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6年04月22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暖心

为村小造一面北京的墙

《 中国青年报 》( 2016年04月22日   09 版)
拥翠小学的一节美术课上,孩子们写下了自己的愿望。老师说,希望他们把这些愿望一直保留到毕业。你愿意帮他们实现吗?扫一扫,这个小愿望也可以有你的参与。

    扫一扫看H5和视频

    执笔: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李玥

    视频拍摄剪辑:李想 仵楠 

    H5制作:中青融媒工作室

    文稿编辑:蒋韡薇

    8年来,自平方所做的一切,都为了缩短与北京的距离。

    自平方是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彝族自治县拥翠小学的校长。这所小学距离北京有近3000公里路程。即便是从南涧县县城出发,也需要在山路上转50多道弯才能到达。

    他让学生自主讨论班级公约,让学生决定部分学校事务;他为学校唯一一名残疾女生修了专用厕位;在他的办公室摆着一溜小凳子,有学生找他,他就拉过小凳子,和他们“平起平坐”;他不放过每一个机会,邀请公益组织进驻学校做实验……

    “这考验你到底有没有缩短城乡娃娃差距的能力。”他的普通话不太标准,但他在一个巴掌大的蓝色本子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发音规则,不时拿出来练习。

    自平方身穿蓝色小方格衬衫、深灰色西服出现在学校食堂里。这些年来,他总是习惯穿西服。“其实我很土的。”他黝黑的脸上漾起笑容。“既然要求学生穿校服,那我也要穿上‘制服’,这才平等。”

    他刚一坐下,就有学生蹭过来,靠在柱子上和校长“吹牛”。说着说着,学生瞅瞅校长碗里的饭,咧开嘴笑:“食堂的饭比以前好吃,校长吃的也多了。”

    就在不久前,自平方启动了对食堂的改革:由学生对食堂饭菜进行评分。在洗碗池前方的简陋灰墙上,贴着一张白色A4纸。学生传说,这张纸可以治剩饭。

    吃完饭,很多学生并没有走,在洗碗池前聚拢成一小圈。个子小的学生也踮起脚尖,指着菜品评价表里自己歪歪扭扭的名字。虽然不是每个字都工整好看,但几乎每个字都写得很用力,透过纸背印出了黑色的墨迹。

    “看吧,还是上周的饭好吃。这周只有10个人选择好。”

    有学生看完墙上的打分表,钻进厨房,代表大家向后勤总管李清华建议“希望增加汉堡”,语气透着小心翼翼,表情郑重其事。虽然觉得这个要求颇为有趣,但李清华记住了孩子一本正经的样子。

    评分团由随机抽取的40个学生组成,他们对食堂一周的饭菜质量作出评价。食堂员工的收入和评价挂钩,每一级评价之间收入相差200元。

    这项改革的起因,是因为有同学抱怨饭菜难吃,剩饭现象严重。几乎接近孩子一半身高的剩饭桶,需要两个值日的同学抬着走。一个月后,当这面墙贴上第4张纸时,值日生发现,一个人就能把剩饭桶轻松地拎起来。

    “学生的事让学生说了算,饭菜好不好吃得让这些小消费者监督,不能只规定学生的行为,要有顺畅的渠道给他们表达意见。”自平方把洗碗池前普通的这面墙,当成他的“民主实验墙”。

    这样的实验在这所小学持续发酵着。

    “很丑”“一分钟也不想多穿”“每天盼着赶紧甩掉”,是5年前很多学生对校服的态度。于是,学校里出现了15名校服代表。每个班推举一位,从厂家提供的校服样式里选出入围服装,穿出来“游行一周”。现在的校服,就是同学们根据直观感受投票选出的。

    “我们校长从不禁止我们做什么。”从其他学校转学过来的刘欣,刚开始还不太习惯这样的方式。“以前都是罚站,一犯错就罚。”他记得有段时间班里男生喜欢把头发留长,校长不批评,而是在周一的早会上把学校里发型最好的男生请上主席台,向大家推介“最帅的发型”。

    “我最想做卡通片里的黑猫警长。”这位校长微微张开手臂,“学生遇到问题跑向你,而不是像老鼠那样躲着你。”

    课间,有学生问他问题,他就会弯下腰或者蹲着回答。有一名一年级的学生说,她特别喜欢校长这样跟她说话,因为“能看到他的眼睛”。

    自平方就是拥翠乡人。在那个靠山缺水的彝族村寨,走出去算是给孩子最好的祝福。21年前,自平方走了出去,考上了大理民族师范学校,在自治州首府读了3年书,他又回来了。“总要有人守着山吧。”这个将近不惑之年的男人常这么说。

    但他想把拥翠小学和山外面的距离缩短。他总是争取走出大山培训学习的机会,一遍遍强调“我再不去别的学校看看、学学,怕耽误孩子”。

    做校长8年,他一共去过3次北京的小学。有一次,他在北京一所知名小学看到一面墙。他描述的时候把右手伸向空中,比划一道弧线。“五颜六色的一大片,学校里每一个孩子都用小手沾着颜料按了个手印上去。”盯着这面墙,这位来自云南山村的小学校长,读到了“平等、自由和创新”。他想做个实验,虽然拥翠小学物质条件和北京相去甚远,但他想努力给孩子创造一个同等的精神世界。

    2013年,从北京回来后的一次早会上,他布置了一项很特别的作业:每个孩子捡一块石头,并写上自己的名字。400多块写着名字的小石头,呼啦一下堆在了老师的办公室。这些石头被平平整整码在了一进校门的小路上,由几何老师设计成一个扇形,铺了好大一块。那些孩子心中很小一点的美,变成校园里更大的美。

    用了校训“踏实做事”的谐音,自平方给这条小路起名“踏石”。“如果每个孩子都能在学校有属于自己的印记,那学校就有家的感觉了。”路铺好的第一天,就有学生蹲在上面,低头寻找自己交的小石头。

    拥翠小学五年级二班做过一个实验,让学生自主制定班级公约。校长自平方希望通过这次实验,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他想要的不是一群对老师言听计从的乖学生。

    “公约?”此起彼伏的好奇声从前到后传递着。五年级的孩子,对于这两个字还没有多少概念。王珊珊觉得这个词似曾相识。“语文课学过,公是大家,约是约定,也就是大家共同的约定。”

    当杨丽影说完“少吃垃圾食品”后,全班笑出了声。“因为上学期生病的人很多,垃圾食品不健康。”她又小声追了句解释。

    一个小时的讨论时间,班主任饶仓贵没插话。“效果不好,说得很凌乱。”当他听到有位同学说“勿以恶小而为之”时,觉得太空洞,想打断却忍住了。

    天马行空的讨论后,饶仓贵给了同学们一个引导。“勿以恶小而为之,大家听起来不是很明白,公约就是写出来大家都明白的事,比如每一天要怎么做”。

    话音刚落,就有学生站了起来,试探性地蹦出一串词:进校、早操、上课、作业、吃饭、睡觉。有人悄悄鼓了鼓掌,顺着这个思路, 同学们共同讨论出了11条。被大家起哄的那条少吃垃圾食品的建议也写进了公约里,提炼为:不带零食进校园。

    第三天的晚自习上,五年级二班传阅了一份纸质版的《班级公约》。班主任请每位同学确认,最终贴到了墙上。不久,其余班级学生也陆续开始制定自己的《公约》。

    这些年,拥翠小学有了很大变化。米黄色的瓷砖外墙,在阳光下亮得晃眼。8年前的拥翠小学,多数是土木结构的房子。下雨天,老师第一时间冲进学生宿舍,把盆接在漏雨的房顶下。

    遇上领导来学校调研,自平方不汇报成绩,专门请领导去看那些陈旧、漏雨的学生宿舍。“我就是要把困难说出去,一有机会就说。”因他处处化缘,妻子调侃他“叫花子校长”。

    “政府做了该做的,下来轮到我们了。”他在学校里细细踱了一圈,决心“新房子要有新成绩”。

    学校里装上了太阳能热水器,学生终于可以用热水洗脸洗脚了。每天早晨、晚上洗漱的水不再“像上刑一样”冰冷刺骨。孩子们也变得讲卫生,爱上了蹲在水池旁用香皂洗手。这是支教老师为学生众筹来的。在宿舍,想妈妈的哭泣少年发现了一个“会讲故事的小盒子”——那是一个公益项目,装在墙上的小喇叭,每天给留守儿童播放故事。

    最让自平方欣喜的是学生的精神状态。面对陌生人,山里娃怯生生的表情渐渐褪去,敢大着嗓门说“客人好”了。

    自平方领略过一次学生的风采。有一个班,由学生自主决定班级风采墙的设计。班里44名学生分为4组,由大家投票选出最终设计。有一个小组落选了,但组长认为“票数低说明我们的想法有不好的地方”,反而安慰组里的同学们“这就是民主”。

    “挺丑的。”刚完成这面墙,就有同学撂了一句。

    “美和丑不重要。”还没来得及放下剪刀和胶棒,班长立刻回了一句。“重要的这是咱们自己商量出来的结果,是我们共同的决定、共同的参与。”

    路过教室时,校长自平方也探身看了一眼这面墙。金色的树干,绿色的枝叶,铅笔描过的痕迹清晰可见。树的边缘裁剪得歪歪斜斜,有些地方能明显看出反复修改的痕迹。但就在这一刻,这面贴着苹果树的墙,和他心里的那面在北京的墙,仿佛没有那么远了。

一位送气工的舒坦
为村小造一面北京的墙
你跟我一样欠服务员很多表扬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