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用张江高科位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内的高大上场地,生鲜O2O、天天果园日前正式宣布获得D+轮融资。D+轮的投资者,是张江高科新成立的基金管理公司,投资额度为1亿元人民币。今年年初,天天果园刚刚获得京东领投的D轮融资1亿美元。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注意到,生鲜O2O在过去的一两年间经历了颇令人担忧的“大起大落”。2015年,几乎所有的生鲜类O2O都拿到了融资,但从2015年8月开始,一些刚刚宣布融资没多久的生鲜O2O企业转型的转型、裁员的裁员、倒闭的倒闭。也就是说,被资本市场席卷一番后的生鲜O2O行业,不得不面临洗牌。
刚刚获得D+轮融资的天天果园CEO王伟告诉记者,去年,资本大量进驻后的生鲜O2O行业,经历了一阵“虚假的繁荣”,“给客户补贴的、刷单的、卖衣服的、卖书的都做起来了,到8月,钱烧得差不多了,啥也没留下”。
张江高科总经理葛培健也注意到了此前媒体对生鲜O2O领域创业公司的唱衰。7年前,他在上海浦东软件园参与了对天天果园这一新兴事物的天使轮融资活动,这一次,在一片唱衰的环境下,他又站出来力挺天天果园。
“它和其他生鲜O2O不一样。”葛培健说,张江高科看中了天天果园目前布局的冷链仓储物流体系,“在生鲜领域,得冷链者得天下”。
此前,众多媒体在列举生鲜O2O各种颓势时,都不忘带上天天果园,“这家龙头企业在2015年关闭了数十家门店”。
王伟在D+轮融资大会上称,过去一段时间,天天果园的门店的确关闭了不少,“2015年3月定的目标是在北、上、广、成都开设81个门店,结果到了2015年8月,这些门店开始陆续转型成为‘微仓库’,专门负责派送”。
同样一家门店,王伟说,过去在把它当作门店使用时,每天接单200~300个,但把它变成具有冷藏功能的“微仓库”后,每天的派送量可以达到1000~1500单,“更加高效”。
除了从去年开始一心想把自己由“房东”变为“股东”的张江高科为此动心,就连全球最大的乳制品集团法国兰特黎斯集团也动心了。
据兰特黎斯中国区总经理江霞介绍,未来,该品牌将把天天果园作为其品牌部分冷鲜产品在中国的首发平台。这家乳制品企业,如今在中国大陆地区销售的最热产品是兰特UHT常温牛奶,但不久的将来,如果能对接上强大的冷链物流服务提供商,它将会在中国销售更加新鲜的盒装冷鲜牛奶制品。
“看中天天果园的冷藏供应链平台”。江霞开宗明义。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发展冷链仓储曾一度被认为是天天果园走向衰亡的一个标志,但如今,冷链却成为它逆势获得大笔融资的优势。
此前,天天果园在生鲜O2O行业一度被认为是传统的重资产企业。它有很多门店,很多员工,有各种各样、不同温度、不能混合存放一些特殊水果的大型冷链仓储。这在过去,被竞争对手看作天天果园的一大槽点。
但如今,它却成为投资人“埋单”的一个最重要原因。“在上海建个小型冷链仓库10万元,成本不高,但管理起来,我常常被同行嘲讽累得跟狗一样。”王伟说,当年那些凭借一个App软件,十几个工程师和品推组建起来的“轻资产”团队,如今早就死的死、伤的伤,退出竞争。
相反,重资产的天天果园反而有望朝着“独角兽”方向迈进,“门店变成仓库后,我再也不用因为货太多堆在门店而被顾客投诉,也不用天天担心被城管处罚了”。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烨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