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韩剧《太阳的后裔》出现在厦门一所中学的英语作业里。一位老师这样布置自己的英语作业:
“如果你想邀请宋仲基一起吃晚饭,你会怎样说?”
“尹中尉想问对方能否让徐上士听电话,她会怎么问?”
“如果柳时镇想邀请姜暮烟一起看电影,他会怎么对她说?”
从实际效果来看,英语试卷收到了良好效果:一方面,这样的试题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他们即使做不出这样的试题,也还是会在课后的时间去咨询老师:“我想请宋仲基一起吃饭,究竟该怎样用英语表达”;另一方面,英语试卷不再只是高端大气的试题,变得灵活了。有了求知的欲望,有了真正的喜爱,学习英语也就不再那么难了。
对学生而言,学习需要的就是兴趣。为了兴趣和快乐而学习,就能在其快乐中深刻铭记需要学习的知识。从这个角度来看,宋仲基进入英语试卷是一次很有意义的创新和尝试。
其实我们的课堂需要更多的宋仲基。也就是说,我们该如何把死板的课堂,传统的课堂,教条的课堂,变得更有吸引力?
眼下,我们一直在强调要开展素质教育。开展素质教育的一个目的就是要减少学习量。减少了学习量之后,如何确保学习的效果?很简单的一个问题就是要做到有效的学习,而要想达到这个效果,那就离不开学习的兴趣,离不开如何把枯燥的课堂变为鲜活的课堂。
笔者认为,不仅英语学习需要“宋仲基”,我们的语文、数学学习,这些学科也都需要更贴近孩子的诉求!
一个宋仲基葬送不了我们的文化,这只是学习的一种方式。课堂改革,教育改革,就应该多从孩子的兴趣出发。
教育创新,理应宽容“英语试卷里的宋仲基”。(作者为新闻工作者)
郭元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