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狗来了!”
几十人闻声一拥而上,寸步不离地在滩涂、草地、石头路上深一脚浅一脚地跟拍。科研人员和穿军绿色迷彩的裁判立即化身保镖,大喊“让一让,让一让”,试图在人群中为“机器狗”开辟一条行走通道。
走在陆军装备部举办的“跨越险阻2016”地面无人系统挑战赛的赛道上,“机器狗”的待遇丝毫不逊色于走在红毯上的明星大腕儿。
事实上,人们俗称的“机器狗”是一种能够适应极端地形的仿生四足关节机器人,主要用途是保障步兵行进。2005年,美国波士顿动力公司的专家首先为美军创造出了此类机器人,由于其形似狗,便得名“大狗机器人”。
人们之所以对“机器狗”寄予厚望,最主要的原因是其应用前景广阔。
山东大学野牛队这次带来了一只适用于山地运输的“机器狗”。领队柴汇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他们打造的“野牛”山地运输平台致力于解决“最后一公里的运输问题”,名为SCalf。
柴汇说,在前不久浙江发生的山体滑坡灾害救援中,大型援救工程机械所用的燃料是靠战士们一人一桶背进山的,如果“机器狗”能够派上用场,便可以大大提高运送燃料的效率,同时减少人类的涉险几率。
柴汇现在是博士后,也是该项目研究团队的的“孩子头儿”。对于他们来说,现实要比理想骨感得多。
相比于美国,国内对于此类机器人的研究起步较晚,并且技术资料有限。因此,国内的“机器狗”研发团队需要做出从无到有的突破。
正因为人们对“大狗机器人”期望颇高,也注定了其性能实现的难度颇大。柴汇毫不避讳地说:“我们大多数时候是非常辛苦的。”
他们在制造“机器狗”的过程中面临无数不可预知的问题,压力最大的是组装调试阶段。“各个部件都好用,但是组装到一起就不好用了”。 他解释,一种故障现象的形成可能有诸多原因,而他们的日常工作形象就是拿着扳手躺着、跪着、趴着拧螺丝、接线路,一点点摸索和尝试。
“过年的时候亲戚问起来读博士都做些什么,我们都觉得有点尴尬,只能告诉他们每天拧上百个螺丝。” 柴汇憨笑着说。
相比于总是笑眯眯的柴汇,另一支“机器狗”参赛队的核心技术人员许威则显得非常严肃,在准备阶段和比赛当中一直眉头紧锁,直到顺利到达终点,才露出笑容。
许威所在的参赛队伍名为“奔跑1号车队”,来自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狗”如其名,相比于“野牛”队的SCalf, “奔跑”大狗机器人“腿”上的关节更多,并且增加了力反馈机制,所以“狗腿”更加灵活和稳定。最后,他们在山地输送仿生平台类、特指足式关节机器人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
而获得第二名的仿生平台与两只“机器狗”有本质区别。来自北京交通大学思源创新2号车队的山地输送无人仿生平台名叫“铁马”。顾名思义,他们借鉴了马行进的特点和中国现代连杆机构原理进行设计。而利用这种原理设计的地面无人系统尚属国际首例。
用北京交通大学车队领队姚燕安教授的话来说,相比于“大狗”,“铁马”更“皮实”,载重量更大,因为结构相对简单,所以可靠性也更高。
同时,姚燕安的另一个理念是:“军事对抗型的技术,或许另辟蹊径比跟在别人身后要更好。”
但无论是“机器狗”还是“铁马”,都仅仅处在原理样机的研发阶段。参赛团队和观赛嘉宾,都清楚地知道仿生无人平台的研发尚处于起步阶段。
尽管如此,人们还是忍不住在第一只大狗到达比赛终点时激动地欢呼起来。
“奔跑”、“铁马”和SCalf在赛道上走了十几分钟,而他们背后的团队却是走了几年甚至十几年。未来,他们还要走得更长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