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来建,一位普通社区民警,不是什么大人物,却是一位“大忙人”。26年从警生涯里,他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成为社区群众的亲人、朋友。
今年4月13日,李来建突发疾病,因公殉职,年仅47岁,直到生命最后一刻还在与同事探讨工作。
一个舍不得销的手机号码
这是一个139开头的手机号码,它一头连着李来建,一头连着向阳辖区4万多名群众。
不管白天还是晚上,无论晴天还是雨天,24小时里,群众一个电话或短信,李来建就会出现在大街小巷或居民家中,有问题解决问题,有困难解决困难。
“迁户口找他,下水井盖丢了找他,两口子吵架也找他,无论什么事,他从来不拖,电话一撂下,人马上就到。”向阳社区居民梁远新说。
“认识来建20多年,他给我的印象里就两个字:瘦、忙。”向阳社区居民周光伦说,邀他一起吃饭或喝茶,得到的回答始终就一个:忙,走不开。
去世前一天,李来建和向阳派出所副所长杨迪一起值班。“处理完警情马上忙社区的事,天天如此,每次他都要忙到凌晨3点之后才休息。4月13日凌晨1点钟左右,处理完8起报警后,他打开电脑录入居民信息,一直忙到凌晨5点左右才睡。”杨迪说。
三个小时后,早上8点多,李来建赶到局里。和同事正聊着社区警务平台的事,突然,他身体一歪倒在沙发上,再也没有醒来。
李来建走了,但手机还在响。4月14日,他的手机收到这样一条信息:李警官,我住锦峰大厦B栋,有人养了几只狗,经常深夜大叫,吵得四邻不能入睡,请你协调管管。
“10多年了,天天如此,他就没歇过,他就是我们的亲人。他走了几个月了,我的手机上还留着他的号码,舍不得销,我要一直留着。”68岁的社区居民唐胜萍说。
一个“问题”青年的遗憾
向阳社区居民小张曾经因吸毒而成了“问题”青年。“遇到我这样的人,别人躲还来不及,李警官却走到家里跟我说,不要沾毒,做哪样事都能挣钱养活自己。只要愿意做事,遇到啥困难都可以给他打电话。”小张说。
李来建的话温暖了小张。“我听他的话到外面打工,一个月收入两三千,几年下来攒了几万块。”小张说,于是,就给邻居打电话,请她转告李警官自己现在过得很好,邻居却告诉他,李来建去世了。
电话里,小张失声痛哭。“失去了一位好大哥,一辈子的遗憾。”
不仅是小张,对于每一位遇到困难和问题的辖区居民,李来建从来没说过一个“不”字。
点点滴滴中,李来建给社区工作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他的同事们将它总结成为“李来建社区工作法”,共三句话:一是微笑服务法,能办的就办,不能办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二是寻根究底法,走街入巷,解决问题、排除隐患;三是精准定位法,对辖区内的涉毒人员等重点人口的基本情况做到“一口清”。
一张未能如愿的全家福
李来建太忙了,在医院工作的妻子也很忙,为了能在周末一家人聚聚,夫妻俩从两周前就开始计划,一般都是妻子将就丈夫的时间。
“孩子生病我换班去,家长会我换班去,学校郊游我还得换班去。我对他抱怨说,孩子就像是单亲家庭的孩子。这时候,他会笑着说,别生气,现在不是工作忙嘛!等有空了就会陪你们。”妻子金英说。
李来建5岁的儿子刚上幼儿园时,老师要求带一张全家福照片贴在班里的墙上。翻来翻去,家里一张也没有。李来建妻子就对儿子说:“再等等,等爸爸有时间了,我们去旅游就可以照好多好多全家福了。”
就在李来建去世前几天,一家人说好周末去10多公里外的万峰林景区旅游,拍全家福。可是,没到周末,李来建却已匆匆离去。
“没想到,我心里憧憬了无数次的拍全家福的幸福场景,竟然定格在了一个阴阳两相隔的梦境里。”金英说。
新华社贵阳8月1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