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6年12月06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一切喜怒哀乐都有时效性

石薇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6年12月06日   08 版)

    最近我有一次“穿越”的经历。一天深夜,小朋友流鼻血,叫着妈妈快来!我惊醒过来,赶紧给儿子处理鼻子。等鼻血止住,我也完全清醒了,睡意全无。于是拿出手机刷朋友圈,看到一则某著名节目主持人的新闻,我被这个名字触动了,回想25年前的青少年时期,曾经被这个主持人的相关事件震惊过,遗憾过,困惑过……想起了那个时代的一些人和事,于是整个人的身体和心灵都穿越回那个年代……居然没几分钟就重新困了,很快睡着。

    我是一名心理咨询师,对于人的精神状态有着职业敏感,这次经历引发我思考:人的状态能多快发生转变?

    曾经有位哭得非常伤心的大一新生找我咨询,她述说着自己的种种不适应:交不到朋友,失眠,担心自己一无是处,不知如何熬过大学4年……当时的样子让我以为她是个脆弱的小姑娘,但没过几个月,她就在校园活动中笑魇如花,活力四射。我深信自己的辅导工作给了她支持和能量,但更佩服于她转变的速度,没有一直陷在低落情绪里。

    我同样接待过很多苦恼的优秀学生,他们都展现出累心、无助、焦躁,让你觉得他们是世界上最无助的一批人。然而只要走出咨询室,回到课堂,他们能很快变身为老师的宠儿,大众的榜样,是人人眼中出类拔萃的学生。一个人能够如此自如的转换状态,在不同的场合有恰当的表现,是很厉害的。

    可是假如有一天,他们一直陷在无助和焦虑的情绪里出不来了呢?

    按说人的喜怒哀乐都是具有时效性的,所谓悲喜交加正是如此。没有人会一辈子傻笑,却有人一辈子困扰在抑郁里。抑郁的人,失去了转换到活力状态的能力,也忘记了自己不是从一出生就抑郁,而是碰到一些事,才逐渐失去快乐的能力的。

    有一部分抑郁的人,潜意识里愿意待在抑郁的状态中,因为被人关照,不必辛苦地负责任。可是近来心理治疗的研究认为,世上并不存在单纯的抑郁状态,抑郁总是和躁狂交替出现的,也就是说,从病理上讲,人不会永远抑郁下去。神奇的是,有些抑郁的病人听到这一理论后,竟然自动从抑郁里走出来了,因为没有什么继续抑郁下去的堂而皇之的理由。

    连抑郁都有限度有时效,何况其他的情绪。人们感到自己长期的焦虑、失眠、担忧,其实是人生角色被限定在某一个漩涡里,如果能跳到另一个时空,试试做过去的自己或是未来的自己或是另一个自己,也许情绪状态也会转变。

    曾经看到一个心理治疗的故事:有个抑郁了很多年的人,怎么都治不好,总想一死了之,后来因为偶然的机会养了一条狗,居然奇迹般地摆脱了抑郁。从理论上解释,这是因为抑郁中的人在扮演一个小孩的角色——软弱,没有力量,可怜,孱弱。而成为狗的主人后,他感到被需要。小孩的角色成长为“父母”,有了力量感,抑郁也就不存在了。

    在有孩子之前,我在成长的10多年中常常会重复地做噩梦,令人非常恐惧。为此我寻求过专业的心理治疗,也在专业上不断学习。有了孩子后的几年,我的噩梦再没出现过,我想是因为我的情绪有了“限时”要求。在我的喜怒哀乐中,“怒”和“哀”的部分常常因为陪孩子的时间到了而被搁置,和孩子在一起时,更多地体验到爱、平和、放松和充实,情绪被“喜”和“乐”替代。

    “给情绪设定时限,及时转换”,在很多情况下都可以用来提升心理感受。举个例子,假定你一天会做以下4件事——接待客户、与同事聊天、跟家人打电话、向上司汇报。情绪转换会是什么样子呢?

    接待客户让你处于友善、有信心、体贴的状态下,当然内心可能不耐烦、气愤或者委屈;然后午餐时和同事聊天,抱怨客户,表达不满,同事也许没能很好地安慰你;接下来你刚好接到家人电话,不由得把愤怒借题发挥了一下,当然,你和家人都很不愉快;最后,你向上司汇报工作时无精打采,放大了接待客户的负面情绪,又夹杂了和同事与家人沟通的更复杂的情绪,忘记了也存在过的友善、有信心和体贴……

    在这过程中,你其实完全有机会让喜怒哀乐分时段登上舞台。过程可以是这样的:你接待完客户,心存些许不满,这时喝一杯热牛奶或是热巧克力等喜欢的饮料,甜度和暖意会强化美好的感受,提醒自己接下来的几个小时用另一种状态度过;午餐时有意和同事聊下热播的电视剧,娱乐一下;接到家人电话时只是听听他说些什么琐事,不要谈工作;最后向上司汇报工作,重新回顾与客户沟通的情况,这时会情绪逐渐褪去,还原客观,留下重点。

    再比如,我们都有旅行的经历,旅行回来的我们神清气爽,身心愉快,那几天心情好到爆棚,其实也是因为我们转换了情绪的状态:第一,旅行让我们改变了生活的节奏,置身于新鲜的环境,这就切断了日常工作的压力感受,变成另一种状态的自己,体验愉快感;第二,做喜欢的事,和喜欢的旅伴在一起,能够强化我们的正面感受,让我们和那个“好”的自己在一起。当我们的正面积极的情绪占领身体,就会变成快乐的自己。

    相信这种给情绪设定时限,及时转换的治愈方法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可以学习、练习、并且有益的。

    理查德·林克莱特的电影《少年时代》结尾时,年轻人徒步到山顶,看到整幅的风景,开始享受美景和自由的大学时代,他们是这样说的:“人们都会说把握此刻,可我恰恰觉得是此刻在把握我们;这是一种永恒的感受,此刻永远是当下。”

    我却想说,人生就是不同的时刻组成的长河,无论是大学里的人际交往还是社团成就,是生活中的噩梦还是承欢膝下的温情时刻,人能够不断流动于各个时刻当中,才是生动美好的人生。

石薇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6年12月06日 08 版

抗逆力:能量用在哪里你自己定
一切喜怒哀乐都有时效性
睡得少真能干得好?
看台
万花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