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请简要介绍一下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资源数据库延安中心。
王大平: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资源数据库延安中心,是由中共延安市委、人民出版社、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三家单位共同来建设的,于2016年1月21日正式启动。借助大数据、互联网,实现党员在线交流、学习、互动,把延安精神向全国传播。
起初,我们在延安选择了10个试点,包括延安的高校、机关、国企、县、村等,通过运用“大数据”和“小书包”,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学习,今后这样的“中心”会越来越多。6月29日,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资源数据库天津中心启动,未来也会探索在上海、山东、广东、青海等地区成立。
笔者:“大数据”和“小书包”分别是什么?
王大平:“大数据”是一个便于携带、随时翻阅、海量的数字图书馆。这是属于党员们的数据库,通过在网站搜索关键词的方式,检索到权威的党章党史和政策文件,比如《中国共产党员纪律处分条例》《中国红色记者》、国家领导人系列讲话等等,目前书籍数量已经超过了1万册。除此之外,今后还打算在平台内加入优秀的文学、哲学、艺术、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满足党员更多的学习需求,从而提升党员素养。
而“小书包”是一个App,让党员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不受时间、空间和地点限制,随时在线开展“三会一课”,深入全面开展“两学一做”“四个全面”“三严三实”等活动。让党员能够看到阅读记录,撰写学习心得,查看学习统计,并进行学习讨论。同时,各党支部书记可以查看党支部每位党员的学习情况、开展考评,并在“小书包”内的群中与大家保持沟通。
笔者:“大数据”和“小书包”两个平台从筹备运营至今,其发展过程是怎样的?
王大平:“大数据”和“小书包”自2015年7月开始内测,一开始,只针对从事理论研究和学术教育的工作人员,帮助他们进行词条检索,例如“改革开放”等,对有标志性的事件提供权威的解释。之后,我们探讨怎样把数据库这么好的资源扩大适用范围,让更多的机构、党组织、党员去学习党章党史,让基层党组织带领党员去学习。
第一站,我们就选择了延安。作为革命圣地,延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有着优秀的红色基因。在内容提供方面,借助人民出版社丰富、权威的内容,我们公共关系协会和延安共同推进平台搭建,宣传推广。三个单位的结合,为新时期的党员学习、基层党组织建设、理论学术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形式和内容创新。通过半年的实践,“大数据”和“小书包”发挥了不少作用。
笔者:这两个平台的意义表现在哪里?
王大平:我们身处一个读图时代、信息时代,年轻人的工作和学习转移到了互联网、手机客户端,我们希望能够将网络与党的理论知识进行结合。这样的话,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党员随时随地都能学,通过软件在线提交作业,是一个很好的党组织和党员之间交流的平台。而且,在新时期下,创新的学习模式,让年轻党员更容易接受。
此外,我们也希望“大数据”和“小书包”在弘扬传承延安精神的同时,把新的工作模式和经验进行共享,向全国党组织提供宝贵的经验。
笔者:“大数据”和“小书包”的使用给工作带来了怎样的便利?
王大平:曾经,党员学习材料一下发,很难评估实际效果,而通过这两个平台,党员可以随时随地学习、讨论、交流,并通过在线评测,可以直观地了解到学习效果。上级党组织既可以了解相关党组织的工作开展情况,又可以掌握党员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党组织与党员之间交流提供了便利的通道。
李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