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烟云在历史里望望就好
@余人月:更改地名并非换个牌匾那么简单,大家的户口本、身份证,单位的公文,都得更换。有些更改未必有利于传播与记忆。改或不改,都不必跟风,如果说当初有些老地名改掉是一哄而上,如今也不必再一哄而上往回改,大家习惯就行了,翻来覆去干什么。“长安”固然在历史上久负盛名,但“西安”也使用了数百年了,名闻中外,“西安事变”更是历史上厚重一笔,何必再改称“长安事变”?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长安的烟云在历史里望望就好,回到现实又有何益,难道洛阳要改作汴京,杭州再回到临安?
快递员被打何以成为“大新闻”
@张海英:社会中的弱者即便没有还手,但有一种无处不在的监督会给正义“撑腰”。“快递小哥被扇耳光”事件由“小”到“大”,也与顺丰公司高度重视职工权益保障有关。单位力量的及时出现,有利于推动事件处置进程。顺丰公司把这起打人事件推到舆论视野中,既对打人者形成某种压力,也对处置部门形成一种鞭策。如果工会组织、快递行业协会在此事件中发声,相信会产生更深远的社会效果。
保护古迹遗址别限“时日”
@桑胜高: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们的“精神家园”,而古迹遗址则无异于维系“血脉”和“精神家园”的基因。保护古迹遗址何必囿于“一日”呢?一些破坏古迹遗址的行为不受时间限制。因此,保护古迹遗址必须全天候、常态化。否则,仍不能阻止一些古迹遗址遭到破坏。在保护古迹遗址问题上,需要我们思考和行动的还有很多。
自己的娃也不能由着性子教
@胡欣红:“可怜天下父母心”,不少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固然无可厚非,但所奉行的棍棒式教育方法则失之于简单、粗暴。确实,苦口婆心地讲道理,很多时候都不如一巴掌下去让孩子记忆深刻。但是,体罚的“效率”建立在恃强凌弱基础上,是对儿童人格尊严的侮辱甚至剥夺,这与倡导人性化及平等尊重的时代潮流格格不入。教育离不开惩戒,但惩戒绝不等同于责打。“棍棒底下出孝子”固然有其合理性,但世易时移,也当与时俱进。更何况,老祖宗也留下了“慢工出细活”之类的智慧之语,警示世人教育需要春风化雨。
“晒内衣照”教师该补尊重隐私课
@晴川:未经同意擅进女生宿舍,且拍摄女生私人物品,不管出于何种目的,这位老师需要好好补补尊重他人隐私的课,学校这种“管理至上”思维,也已严重偏离“育人”根本,亦须纠正。不得不指出的是,从一开始警告该生“犯错”并扬言要“给处分”,到微博曝光后依然“态度很差,毫无悔意”,如此自以为是的傲慢,恰恰揭示了背后的两个问题——其一,当事一方自以为是小题大做,未对问题性质的严重性有一个清醒认识;其二,也暗示了这种管理模式,在该校或许早已是个“老恶习”。
每个人都可能是暴力的受害者
@文森:能在公共场合对女性施加的暴行,会是些什么样的行为?我想,无论是拉、扯、拖、拽,无论事后立案为抢劫、强奸、侮辱、伤害,在紧急情况发生的现场,也都一样只需要被片段化、抽象化为暴行来看待而已。之所以宁可“断行取义”,是因为在现代文明法治的社会里,任何形式的暴行、恐怖都是不被容忍的。暴力行为危害的是公共安全,当它切切实实危及不特定的你、我、他,就不只关乎私人之间的纠纷,已经从民事侵权上升为刑事犯罪。面对暴行,每一个人都是可能的受害者,无论高矮胖瘦、贫富男女,从无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