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广受关注的另一大热词是“国企限薪”。近一个月来,中青舆情监测室共监测到“国企限薪”相关信息为11438条。
日前,全国25省份向社会公开省管企业负责人薪酬改革方案。大多数地区都将国企老总的基本年薪限制在企业职工的2倍以内;同时引入任期激励收入,收入限制在8倍以内。
一直以来,央企、国企高管的薪酬牵引着社会大众的敏感神经。每被提及,总会激起舆论的强烈反应。此次也不例外。
网民观点抽样分析显示:34.6%认为国企高管工资应与企业绩效挂钩。
网友春风3b49表示,国企人均工资必须与本企业效益挂钩,并且不超过上一年全国职工人均工资的某一倍数,再限定国企负责人薪酬与本企业职工人均工资的倍数才真正起作用。
有高达28.5%的受访者认为:限薪会“引发国企人才流失”。
快乐长青藤的说法代表了一部分网友的观点:“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应在破除垄断的情况下,国企高层按经严格考核的业绩拿高薪。单纯的限薪可能会使真正的人才流失,但垄断不除按业绩拿工资又有失公允。”
此外,21.7%的网友赞同“薪酬分配需要透明化”;16.6%认为“要用机制来管理国企”。
对此议题,不少媒体的焦点集中在“薪酬透明化”及“加强监督”上。这也是多年来国企改革一直试图破解的难题。
长江日报发表评论文章《国企高管不等于职业经理人》指出,国企高管薪酬改革的一个重要维度,就是打破暗箱操作,实行薪酬公开。国企高管属于国家工作人员,薪酬详情理应公开,让人民知情,让群众监督。这利于国企反腐。
黄河新闻网发表评论员文章《冯海宁:以公开透明促“国企限薪令”落地》提出,应该参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部分规定和标准,对国企负责人的各项收入、福利、职务消费等实行全面信息公开。
中国企业报发表署名文章《国企高管 不能为限薪而限薪》提出,虽然国家颁布“限薪令”对国企高管实行限薪管理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方案的设计应进行充分的调研与实践的磨合,不能一味地为了限薪而限薪。国有企业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体系,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此外,一些专家、学者针对薪酬透明化、市场化发表了犀利观点,并提出具体建议。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许光建表示,薪酬分配市场化、透明化才是改革核心所在,薪酬分配向一线劳动者倾斜应成大趋势。
国资委研究中心副主任彭建国认为,逐步在央企和地方国企内推行市场化选聘的同时应该建立更加合理的法律框架来规范,用市场化的考核机制来制定相应的薪酬是当前改革的关键。
如何解决国企中人才流失问题?东航集团党委书记马须伦建议,必须将市场化选聘的人员与现有的国企干部,从管理制度上真正区分开来,才能吸引优秀和专业的人才。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骆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