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6年04月28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以H5为引擎向移动端中青报出发

——中青报携手中科院科学传播局打造《来点科学》H5杂志

陈焕然 《 中国青年报 》( 2016年04月28日   07 版)

    老中青报人张飙(前排中)、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局长周德进(前排左)及中国科学院人事局副局长董伟锋(前排右)在现场。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李隽辉/摄

    曾冠报林锐且新,家国道义炽青春。

    犀文总满中华恋,铁笔长将历史存。

    有志艰辛皆动力,无求毁誉俱温馨。

    征程六五峰峦险,莫改炎黄赤子心。

    中国青年报65岁生日,适逢纸媒最遇挑战之时。诗记有感,以贺华诞,并寄厚望。——张  飙

    在中国青年报创刊65周年“再出发”之际,科技报道成为了这家具有重大影响力报社全媒体转型的一个试点。

    今天,中国青年报社与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正式共建“小邱之问”全媒体工作室,该工作室将打造以H5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移动端科学传播读物《来点科学》,来牵引中国青年报在科技报道领域的网报融合全媒体计划。

    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局长周德进在签约仪式上说,这既是响应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号召,对繁荣科学传播事业身体力行的支持;也是在加快媒体融合发展的形势下,双方在打造移动端优质内容、构建新媒体品牌的一次深度探索。

    中国青年报社社长、总编辑张坤说,“24小时中青报在线”、“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出品”等理念在中国青年报社已深入人心,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将在系统集成、整合创新思路的科学指导下,本着开放共享、学习成长的理念,始终坚持“内容创新”是最重要创新理念,深刻构建H5牵引网报融合全媒体传播生态圈,在中国青年报重点服务的青年群体中,建立H5融媒工作室,将H5体现的“适配、开放、融合、共享”思维,深深嵌入中国青年报全媒体融合转型的每一个内容生产、制作、分享、传播、运营环节当中,向“移动化、交互化、思享化、交易化”这些移动互联网时代特征的内容生产方式、产业化运营方式和全新盈利模式转型,整合背后的服务和资源,努力探索走出一条中国青年报特色的融合转型之路。

    中国科学院是国家最高学术机构,科学传播局作为中科院科学传播的职能部门,主要面向国内外开展其重要创新成果、科研进展的公众传播工作,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文化。

    周德进至今记得,2014年春天,在去河北省南皮县采访“渤海粮仓”的路上,中国青年报记者邱晨辉问他:中科院有100多个科研院所,有大量的科研成果和很多科学家故事,在当前阅读轻松化、娱乐化的媒体环境下,这些如何才能转换成科普资源,真正有效地传播出去?循着这个问题,周德进和邱晨辉聊了一路,这也是时隔两年之后的今天,两家单位共建全媒体工作室“小邱之问”这个名字的由来。

    当然,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与中国青年报社之所以能够携手,共同探索科技报道全媒体之路,更在于这两家单位都有着极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并在科学传播领域有着一致的价值追求。

    今年3月,周德进和张坤、中国青年报社教育科学部主任堵力就此深入交流。其间,周德进提到,五四运动打出了“科学”、“民主”两杆大旗,虽历经97年,但在中华大地上,“科学文化”和“民主文化”的培育依然有很多工作要做。“民主文化的建设和培育,很大程度上是以科学文化为基础和前提,而且两种文化的建设是一种良性互动的过程。”

    周德进说,针对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急功近利、随波逐流等不良风气,两家单位可以通过共同努力,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来给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民,特别是青年带去更多科学求实、理性进取的精神食粮。

    如今,两家单位正在把这样的理念付诸实施。经过协商,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与中国青年报社选择以青年科普为切入点进行合作,由“小邱之问”全媒体工作室联合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以青年科技工作者、大中学生、小学生及其家长为主要受众,推出《来点科学》H5杂志,针对某一科学话题或某一社会话题中的科学元素进行有趣、独特、深入的解读。

    这样的合作方式,整合了两家各自的优势。成立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是中科院对35岁以下的青年科技人才进行综合培养的创新举措,它2011年6月成立至今已吸纳会员2000多人,覆盖了各个学科。周德进说,未来不久,这支年轻有为的科研力量,将和中青报同样朝气蓬勃的采编力量联合在一起。他相信,这两股有生力量的合作,一定能产生良好的化学反应,打出一副值得期待的“青年科普牌”。

    今天是中国青年报65岁的生日,再过几个月,中国科学院也将迎来她67岁的生日。周德进衷心地祝愿,这两家有着优良传统和家国情怀的国字头单位,能够以H5为牵引,以今天做起点,为将来百年中科院、百年中青报打下最为坚实的基础,并共同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培育坚实的科学文化土壤。

    “待到科学文化的花朵烂漫时,我们可以为今天的‘初心不改’而欣慰了。”周德进说。

    本报北京4月27日电

“寻找未来上市公司总裁”大学生微创业行动再启航
以H5为引擎向移动端中青报出发
中青报和易企秀达成战略合作
图片新闻
全国青年H5创意传播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