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6年12月23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读博未必完美,没必要跟自己较劲

王昆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6年12月23日   02 版)

    在博士生扩招的背景下,很多人选择读博士却不是因为真正热爱研究——他们或为了延迟就业,或为了逃避现实,还有的不过是“读着玩儿”。

-----------------------------------------------

    在过去两年,我曾多次产生自杀的念头,也得过忧郁症。我还采访过有类似经历的博士生,发现不少博士研究生都存在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博士生的自杀率也屡屡被人提及。更为严重的是,很多人不愿意直面博士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他们认为这是矫情和过度忧虑。这篇文章,既是我个人经历的分享,也算是一份不严谨的调查报告。

    不少博士生天生精神敏感。偏执与执着、自负与自信、脆弱与细腻,这些特质同时存在于一个博士生的头脑中。这有点类似于职业习惯,就和刑侦人员总会不自觉地进入“侦察”状态一样。博士生需要有一定研究天赋,相对坚忍的品格,上帝特殊关照的“灵光一现”,当然,还需要相对不错的家境和相对稳定的情感陪伴。

    在博士生扩招的背景下,很多人选择读博士却不是因为真正热爱研究——他们或为了延迟就业,或为了逃避现实,还有的不过是“读着玩儿”。但是,博士生的毕业要求不会因为“目的不纯”而“看人下菜碟儿”。日常课程的压力,中期考核的筛选,科研成果发表的要求,论文撰写的期限,在有些人看来任何一项都可能是“炼狱”。

    博士生阶段会有很多“鬼门关”,大致可以分为学术上、生活上与情感上。其中,最先面对也是长期存在的就是学术“鬼门关”。

    一进入博士生阶段,首先遇到的是海量文献,这是过往学习阶段从没有遇见过的,让人感到“迷茫”和“痛苦”。试想一下,一周两三百万字的阅读量,很多学科还需要直接阅读英文文献。阅读完文献还远远不够,还要撰写读书报告,准备课堂讨论。这样的阶段,大致会持续一年至三年。

    进入博士生学习的中期,科研考核是最直接的筛选和淘汰,很多人“挂”在了这里。学校把很多科研考核的指标“公摊”到了博士头上,于是乎,所有博士开口闭口都谈“C刊”。当一些博士生满怀期待地把文章投出,却等来一封封退稿信,自信心会一步步被摧毁。于是开始自我怀疑,这就是心理健康问题的初步潜伏阶段。

    等到了博士生毕业的前一年,生存、就业和情感需求,成了更直接的问题。我国博士生常常一个月只有1000元左右的补助,加上其他收入,一个月2000元就算“高收入”了。一个年近30岁的青壮年,还靠微薄补助度日,残酷的现实会击碎人所有的“光环”与“幻想”。

    情感需求又是另一个被忽视的问题。博士生属于校园中的“老妖怪”,很多人在同一所大学一待就是八九年。如果能找到同样读博士的伴侣,或许是幸运的。但如果还单身一人,看着朋友圈的同学和朋友一轮轮“晒娃”的时候,你手中《利维坦》的分量不见得比《知音》更重。无论是男博士还是女博士,这都是问题。

    与其崩溃与绝望,不如勇敢放弃。我隔壁的大哥读博两年后,放弃了博士学位,去了一家金融公司,他感到无比快慰和解脱。他说他快受不了的时候,我真的可以看见他绝望的内心。一周前,我和在台湾读博士的陆生聊天,她也有些绝望。我说:“你是不是准备放弃?那好,咱们明天就去行政大楼办手续,然后立刻买回家的票。但是如果你作不了这样的决定,就说明这个学位对你而言还是有意义的,那你就再坚持一下。”有时候,绝望的对立面是重生。

    正视与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是真正的强大。前段时间有一篇讲女博士买房的文章火遍网络,我并不认同一遍遍强调买房的辛苦和艰辛。有时候,博士要接受自己在科研上与“牛人”的差距,要承认自己在很多方面的“不完美”,没必要总和自己较劲——那么多延期毕业的师兄师妹,大家一起热闹热闹多好。用延期毕业的心态去做按期毕业的准备,或许会活得更加开心。

    如果我们世俗地以“C刊”为标准,那我们就把发“C”作为小目标。这时候你就会有相对明确的目标和方向,研究和写作也会有针对性。当你全身心投入这件事的时候,其他的小问题就会被你忽略掉。因为有了这个目标,你每天的努力和辛苦也不会是徒劳。当然,你也可以把小目标替换为“一本原著”或者是“一篇报告”,甚至是“一个章节”。

王昆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6年12月23日 02 版)

中等收入群体同样亟须降税减负
周文斌案“非法证据排除”为何惹争议
农村交通安全出问题只怪路没修好?
读博未必完美,没必要跟自己较劲
跨界文创产品不能简单拼凑
花那么多钱出国留学,为什么外语还是一塌糊涂
网红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