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6年12月20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他在你心里是一座山,代表着方向、力量、成就,甚至一个人存在的意义。
他在的地方,梦想就在,奋斗就在——

向父亲致敬:早一点 大声点!

石薇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6年12月20日   08 版)

    完美老爸“杰森·西佛”去世了,一时间,朋友圈上下的80后、70后仿佛集体陷入震惊和悲伤。

    假如我是个天真烂漫的小女孩,我会希望自己有一个高大英俊的父亲,他有冷峻又亲和的脸型,有慈爱又有魅力的笑容,有一双温情深邃的眼睛,有一双温暖有力的大手。

    假如我是个勇敢机智的小男孩,我会希望自己有一个威猛无敌的父亲,他有博学的头脑,有意味深长的道理,有勇有谋有担当,有雄踞一方的事业。

    这样神一般存在的父亲,我在美国家庭系列喜剧《成长的烦恼》中找到了——我在成长阶段恰好看了这部电视剧。他就是阿伦锡克扮演的精神病医生、智慧美女麦琪的丈夫、3个孩子的父亲——杰森·西佛。

    他组建“野性的呼唤”乐队,在厨房举着扫把边唱边跳,一门心思让卡罗尔读波士顿学院,匿名给迈克打工的报社打表扬电话,为了教育本恩不能用暴力解决问题而甘愿挨打……西佛老爸以一个有境界的暖男角色带领西佛一家度过了很多开心时刻和危难时刻,也以一个心理专家和教育专家的身份成为全家的精神领袖。

    2016年12月13日,这样理想化的父亲的形象不再,阿伦锡克因病逝世,像是一颗耀眼的流星陨落,天空将变得暗淡,很多人变得悲伤难过。

    我们常说母亲是“最伟大的人”,如果说母亲对人的发展作用韧如蒲草,那么父亲的作用则坚如磐石。拥有这样一位父亲意味着什么?失去这样一位父亲又意味着什么?

    回想起我的父亲,他和多数传统的中国式父亲不太一样,倒是和杰森·西佛有相似点——修身齐家又独立自由,乐观豁达却心细深沉。小时候,我爱幻想,父亲永远都保护我的理想和白日梦;我性格安静,父亲给我找来全世界最好看的文学作品供我阅读;我容易气馁,父亲始终乐观地为我加油;我爱思考,父亲总是尊重我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讨论推敲,从不敷衍。

    然而即使有这样完美的父亲,我还是对杰森·西佛充满了欣赏和仰慕。对完美父亲的向往,让我们对杰森心生崇拜。

    作为70后,我们脑海中的父亲形象要么是画家罗中立笔下的淳朴憨厚的农民,要么就是朱自清笔下渐行渐远的“背影”,然而一个活力四射、生动可感的父亲,对于在90年代度过青少年时代的我们来说,无疑具有深刻的吸引力。我们这代人在社会的发展洪流中成长,对未来有饱含激情的梦想,对生活却有孤独无援的体验,对我们来说,假如有一个深刻而有远见,情感丰富又能陪伴的父亲,该是一种怎样的心灵慰藉。

    中国人对父亲的情感深沉,笃信,坚定,依赖,父亲在每个人和每个家庭的发展道路,乃至社会的发展道路上,都是中流砥柱的作用。

    当我们还是小孩的时候,我们对父亲有着理想化的要求,伴随着我们长大,“父亲”即使不在身边,也成为一个永远跟随我们的虚拟的人,一个“内在的父亲”,在我们内心深处安营扎寨,变成我们的一部分,滋养我们、指导我们、激发我们。当我们走入职场,不自觉地对领导会有着理想化的要求;当我们走入婚姻,会对丈夫有理想化的要求,而这全部都来自我们幼年时对父亲的仰视和期待。

    父亲在每个人心里是一座山,代表着方向、力量、成就、甚至一个人存在的意义。父亲在的地方,梦想就在,奋斗就在。

    从心理动力的意义上说,一个人的成长史就是他超越父亲的历史,他所达到的高度就是能够超越父亲的程度。

    我们对父亲的依赖是如此强烈,当他不在的时候,我们感到弱小无助,甚至无法承担失去的痛苦。池莉在小说《来来往往》中写道,“一九七六年毛主席逝世,全国人民悲痛欲绝,如丧考妣。”这种巨大的悲痛,就是我们对毛主席这位父亲的替代角色的深沉情感。毛主席使当时全体中国人民的人生有了方向感,有了力量感,有了成就感,有了存在和发展的意义感。

    然而我们一旦找到了这种方向感和意义感,我们就可以开始走上自己的路,承担起家庭和社会的担当,建功立业也好,养育子女也好,都是我们带着父亲给予的力量创造自己的人生的过程。

    每个人从小到大,或多或少都需要一个精神领袖,做了父母后,我们也会成为别人的精神领袖。即使一个完美的父亲形象不再,我们也可以传承那种方向感、力量感、成就感、意义感,在我们新的家庭里创造出“神一样的存在”的父亲形象。

石薇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6年12月20日 08 版)

有能量的痛苦要学着找机会释放
向父亲致敬:早一点 大声点!
当幼儿园孩子遇上特殊孩子
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