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十二堂生命课”的公益活动,和几个朋友一起谈“人为什么害怕死亡”。现场有听众说,还应该谈谈人为什么不怕死,因为有人宁愿自杀也不愿意活着。
在我看来,这是一体两面的问题。虽然太阳底下各有各的故事,怕死/不怕死涉及的因素相当复杂,个体经验差异很大,但在千差万别之下,作为人类,我们所拥有的自我意识仿佛一只看不见的手,推动着我们投入一些情境,回避一些情境,影响着我们做出不同的选择。而自我意识还有一个如影随形的隐身伴侣——死亡意识。
上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戈登·盖洛普设计了一个实验,看动物能否认出镜子中的倒影是自己。结果,只有很少几种智商较高的动物通过了实验,如黑猩猩、大象、海豚、逆戟鲸等。然而,正是这些多少有些自我意识的动物,面对失去生命的同类的尸体时,会表现出某种慌乱不安的行为,甚至还会在同伴的尸体旁守候数日。
所以,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家欧文·亚隆说:“自我意识是无上的馈赠,如生命一般宝贵,正是它使我们成为独一无二的人类。但是,随之而来的代价便是死亡之痛。我们的存在永远笼罩着挥之不去的阴影——生命必将生长、成熟并最终走向凋谢、死亡。”
比起别的动物来,人类太聪明了,这聪明的代价就是,我们在拥有自我意识的同时,也无法拒绝它的影子伴侣死亡意识,我们终身生活在它的阴影之下,不管你觉察到还是觉察不到。
但死亡意识对我们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呢?
1973年,美国人类学家欧内斯特·贝克尔(Ernest Becker)出版了《拒斥死亡》一书,宣称人类的行为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一种无意识的努力——拒绝和拒斥死亡。
这位英年早逝的学者,没有看到两个月后自己的著作获得了普利策奖,也没有机会对这一论点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但是,10年之后,3位年轻的社会心理学家发现了这本书,并“按捺不住青春的热情”,在1984年的学术会议上和同行们分享了“恐惧应对理论”,没想到等待他们的却是与会者纷纷离场,投给专业刊物的文章也不被采纳。
幸亏这几个家伙“不屈不挠”,在接下来的30年中,他们进行了500多个实验和调查,结果发现:无论大事小事,都无法逃避死亡终至的忧虑所产生的影响。例如:午饭要吃什么,在沙滩日光浴的时候涂多少防晒霜,在最近一次选举中你会把票投给谁、你对购物的态度、你的身心健康、你的所爱和所恨,等等。
夸张吧,你大概在心里想。那就不妨读读他们写的《怕死:人类行为的驱动力》。在此书中读到那些实验时,我有时会惊异不止,因为这些实验得出的结论和一些心理治疗家得到的经验性的结论,还有一些作家直觉竟然如此一致。
比如在一个试验中,被试思考过死亡后,对象征较高社会地位、能够提升自尊感的凌志汽车和劳力士手表更加感兴趣。
如果死亡意识仅仅影响我们的个人生活还好说,问题是,它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人的社会行为,甚至可以搅动起影响历史的暗流。
有一个实验的被试者是法官,在一个对妓女的审判中,有些法官在休息时被要求填写一份问卷(包含了一些唤起死亡意识的内容)。结果,这些被提醒死亡终至的法官平均提出的保释金金额是455美元,而那些没有被提醒死亡终至的法官则认为交50美金就够了。
研究者的实验还证实,当暗示参与者存在死亡威胁时,他们将票投给“魅力型领袖”的票数增加了8倍——贝克尔说:“在动荡的时代,对部落或民族热切献身,对魅力型领袖宣誓效忠,可向我们输入自豪感和力量,确保我们的群体能够永远存在下去,从而缓解对现实的恐惧”——不妨预测一下:如果在大选前美国受到的恐怖袭击威胁增加,选民们会把票投给特朗普还是希拉里?
学者们的实验还证明,死亡恐惧会放大我们对那些信仰不同者的仇恨,让我们试图在肉体上伤害那些挑战和侮辱我们信仰的人。人类的暴力行为,不仅是实际利益的冲突,也总是包含着象征性的心理因素。这一点,我们今天应该会有更多的体认。
嗯,让我们喘一口气,看看死亡意识这个影子伴侣的另一面。事实上,自远古时代起,人类就一直有意无意地与死亡恐惧做斗争。睁开眼睛四处看看,我们是不是生活在一个超自然的世界里?在这个世界里,充满了各种符号,仪式、艺术、神话和宗教,无不是人对永恒的追求。靠着这些文化产品的保护,我们能在一定程度上安抚自己的心灵,转化对死亡的恐惧。人们还希冀通过墓碑、子嗣、声名、财富、作品……去获得“象征性永生”——因为清晰地知道自己必死的命运,似乎也大大激活了人类的创造力和生命的潜能。
从个体的层面,预防死亡焦虑和恐惧需要双层盾牌:即相信生命是有意义的,自己的生命是有价值的。如作者所说:“自尊就是感觉在一个有意义的领域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参与者。这种对于个人意义的感觉抑制了与生俱来的恐惧。”
双层防御盾牌是一个宝物,它帮助人哪怕是在困境中都不至于失去与自我的勾连,失去与这个世界的勾连。而那些不曾拥有这个宝物,或者盾牌上充满裂痕的人,好像孑然一身站在茫茫荒漠之中,不知自己来自何方去往何处,不知世界与自己何干,那分茫然、绝望和孤独是可以让人杀死自己的。
中国每年将近上千万人死亡,受到死亡冲击的人至少过亿;还有许许多多因为看不到自己的生命价值、找不到自己的生命意义而杀死自己的人。但是,死亡话语还只是徘徊在哲学家的书斋里、医学的白色巨塔里。好在中国式的“死亡咖啡会”正在出现,从上海的“醒来”死亡体验馆到北京的“十二堂生命课”,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直面如影随形般的死亡并非打开惹人烦的潘多拉的盒子,而是以更丰富、更有同情心的方式再次直面人生”(欧文·亚隆语)。
《怕死:人类行为的驱动力》
[美] 谢尔登·所罗门,杰夫·格林伯格,汤姆·匹茨辛斯基著 陈芳芳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死亡意识,人生路上的隐形伴侣
参加“十二堂生命课”的公益活动,和几个朋友一起谈“人为什么害怕死亡”。现场有听众说,还应该谈谈人为什么不怕死,因为有人宁愿自杀也不愿意活着。
在我看来,这是一体两面的问题。虽然太阳底下各有各的故事,怕死/不怕死涉及的因素相当复杂,个体经验差异很大,但在千差万别之下,作为人类,我们所拥有的自我意识仿佛一只看不见的手,推动着我们投入一些情境,回避一些情境,影响着我们做出不同的选择。而自我意识还有一个如影随形的隐身伴侣——死亡意识。
上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戈登·盖洛普设计了一个实验,看动物能否认出镜子中的倒影是自己。结果,只有很少几种智商较高的动物通过了实验,如黑猩猩、大象、海豚、逆戟鲸等。然而,正是这些多少有些自我意识的动物,面对失去生命的同类的尸体时,会表现出某种慌乱不安的行为,甚至还会在同伴的尸体旁守候数日。
所以,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家欧文·亚隆说:“自我意识是无上的馈赠,如生命一般宝贵,正是它使我们成为独一无二的人类。但是,随之而来的代价便是死亡之痛。我们的存在永远笼罩着挥之不去的阴影——生命必将生长、成熟并最终走向凋谢、死亡。”
比起别的动物来,人类太聪明了,这聪明的代价就是,我们在拥有自我意识的同时,也无法拒绝它的影子伴侣死亡意识,我们终身生活在它的阴影之下,不管你觉察到还是觉察不到。
但死亡意识对我们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呢?
1973年,美国人类学家欧内斯特·贝克尔(Ernest Becker)出版了《拒斥死亡》一书,宣称人类的行为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一种无意识的努力——拒绝和拒斥死亡。
这位英年早逝的学者,没有看到两个月后自己的著作获得了普利策奖,也没有机会对这一论点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但是,10年之后,3位年轻的社会心理学家发现了这本书,并“按捺不住青春的热情”,在1984年的学术会议上和同行们分享了“恐惧应对理论”,没想到等待他们的却是与会者纷纷离场,投给专业刊物的文章也不被采纳。
幸亏这几个家伙“不屈不挠”,在接下来的30年中,他们进行了500多个实验和调查,结果发现:无论大事小事,都无法逃避死亡终至的忧虑所产生的影响。例如:午饭要吃什么,在沙滩日光浴的时候涂多少防晒霜,在最近一次选举中你会把票投给谁、你对购物的态度、你的身心健康、你的所爱和所恨,等等。
夸张吧,你大概在心里想。那就不妨读读他们写的《怕死:人类行为的驱动力》。在此书中读到那些实验时,我有时会惊异不止,因为这些实验得出的结论和一些心理治疗家得到的经验性的结论,还有一些作家直觉竟然如此一致。
比如在一个试验中,被试思考过死亡后,对象征较高社会地位、能够提升自尊感的凌志汽车和劳力士手表更加感兴趣。
如果死亡意识仅仅影响我们的个人生活还好说,问题是,它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人的社会行为,甚至可以搅动起影响历史的暗流。
有一个实验的被试者是法官,在一个对妓女的审判中,有些法官在休息时被要求填写一份问卷(包含了一些唤起死亡意识的内容)。结果,这些被提醒死亡终至的法官平均提出的保释金金额是455美元,而那些没有被提醒死亡终至的法官则认为交50美金就够了。
研究者的实验还证实,当暗示参与者存在死亡威胁时,他们将票投给“魅力型领袖”的票数增加了8倍——贝克尔说:“在动荡的时代,对部落或民族热切献身,对魅力型领袖宣誓效忠,可向我们输入自豪感和力量,确保我们的群体能够永远存在下去,从而缓解对现实的恐惧”——不妨预测一下:如果在大选前美国受到的恐怖袭击威胁增加,选民们会把票投给特朗普还是希拉里?
学者们的实验还证明,死亡恐惧会放大我们对那些信仰不同者的仇恨,让我们试图在肉体上伤害那些挑战和侮辱我们信仰的人。人类的暴力行为,不仅是实际利益的冲突,也总是包含着象征性的心理因素。这一点,我们今天应该会有更多的体认。
嗯,让我们喘一口气,看看死亡意识这个影子伴侣的另一面。事实上,自远古时代起,人类就一直有意无意地与死亡恐惧做斗争。睁开眼睛四处看看,我们是不是生活在一个超自然的世界里?在这个世界里,充满了各种符号,仪式、艺术、神话和宗教,无不是人对永恒的追求。靠着这些文化产品的保护,我们能在一定程度上安抚自己的心灵,转化对死亡的恐惧。人们还希冀通过墓碑、子嗣、声名、财富、作品……去获得“象征性永生”——因为清晰地知道自己必死的命运,似乎也大大激活了人类的创造力和生命的潜能。
从个体的层面,预防死亡焦虑和恐惧需要双层盾牌:即相信生命是有意义的,自己的生命是有价值的。如作者所说:“自尊就是感觉在一个有意义的领域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参与者。这种对于个人意义的感觉抑制了与生俱来的恐惧。”
双层防御盾牌是一个宝物,它帮助人哪怕是在困境中都不至于失去与自我的勾连,失去与这个世界的勾连。而那些不曾拥有这个宝物,或者盾牌上充满裂痕的人,好像孑然一身站在茫茫荒漠之中,不知自己来自何方去往何处,不知世界与自己何干,那分茫然、绝望和孤独是可以让人杀死自己的。
中国每年将近上千万人死亡,受到死亡冲击的人至少过亿;还有许许多多因为看不到自己的生命价值、找不到自己的生命意义而杀死自己的人。但是,死亡话语还只是徘徊在哲学家的书斋里、医学的白色巨塔里。好在中国式的“死亡咖啡会”正在出现,从上海的“醒来”死亡体验馆到北京的“十二堂生命课”,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直面如影随形般的死亡并非打开惹人烦的潘多拉的盒子,而是以更丰富、更有同情心的方式再次直面人生”(欧文·亚隆语)。
《怕死:人类行为的驱动力》
[美] 谢尔登·所罗门,杰夫·格林伯格,汤姆·匹茨辛斯基著 陈芳芳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陆晓娅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6年10月16日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