酉亭先生和3个技工,更是须发蓬松,好像苏武塞外归来一般。”

    在颁奖典礼上,作家许知远坦言自己小时候对家庭不感兴趣,总想逃离自己的故事,融入纽约、巴黎的故事。直到近30年后,他无意中看到一本林语堂用英语写中国的书《吾国吾民》。其中印象深刻的一段话,是赛珍珠为此书写的序言:过去30年(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年轻人一心想抛弃过去;如今,中国青年知识分子正在重新认识自己的国家。

    许知远说:“我们生活在一个相似的时代,经历了‘文革’的断裂,在断裂后重新寻找传统。而对传统最佳的发现方式,就是用世界主义的精神去探索自己国家的故事。”

    随着奖项的揭晓,第三届“家·春秋”口述历史影像记录计划也正式启动。崔永元说:“口述历史不仅是对官方历史的补充。记住了历史的细节,才能知道真正的大历史。”就像“家·春秋”宣传片中所说:每个人都可以记录自己的家族历史,这些故事集合在一起,就构成了那个时代的人民记忆库。在寻找历史的同时,也让历史教我们做一个更好的人。

    作为“家·春秋”评审团成员之一,熊景明说:“最重要的不是故事,是写故事的人。我们走进别人的人生,拉开距离来看一个时代,目的是让我们学会独立思考。无论是社会动荡还是人生的关键时刻,只有独立思考,才会按照良知去行事。”

再上一次生理课
我们只是让忙碌塞满所有的日子
每个人都能成为历史记录者
拯救汉字并非杞人忧天
贾平凹:贫瘠之地盛开着《极花》
乡下孩子曹文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