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意外,没想到自己的团队能得冠军。”陕西创客李宁远的“血栓弹力图”项目,凭借减少病人手术过程中血栓的概率,加上成熟的商业模式,最后摘得了成长组的冠军。
西部选手夺得冠军,有人认为是“爆了冷门”。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西部创业者的项目往往比较单一,不是重工业产品,就是传统的农牧业项目。记者发现,在本届“创青春”(商工组)赛场上,西部创客们用实际行动颠覆了人们的老印象。
据统计,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共有18个项目参与本次比赛,肝癌靶向药、隔震技术、体能训练……西部创客们带来的项目不仅呈现出时尚元素,还展现出项目人文关怀的温度。
转型式创业:让传统业态实现“新生”
1987年出生的甘肃选手陈新聪第一次参加大型的创业比赛,评委来到他的展位前,他显得有些拘谨。
直到评委离开,他才猛然想到:“哎呀,刚才忘了回答了,货源才是我们最大的优势。”他的项目很简单,用一句话来说,就是用废轮胎来炼油。
“我奶奶是我们乡上第一个万元户,做的就是废品回收。”陈新聪算是典型的“创三代”,到了父亲这一辈,已经是甘肃张掖一带较大的废品回收商。原材料他基本不用发愁,加上连霍高速从张掖通过,从新疆、甘肃一带收购旧轮胎的成本并不高。
2013年6月,他的项目启动,总投资3987.52万元,建设3条裂解炉生产线,1条精炼生产线,2014年3月建设完成,实现年销售收入4000万元,带动了60多人就业。
有了项目,准备上马,可是在准备环节却遇到了“肠梗阻”,一些政府部门不太理解他的项目,总觉得用废旧轮胎炼油对当地环境会造成污染。他想到一个“笨办法”,带着政府官员实地考察,让他们慢慢了解这些项目。
生产出来的油品该如何销售?他介绍说:“相比热值相近的柴油,我们的产品的价格便宜了三分之一左右,不好销售的原因是因为客户不了解我们的油品。后来经过检测,客户发现我们的产品和之前用过的油效果一样,且排放完全达标。”
别以为陈新聪“躺着”就把钱赚了,用他的话说这是“被逼无奈”。“我们沿用之前的废品收购模式已经不赚钱了。”他直言不讳。
“我们原来的公司算是地道的家族企业,在公司内部管理上,(父亲)总觉得公司的财务必须由我母亲来管理。”他说,原因就是“用自己人才放心”。“我认为公司要转型,内部管理必须正规,我聘请了专业的财务管理人才,现在公司逐渐走上正轨”。
得知自己没有进入成长组的20强,陈新聪有些失落。他说:“强手如云啊,回去还得再接再厉。”
离陈新聪的展位不远,很多观众围着一个展位,90后新疆女孩于楚云边给观众剥糖果边介绍“野林猫”跨境购物平台。
“我们公司原来是做对俄罗斯的外贸生意,现在转型做俄语区的跨境购物平台。” 于楚云拿着宣传页介绍,“我们现在主要做俄语区的产品,你们要想买糖果,可以直接登录我们的网站或者微信购买。”
与以前从事边贸不同,现在这家公司在边境设立仓库,用户可以直接到平台上购买类似的糖果,产品从仓库邮寄出包裹,保证用户在几天内就能收到快递。
“我们目前的困难是用户的购买量增长还不是很快。不过现在国家提倡一带一路,我对跨境电商的发展充满信心。”于楚云说。
填补式创业:用新商业模式改造“土特产”
李奇霖梳着偏分发型,穿着休闲西装,1米88的个子,不少观众都觉得这个小伙儿很“有范儿”。让人想不到的是,他是地道的青海人,参赛的产品是“青稞茶”。
“您可以尝尝,我们这个青稞茶可以当早餐。”李奇霖忙着撕开纸杯的包装,倒入青稞茶,注入250毫升的开水,搅拌一下盖上盖子,递给参观者。青稞茶的香气让现场的志愿者也按捺不住:“哥,给我也来一杯。”
“以前很多青海的特产,都喜欢在包装上印上牦牛,以显示地域特色,这种包装显得很土气。我们改变了产品包装,想办法让年轻人能一眼喜欢上这款产品。”李奇霖说。
李奇霖的产品是“麦筱萌先生时尚青稞早餐”,杯子上印着一个年轻男孩的卡通形象。“我们不仅要在原料上选择最好,而且在包装上也没有凑合,卡通形象一共设计了20多稿,加上杯子外观设计,花了1万多元” 。
作为刚刚创业起步的年轻人,这些算是不小的花销。原本从事销售工作的李奇霖,2014年底带着几十万元积蓄创业,口感研发、包装、生产和员工工资,让他感觉到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烧钱”。
“去年最难的时候,钱基本上快花完了。”他咬了咬牙,把父母给他在老家准备结婚的房子抵押给银行,贷了40万元。
李奇霖说:“不管创业能不能成功,我都想好了,自己还年轻,有能力从头再来,至少现在认准了这件事。接下来要找投资人,我们最急切的就是要寻找合适的销售渠道。”
来自新疆的冬兰和韩黎军是锡伯族的80后夫妇,他们的参赛项目是锡伯族服饰和刺绣项目。两年前,小两口返乡创业,这在亲戚朋友看来简直是“冤大头”。
他们原本有着家乡人羡慕的工作:冬兰大学毕业后,赴日本从事软件开发,韩黎军在北京从事软件销售,两人加在一起的年收入超过七位数。然而,一场服装博览会让小两口的命运就此发生了转折——回乡创业。
“锡伯族人数不多,有自己的文化,我们发现本地的服饰和工艺品还处于中低端的水平,我们想把锡伯族的文化推广出去,这也是一个商机,做好了利润空间比较可观。”韩黎军说,2014年3月有了回乡创业的想法,7月就辞去工作回到老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
冬兰告诉记者:“我们并不是一时冲动,前前后后都想清楚了。”
他俩说干就干,找设计师设计产品,再招当地的绣娘制作产品,可是很快遇到问题——工艺达不到要求,太粗糙。而且合适的绣娘也不好找,找50个绣娘,只有不到10个人符合要求。
韩黎军着急了,从北京和乌鲁木齐请来行家,给工厂里的绣娘做培训,还派员工到江苏、浙江的工厂学习。“效果非常好,员工们找到了差距,一传十十传百,比我们说一百遍还管用。”他说。
韩黎军回乡创业也改变着当地企业的用人“潜规则”。他给公司里成熟的绣娘提供社会保险,还把员工派出去学习。加上添置电脑制版、建印染厂、建加工车间和厂房的费用,他们为此先后投入了几百万元。
“我们的进展比较顺利,销售主要针对本地和东北三省的锡伯族发源地,还有江浙一带,销量正在慢慢增长。”冬兰笑着说,他俩更看重的就是赚钱的同时还能把民族文化传递出去。
回到县城创业,他们有时候会觉得比较孤独,至今还有很多人不能理解他们的行为。“虽然我们在家乡投资,但是在当地,还不如招商引资的项目受关注。”这一度让韩黎军有些想不通,“好在有这样的创业大赛给我们提供了展示平台,让别人更关注我们。”
多赢式创业:给社会带来“溢出效应”
没像很多创业者乘飞机来参赛,新疆昌吉学院41岁的副教授刘斌带着两个维吾尔族学生米拉迪力和木尼热,坐了40多个小时的火车从乌鲁木齐来到上海。之所以不坐飞机坐火车,他们是为了降低参赛的成本。
刘斌介绍:“在新疆的师范类汉族学生,必须要学习一年的维语。可是不少学生有学习误区。”他拿出了一台平板电脑,向记者展示他拍的一幅汉族学生学习维吾尔语的课本照片,维语字母上面用汉字和拼音进行标注。
“这是错误的学习方法,维语32个发音中有几个音是汉语和英语中没有的,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了,下了课就忘了。”他说。
刘斌的项目“维汉双语课堂”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从2014年开始,这个团队就开发了手机软件,书写练习、读音和情景模拟……把教材中的维语教程进行再次开发,让学生做到在课堂之外还能学习维语。在他看来,项目还有“溢出效应”,最大的意义就是能推动民族融合。
“我发现一些学校中汉族和维族学生比例大致相当,就把QQ内置到教学软件中,在课堂上就可以一对一视频,另外每周还可以请维族的同学在线授课。”刘斌解释。
“米拉迪力技术好一些,负责开发产品。木尼热从小就是主持人,维语发音标准,就负责朗读录音,我还请了几名专业的维语老师进行指导。”刘斌说,他就用自己的课题费作为开发经费,昌吉学院还给团队赞助了6个平板电脑和10台计算机。目前,该校已经有600名同学在试用手机软件,随着教学团队同步开发课程,遇到问题及时修正。
刘斌说,未来他希望项目能推广到其他学校,盈利模式就是学校和学生支付一定的使用费。作为初创组的项目,没能进入决赛的结果让刘斌有些遗憾。在比赛现场,有孵化器向他们发出邀约,希望他们能入驻孵化器。利用比赛的间隙,刘斌还带着学生去了一趟上海本地做教育类App的企业,对方对这个项目非常感兴趣,与他们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没想到,这是比赛带来的福利”。
在这次比赛过程中,作为青海代表团领队,团青海省委工农青年部部长安志忠没有闲着,白天看比赛,主动找其他省份的领队“套近乎”交流,晚上还去看望青海籍在上海的创业者,帮着创业者推介项目。
安志忠表示,这次比赛可以看出,西部创业者的项目并不“土气”,有的也很时尚甚至科技含量很高。这说明西部的创业者呈现出多层次发展,创业的能力越来越强。
刘春雷是团新疆区委青少年发展中心党总支书记,也是新疆团的领队。在他看来,西部创业项目呈现出的新特点就是越来越有温度,大部分项目立足本地,很多西部创客都想方设法把本地的好东西做到极致,这让他看到了西部创业的希望。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