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6年05月09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寻找青春榜样

高士根:做科研要能熬过瓶颈期

实习生 胡彦然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6年05月09日   12 版)

  上午8点半,高士根准时来到了自己位于北京交通大学科技大厦中的办公室。他是北交大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专业博士六年级学生,今年6月就毕业了。

  2015年12月,他已经通过了学校人事处和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面试,确定毕业后留在实验室任教,并直接获得了副教授的职称。这是不多见的。

  按惯例,留校任教的北交大博士生至少要经过两年博士后加两年讲师的训练,才能晋升为副教授。

  高士根直接成为副教授,完全是因为他在博士阶段展现出的出众科研能力。

  读博期间,他跟随导师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SCI检索论文13篇,EI检索论文2篇,ISTP国际会议论文8篇。他曾获批主持北交大基本科研业务费优秀博士研究生创新研究基金项目,曾获中国自动化学会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并受邀担任领域内多个旗舰杂志常年审稿人。

  “做科研关键在于能熬过瓶颈期。”作为“科研达人”,高士根的求学与科研之路却并非一帆风顺。“似乎每到关键的转折点和转型期,我都会经历考验。”

  出生于天津市蓟县的他记得,中考前一个月,自己因为患慢性阑尾炎而动了手术,因为不慎感染,使得原本一个星期就可以痊愈出院的他在病床上整整躺了3个星期。

  出院后没几天高士根就上了考场,这影响了他的发挥,原本成绩完全可以考上市重点的他最终未能如愿。

  在后面的高考和研究生考试中,他也是一路磕磕绊绊。2009年,他从天津理工大学考入北交大,成为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的一名研究生。

  研究生阶段,他就表现出对科研的热情和才干。通过近一年的观察,导师董海荣教授认可了他这方面的特质。

  硕士第一学年快结束时,董老师决定直接将他推荐给北交大校长、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学科知名教授宁滨,提前让他读博。

  “当时听说能有机会跟着宁教授读博,很高兴,毫不犹豫就答应了。”高士根说。就这样,他提前了一年半开始攻读博士学位。

  “当时年轻气盛,满怀憧憬。但当我真正开始博士生活后,才深切感受到学术瓶颈期的痛苦。”高士根的专业变成了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在本科和硕士阶段,他都没有接触过“轨道交通”方面的专业知识,几乎是零基础。

  跨专业读博的挑战之大,是他过去想象不到的。

  最初两年,面对大量全新的知识和陌生的问题,他首先需要在课程学习和基础知识体系的构建上花大量时间、付出很多努力。此外,学习方法和研究思路上的偏差更是让他一度非常苦恼。

  “就想一口吃个胖子。”高士根认真阅读了国际前沿的100多篇文献,但没有具体到某一类问题,各个方向的文献都看。他想通过这个方式凝炼出专业的一个完整体系,但付出了很多后却收效甚微。

  “摔了近两年的跟头,我才逐渐意识到,做科研要脚踏实地,不能眼高手低,不能急于求成,一定要从具体的问题入手。”高士根说。

  经过思考和摸索,他终于决定选择“单列车运行控制”这一具体问题为突破口。很快,他就取得了一定研究进展。此后,他又在这一基础上进行了“多列车协同运行控制”领域的研究,取得了更多成果。

  2013年,已经入学3年的他终于发表了第一篇论文,被美国工程索引(EI)数据库收录。

  “做科研如果走出了瓶颈期,真正上道了,整个人的状态都完全不一样了。”在找准方向后,高士根进入了学术研究的“成果井喷期”,真正“上道”了。

  他坦言,在瓶颈期,很多时候科研是令他头疼的难题和负担。走出瓶颈期后,科研在一定程度上成了一种享受,每解决一个小问题,他都会有很大成就感。

  “做科研不仅要沉下心来,还一定要一气呵成,对每个小问题都是这样。”他觉得,大部分研究的失败都是因为在最需要坚持的时候却中断了,所以一定要把每次研究做完整、做好。

  如今,高士根正经历着又一个转型期。他需要逐渐适应从学生到老师的转变。从去年年底确认留校任教后,他事实上已经开始带着师弟师妹们做科研了,指导他们解决各类学术问题。

  “我以后打算一直在科研道路上走下去,争取能‘子孙满堂’。”他笑道。他幽默地把自己的学术成果和学生们比作“子孙”,希望自己以后不仅能取得更多学术成果,还能带出更多优秀的学生。

实习生 胡彦然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6年05月09日 12 版

理想不明确的时候,就好好学习
从楚汉之争看性格与命运
高士根:做科研要能熬过瓶颈期
年轻而大有可为的生物信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