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6年05月11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回得去的过往 记得住的乡愁

寻找宁海的乡愁密码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6年05月11日   05 版)

    烟雨朦胧的雨后白溪水库拦河坝 河南科技大学 王国志/摄

    “癸丑之三月晦,自宁海出西门……”作为《徐霞客游记》开篇之地,宁海经过多年发展,森林覆盖率达63%。

    在这山水之间,千百年来名人辈出,南宋右丞相叶梦鼎,明朝文学家方孝孺,现代画家潘天寿,左联五烈士之一柔石,都是在这灵秀之地孕育、生长、成才。

    人杰地灵的宁海,近年来一直努力留住乡愁,让生活于此的人们既看得见青山绿水,也记得住这山水间的乡土味道。

    用传统民俗安放乡愁

    错落有致的石巷、石院,长满青苔的石墙、石板桥,高低不平的石屋、石路,银发苍苍的老奶奶满脸笑容地坐在门前的石阶上,摆了个小摊,兜售着自家做的番薯粉、番薯干……这是许家山村的一些片段,但远不是这个传统村落的全部。

    始建于南宋末年的许家山村,位于宁海县茶院乡西南山区,距县城13.5公里,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这里存留着宁波市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石头村。

    得天独厚的石屋文化该怎样利用?

    “原汁原味”的石头村难免勾起许多人的乡愁记忆。近年来,许家山村每年游客接待总量都超过1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00余万元。

    “以前村民生活虽然过得去,但绝不富裕。”许家山村村支书说。

    政策支持带动了旅游行业的发展,也带动了越来越多人回到村里自主创业,郑大姐就是其中一位。“村里现在环境好,游客也越来越多”郑大姐说,现在每个周末她都会回来售卖自家的土酒。

    将乡愁安放在古遗迹、古民俗里的还有“丞相故里”西岙村。一座晋寺、两穴古墓、三座宋桥、四姓宗祠……西岙村里现存36处古遗迹。

    “石桥上的杂草,我们没有清除,古墓也还保留着最初的原样。”西岙村村支书说,要保留古遗迹原貌。

    “十八夜抬龙”巡游活动在西岙已经沿袭了700多年,直到1929年因战乱停止。为了挖掘和保护这一传统民俗,2003年,西岙村仿制了一条头高3.8米、身长32米的黄龙。2008年,西岙村又添制了一条头高3.5米、身长39米的青龙,复原了当年“双龙飞游”的盛景。

    村民陈善木虽然已在西岙生活多年,但每年的“十八夜抬龙”他都会回来参加。当被问及原因时,陈善木笑着说,“其实这是一种乡愁,是一种落叶归根的情感。”

    “孝”成了岔路镇的“新名片”

    《孝经》记载道:“人之行,莫大于孝”。慈孝作为一种文化,千百年来一直在流传。

    岔路镇是宁海县西南部山区的一个小镇,山清水秀,风景优美,气候十分宜居,岔路人想将这里打造成现代“世外桃源”。

    慈孝馆、慈孝亭、慈孝园、慈孝廊、慈孝墙……走进岔路镇,浓厚的慈孝文化扑面而来,近百个以“慈孝”命名的建筑物让人随处感受到“慈孝之乡”的独特魅力。

    “‘慈孝’文化是岔路镇的特色亮点之一”岔路镇领导表示,镇里的发展需要融入“慈孝”元素,才能更好地突出自身特色,系住乡愁。

    为此,2015年初,岔路镇政府投入专项资金100余万元,在下畈村建立占地17亩的慈孝公园和慈孝长廊。公园内的石椅、石块上刻着各类慈孝格言,使村民在休闲健身的同时,还能随时呼吸到慈孝文化的气息。

    渐渐地,“慈孝”文化被村民“内化于心”。

    “这个儿媳……好……”每每见到有人进来,婆婆柴小冬就会用不利索的话语夸奖儿媳妇好。2007年,柴小冬因突发脑溢血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为了照顾好婆婆,周芳辞去工作,只身在家照顾老人,擦洗、翻身、端尿……这一坚持就是9年。她还不断打听药方,听说泡脚有利于缓解类似的病情,她就每天晚上打好热水,为婆婆泡脚、按摩,尽心尽力服侍。

    “村里崇尚慈孝,从福建嫁过来,我也渐渐对慈孝文化有了更深的认同。”周芳笑着说,其实这些都是为人子女应该做的事。

    随着慈孝文化的推广建设,岔路镇的好人好事日渐增多,“孝”成了岔路镇的“新名片”。

    重拾村中的历史记忆

    修缮孔氏家庙,修建孔子广场,教授国学课程,身着汉服祭祀孔子……与其他村庄不同,力洋孔村的农村环境整治,打了一套国学与环境整治相结合的“组合拳”。

    村民的先祖是孔子嫡系第55代子孙,迁至力洋孔村至今已600余年。在这个面积只有1.8平方公里的村庄里,500余位村民几乎每一个人都会说几段儒家经典。

    “我知道的儒家学说,是我还在母亲怀抱里时,母亲教的。”村民孔万永说。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土法子”收效甚微。

    2009年,在村干部的积极倡议下,没有集体收入的村民们硬是你500、我3000,凑出了几十万元,修建了一个孔子广场。广场一角还建起了一座古色古香的竹屋,里面摆着一排排课桌椅,俨然一个国学小私塾。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每年暑假,村子里在外上学的孩子都会回到竹屋上国学课,村子里时常可以听到朗朗读书声。

    “村子里的小孩不论认识还是不认识,走过面前都会向我问好。”70岁的孔婆婆笑着说,自己很喜欢村里尊老友善的氛围,邻里之间哪家做吃的也总会互相送些。

    温杯、醒茶、冲泡……宁海职业教育中心茶艺老师葛新业常来和村里的老人一起品茶。“力洋孔村的环境能让人静下心品茶论道。”在她看来,力洋孔村是个世外桃源。

    “与其他的乡村不同,力洋孔村不太适合大拆大建的新农村建设。”村支书说,最大的优势就是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孔子文化和特色旅游,唤起青年人文化寻根的乡愁,今后村里也会继续坚持对孔子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浙江师范大学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葛永海认为:“乡村的美丽本色不应该消褪,应始终是我们精神守望的心灵花园。同时,我们还要强化村落的历史记忆,为追寻村落之根,凝练村落长期积累形成的内在精神。宁海许多文化名村的建设都具有这些特点,值得充分肯定。”

    (浙江师范大学 肖丹 西安工业大学 王朋)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6年05月11日 05 版

全域旅游:远方的客人如何被宁海留下来
寻找宁海的乡愁密码
先揭短 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