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17天的时间,用镜头记录下中国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和生活状态,这是参加2016年“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广西行”活动的9名外国青年眼下最紧迫的事。
4月6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会林文化基金会资助、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主办的2016年度“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在京启动,包括美国波士顿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等著名学府的100名外国青年,经过招募评审,受邀到中国广西、海南、云南、新疆、内蒙古等13个省区,与当地高校师生共同合作,每人拍摄一部以“风采·民族·文化”为主题的10分钟纪录短片。
广西师范大学是此次“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广西行”活动的承办院校。自4月7日以来,来自加拿大、印度、挪威、俄罗斯等国家的9位青年朋友在广西师范大学志愿者的帮助下,深入广西阳朔、龙胜、巴马等地,用镜头记录当地世居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和生活变迁。八桂大地多彩的民族文化和少数民族群众的命运流转深深打动着这群来自异国他乡的青年。
民族文化给了她成长的力量
在中国农村,很多农村孩子的成长没有父母的陪伴,被称为留守儿童。在捷克布拉格电影学院就读的挪威小伙子迈克此前就听说过这一群体,这次来中国,他特意将留守儿童选取为拍摄对象。
11岁的侗族女孩杨艳轩生活在龙胜各族自治县平等镇广南村,在平等小学读五年级。她的父亲常年在外,母亲也于今年年初随父亲外出打工了。如今,杨艳轩独自在平等镇生活,经常一个人买东西做饭,周末会去住在广南村的爷爷奶奶家帮忙做农活儿,想爸妈的时候,只能通过打电话交流。
走进杨艳轩的家中,最先看到的是墙上挂着的一些侗族民族乐器。杨艳轩向迈克展示了侗族琵琶,那是用杉木做成的一种精巧的弹拨乐器。
“她的父母原来是侗族乐器的表演者,作为民间艺人经常到桂林各地表演。”迈克的搭档、广西师范大学学生蔡彬彬告诉记者,由于演出市场非常有限,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夫妇俩选择了外出打工。
父母走了,但他们曾经演奏过的乐器却留了下来。
“这把侗族琵琶,是我父母一起做的,现在属于我了。”杨艳轩说,以前一家人在一起的时候,经常是父亲弹奏琵琶,母亲唱歌,她就在一旁跳舞。现在想念父母了,她会一个人弹起琵琶曲《郎才女貌侗家人》,那是父亲教她的曲子。
让迈克感到吃惊的是,这个侗族小姑娘不仅会弹琵琶,还会编草龙。闲暇时,只见金黄色的糯禾秆在女孩的手中翻腾跳跃,经过双手的舞动,一会儿就变成了一件工艺品——广南草龙上的一片“龙鳞”。
广南草龙的制作始于清朝嘉庆年间,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当地人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会挑选10多名强壮汉子,头戴黄草帽,身着黄衣,手擎草龙,遍舞梯田山野,驱逐虫兽。整个仪式充盈着喜气,也包含着侗族乡民的一片敬畏之心。他们对自然既畏惧又感恩,满心都是丰收的期望。
“广南村人个个喜爱舞草龙、编草龙,村里至少有三分之二的人都会编。”杨艳轩的师傅、70岁的“草根艺人”王禹说,2012年,广南草龙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看到大人们编扎草龙很有意思,杨艳轩也经常在一旁观摩玩耍,就这样,她成了当地最小的一个广南草龙编织者。
杨艳轩的勤劳和独立打动了迈克,在他看来,这个生活在中国西部山区的女孩虽然没有父母陪伴,但成长的过程中并没有迷失自我。除了上学,她平时在家会弹奏侗族琵琶,制作广南草龙,爷爷奶奶出去耕田了,她还会在家帮忙做饭,给爷爷炒花生米,传统的民族文化给了她向上成长的力量。
“总感觉它们是为我而来”
34岁的科塔是印度萨蒂亚吉特·雷伊电影电视学院的一名学生,听说中国少数民族的山歌很有特色,他决定把自己的拍摄对象锁定为一名苗族山歌手。
在龙胜各族自治县伟江乡新寨村党支书的帮助下,38岁的苗族大姐曾文秀成为科塔采访拍摄的对象。
从小生活在苗寨的曾文秀,几年前来到县城一个家具卖场打工。为了配合科塔的拍摄,曾大姐专程请假带他回了一趟老家。
曾文秀的家建在新寨村的一个小山坡上。踏入曾大姐卧室的那一刻,科塔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在她卧室床铺的右上方,竟挂着一个半径10厘米左右的蜂窝,蜜蜂飞进飞出忙个不停。
“这在我们苗族是吉祥的预兆。”看到科塔有几分害怕,曾大姐笑着说,几年前,这些蜜蜂刚刚飞到屋内筑巢时,家里亲戚朋友怕被蜇,也劝她赶紧清理掉。但在曾文秀看来,蜜蜂采蜜象征着生活甜蜜,而且小蜜蜂很勤劳,每天早早就飞出去工作,一家人在嗡嗡声中醒来,连闹钟都不用调了。后来蜜蜂繁殖得越来越多,她和丈夫商量,宁可把床移出去一点,也不去惊扰这些自然飞来的客人,“总感觉它们是为我而来”。
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从前,青年男女常用山歌互致爱意,寨子里歌声飘来,只要对方接了歌就要一直对下去,女方要是对歌对输了就要死心塌地跟男方走。
曾文秀虽然能歌善舞,但她跟丈夫的相识却是在一次家庭聚会上。一次她妹妹办酒席请客,请她去帮忙,在饭桌上,她第一次见到未来的丈夫——她妹夫的好朋友。那天晚上,曾文秀因为手气不好,行酒令老输,最后都喝吐了。这个年轻人一直照顾她,还背她回家。被这个男人的细心和责任感所打动,两人的爱情便这样开始了。
“听你唱歌我心开,鲤鱼见水尾抬抬。我心想陪哥唱歌耍,可惜我妹吆配不来。”
镜头前,曾文秀高亢的歌声把科塔的思绪一下带回多年前那个浪漫的夜晚。尽管民族风俗大不相同,但他感到大家对爱情的态度却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那样的勇敢热烈,都是那么自然。
拍摄小组随曾大姐来到她县城的工作地后,她身上那些诗情画意的东西突然间消失了。曾文秀是这个家具卖场的店长,每个月她都被销售业绩压得喘不过气来。在家具卖场的柜台上,贴有这样的字样:“月销售不到十万,就下河冬泳”“我是冠军我最棒,干掉对手我最快”。
“如果说乡村是曾大姐生活的地方,那城市就只是她生存的地方。”科塔的搭档、广西师范大学学生周越强说,在县城的卖场里,他能明显感受到,重压之下的周大姐变得不再爱说笑,而是有些严肃冷漠了。这种变化,就像他们采集到的环境音一样:山村里听到的是大自然的空灵幽静,而城市里充满了喧闹和嘈杂。
曾大姐和丈夫之所以要走出乡村,到城市奋斗买房,就是为了让儿子进城接受教育,拥有一个更好的未来。这和科塔的经历有些相似,科塔出生在印度加尔各答市郊的一个村庄,从小他努力学习,长大后为了学业、工作和更大的发展空间,他来到城市发展扎根。作为一名软件工程师,他还被公司派往美国威斯康辛州工作了几年。合同期满后,科塔突然意识到,电影才是他的最爱,他转而报读印度最有名的萨蒂亚吉特·雷伊电影电视学院学习导演专业。
与中国一样,印度也在经历着飞速的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共同的经历和感受,让科塔决定把纪录片的主题确定为“城市和山村,现代与传统之间的冲突”。“我想用曾大姐的故事告诉大家,实际上,城市和乡村之间并不存在冲突,冲突来源于我们的内心。”科塔说。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谢洋 通讯员 蒋正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