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着眼泪看完了新华社在儿童节这一天推出的特稿《受伤的花蕾——中国儿童性侵现状调查报告》,4位年轻记者奔赴各地,深入农村和山区,用脚采访,用笔还原,让公众在这个节日里看到了留守儿童被性侵这个触目惊心的社会问题。这个似乎应该充满阳光和快乐的节日,人们习惯看到的是城市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笑脸、花式的才艺表演、阳光下幸福的歌声,可几位年轻记者让我们看到了另一个世界另一群孩子的遭遇,没有歌声没有笑语没有童趣,只有让人窒息的晦暗和沉重。
“几年前,在广西玉林市兴业县,13岁的留守女童晓雪遭遇至少10名中老年人性侵。晓雪的父亲报警后,多人获刑。此后,据媒体反映,晓雪一家却遭到了整个村庄的孤立,关于晓雪的风言风语,让幼小的她饱受歧视与排挤。”
李莹曾接手了轰动社会的百色助学网创始人王杰性侵贫困女生的案例(本报曾报道)。其间,起诉的女孩被认为给家里丢人了,甚至被要求“滚出去”。
记者采访时问了当地所有受害女童同一个问题:为什么不大声呼救?不公然反抗?让记者吃惊的是,每一个孩子都给了记者几乎相同的答案:“他是老师”“家里总说,要听老师的话”。
感谢记者在儿童节,给孩子和社会奉献了这样一篇报道,一篇触及真问题的报道份量比整个世界还重,没有什么礼物比这样深入接地气的报道更可贵,让儿童节更有意义。这样的节日里,农村的孩子常常是沉默失语的,被性侵的儿童更是最沉默的那群人,她们羞于启齿、不敢发声,她们常被忽略、无力发声,而记者的一大职责正是应该在一片嘈杂中打捞沉默的声音,替无力者发声。记者深入的报道也让公众看到了性侵问题复杂,不是一句充满义愤的“支持化学阉割”可以消解,只在用脚走进那里,耐心地倾听她们的叙述,深入地调查,才会看到问题的复杂——不只是性侵者的禽兽不如,还有留守中隔代监护的漏洞、乡村封建观念的文化暴力和劣根性、顺从教育埋下的隐患、防性侵教育的缺失等等。
这样的报道读来很沉重,让人感觉胸口被什么堵着――堵得你心痛的不是报道,而是无法回避、无法假装看不见的沉重问题。以刺痛的方式报道真相、引起关注、解决问题和推动进步,这正是记者的职责。记者这个职业不是通过掩盖问题和粉饰丑恶来营造虚假的感动与温情,而是通过报道丑恶和曝光问题来传递温暖。在报道的推动下,当被侵害孩子和家长的声音被倾听,当侵害孩子的禽兽受到严惩,当一直呼吁关注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者的课题受到大众关注,当那些触目惊心的数字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并致力解决,当很多孩子因为报道带来的变化可以免于魔掌,这难道不是最大的正能量、最暖人的事情吗?
有人说过,一般有专门节日的群体,都是这个社会的弱者――比如妇女节、儿童节、劳动节、记者节等等。确实如此,因为是弱者,才需要以节日的方式提起议题以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以过节的方式表达和提升群体权益。因此,很多节日的意义,并不是欢庆和表彰,不是把他们当成道具来消费和表演,不是以替他们过节的名义一群人玩乐一番,而应该体贴他们,让他们成为中心,倾听他们的声音,解决他们的问题,维护他们的权益。儿童节,对于孩子,这尤其重要。他们的声音常被忽略,他们的诉求常被轻视,尤其是弱者中的弱者,那些儿童,那些被留守的儿童,更应该受到关注。
这也正是这篇报道最让人感动和尊重的地方,不与流行的赞美诗为伍,以孩子为中心去理解节日的意义,体贴被性侵的儿童之痛,用这样的方式给孩子们送了一份节日礼物。当然,这个礼物不是一篇报道可以做成的,需要政府和社会来一起完成。
感谢这几位年轻记者,在这个流行用网搜资料拼凑文章的时代,能够走进大山写出带着泥土气息的报道;感谢记者,在很多同行都追着热点和个案跑的时候,能沉下来静下来去追着那些不是热点、却无比重要的问题;感谢记者,在别人只是空喊几句“阉掉这些禽兽”口号时,你们奉献出这样的报道去推动问题解决;感谢记者,在很多人在这个节日里消费着孩子、让孩子表演这表演那的时候,你们真正地把受伤的花蕾捧在手心。有人调侃记者这行的辛苦时说:今天流的汗和泪,是当初选专业的时候脑子里进的水。我想说的是,令人尊敬的你们流的每一滴汗和泪,都会为你赢得尊重,为你所从事的职业赢得光荣。
跟评
@静子
如果你只能感受到光明,是因为有人把黑暗挡在身后 但如果有人敢把黑暗展现在你面前,展示这个世界真正的样子,那就值得你敬畏。我们不怕黑暗,只怕看不到黑暗,还为此沾沾自喜。
@惠风和畅
每到儿童节,城乡“剪刀差”令人不安。城里的儿童显得幸福,不是参加有关商家及传媒组织的各种文娱比赛或“秀”活动,就是由一两代一群带着去逛闹市或游公园,然后尽情大吃大喝收获多多。而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儿童显得心寒,有的父母为生计外出打工不在身边,有的从小肩负照料爷爷奶奶和弟妹的重任,有的还受到来自同村大人或学校老师的歧视甚至性侵犯……如此现象,在依法治国和全面小康的时代,应当引起高度关注并采取实在措施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