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6年04月27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影音书画

他们真的要去火星种土豆了

胡宁 《 中国青年报 》( 2016年04月27日   11 版)

    一个穹顶大棚孤零零地屹立在沙丘砾石遍布的红色荒漠上。大棚内,天体生物学家正照料他们来之不易的马铃薯块茎。所有人都期待小苗破土而出,为满目荒芜点缀一抹新绿。

    看起来像科幻片?不过,这可不是《火星救援Ⅱ》的拍摄现场。

    在地球上环境最近似火星的南美洲阿塔卡马沙漠,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以下简称NASA)与“土豆专家”利马国际马铃薯中心(CIP)正在合作进行“火星土豆”的太空种植模拟实验。

    “NASA的科学家正在为制定一项在2030年代往返火星的使命而努力,同时也在尝试把在火星上种植马铃薯变为现实。”美国驻华大使馆4月19日在微博中写道。按照他们的说法,如果工艺正确,“炸薯条可能会登上火星的菜单”。

    并不是所有土豆都有资格成为“火星薯条”的候选者。目前在沙漠中进行试验的100个土豆品种,是以45∶1的比例脱颖而出的佼佼者。这些经过初期选拔的“强壮”土豆,对多种病毒有免疫能力,并在类似火星的岩石、酸性土壤中或少水、多盐条件下表现出了良好的产出率。

    选出这100个候选土豆后,专家还为它们准备了“特训”:从阿塔卡马沙漠运来的约91千克干土,加入大量二氧化碳的空气,以及紫外线辐射。

    一切严苛的训练,都是为了选出最适合登上火星,对抗辐射、干燥、失重和寒冷的土豆“特种兵”。

    不过问题来了,为什么是土豆?莫非一直以来土豆都是太空种植的热门选手?

    翻阅以往的新闻,答案是否定的。1996年,俄罗斯宇航员在和平号空间站上种的是小麦。2014年国际空间站种植实验的主角是生菜,宇航员还试吃了在去年8月收获的第二批生菜。今年年初,美国宇航局在国际空间站种出了百日菊;接下来他们打算种的是大白菜和生菜。哪怕在计划中的2018年,他们也只准备让番茄上空间站一展身手。

    难道NASA的科学家里混入了马特·达蒙的狂热粉丝?

    这当然说不过去。

    来,让我们给土豆挽挽尊。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专家忙着琢磨封闭环境中的生命支持系统时,就早早注意到了土豆。1988年,一篇名为《太空马铃薯种植》的文章就指出,咱们需要的太空作物必须不娇气,“好生养”,够好吃,有营养,还易加工。

    还有谁比能煮能烤能切丝能化泥的土豆更合适呢?

    火星爱土豆还有其特殊的理由。火星表面的土壤加水后会呈较强酸性,而土豆恰恰适合弱酸性土壤——强弱酸性间的差距比酸碱两极容易处理得多。

    此外,火星距离地球如此遥远,能填饱肚子的才是英雄。土豆的营养均衡为谷物之冠,生长周期仅两个多月。在种土豆时,只要留有芽眼,切成块,土豆便能再次进入土中生出更多的土豆来。紧急时刻,它们还可以被用作微型电池。

    土豆虽好,可花这么多钱就为了在火星上有朝一日种土豆,也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的。于是便有人质问NASA,何不直接用这些钱在地球上多种土豆,解决人世间的饥饿问题?

    NASA对这类问题曾给出过经典答复。他们说:“火星之旅虽然不能直接帮助解决饥荒问题,但这项探索计划孕育出的很多新技术和新方法所能给人类带来的益处,将远远超过所付出的成本。”

    技术已较成熟的太空育种就是一例。利用太空特殊环境快速诱变种子,人类能培育出产量高、抗病能力强的新品种。

    从这个角度看,NASA与CIP的联手似乎是命中注定。CIP的科学家杨·克鲁泽表示,他们希望通过这项实验找出适合在贫瘠环境中生长的土豆品种,从而帮助解决全球范围内的饥饿与营养不良问题。

    面对不堪重负的生态环境,不管是移民仰望着的星空,还是珍惜脚踏着的土地,克鲁泽建议:“我们必须为未来做好准备。”

    当然,作为一个吃货,咱也很感兴趣:土豆既然这么好,习惯吃米饭包子面条的我国航天员怎么看?

    巧合的是,中国刚刚宣布预计2020年将发射首个火星探测器,而推进马铃薯主食化,也已被我国农业部作为2020年的目标。

    看到围观群众的好奇,远在外太空的宇航员吃着马铃薯全粉做成的食物,也许就默默地笑了:是兄弟,就一起吃土豆吧!

霍金去敲外星人的门
用数据缔造英雄
他们真的要去火星种土豆了
煤炭要逆袭
人体显示屏
科研也“众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