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太原7月22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胡志中)“基层最知道自己哪儿疼,却没办法开方抓药,现在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在今天山西省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针对日前印发的《关于统筹整合财政资金实施精准扶贫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山西省财政厅有关负责人表示,《意见》提出要彻底解决扶贫项目层层上报、资金戴帽下达、资金投向固化、使用“碎片化”等问题,破解“打酱油的钱不能买醋”困局。
“以前打酱油的钱绝不能去买醋,北村的打井钱绝不能用到南村,形成了资金掣肘,省里和基层信息不对称,现在县政府可以把之前没花出去的钱,通过脱贫规划,根据群众需要使用。”山西省财政厅农业处处长安晓飞介绍说。
《意见》明确,山西省统筹整合使用财政资金试点工作从2016年开始,试点范围为全省58个贫困县。《意见》全面梳理了省级财政现有的下达各县的219项专项资金,其中能够向贫困县倾斜的有9类83项,涉及资金100亿元以上,涉及财政、扶贫、农业、林业、水利、农机、环保、教育、交通、国土、住建等13个部门。
《意见》指出,从今年开始,省级财政要大力统筹整合已安排的项目资金,最大限度向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倾斜,2016年尚未分配下达的资金要重点向贫困县倾斜,2017年起要在现有规模基础上平均增长10%,其中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资金按不低于资金总量的60%向贫困县倾斜。以后要继续加大整合力度,确保对贫困县投入不断增加。
对于“打酱油的钱”用来“买醋”,谁来“买”、怎么“买”、谁监管的问题?山西省财政厅副厅长黄庙表示,省级相关部门要按照“管总量不管结构、管任务不管项目、管监督不管实施”的原则,对所有用于58个贫困县的各级财政资金,特别是具有地域管理信息优势的项目资金,主要采用因素法等便于贫困县统筹安排使用的办法分配。“贫困县政府是统筹整合资金的责任主体,形成‘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扶贫投入新格局。”黄庙介绍,对于作为责任主体的贫困县,重点要做好“接”和“用”的文章,敢于接、接得住、接得好。
对此,《意见》在下放项目审批权限的同时,提出扶贫资金不准用于楼堂馆所建设、不准超标准使用统筹财政资金搞“盆景式扶贫”等“六不准原则”。“除此之外,县级政府均可在不改变资金大类用途的基础上,按照‘大类间统筹、大类内打通’的原则,尊重群众意愿,区分轻重缓急,自主安排项目,统筹使用资金。”黄庙说。
对于资金监管,山西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将建立统筹整合财政资金支持扶贫开发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项目实施及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和监督检查,加强整合资金日常监管,对贫困县资金监管职责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建立绩效评价制度,资金、项目监督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对弄虚作假或挤占、截留、挪用资金和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严肃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