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7年02月20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数百件家训家书引人寻根

“和合家风”讲述家国往事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蔡梦吟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2月20日   05 版)

    “和合家风”展览现场

    梁启超给子女的家书手迹

    “和合家风”展览现场

    次子丰元草入高中时,丰子恺赠其手书《崔子玉座右铭》

    2月12日,是北京中华世纪坛“和合家风”文化主题展举办的最后一天。近傍晚五点,工作人员开始清场了,仍有大批观众迟迟不愿离去,有的问道:“下一次办这个展览是什么时候?”

    这里确实引人流连。时间在此被定格:一封封信件古旧发黄,一张张照片模糊褪色,其中诉说的拳拳赤子心却生动如昨。数百件家训、家书、家谱和老照片,展现了一段段令人感佩的家庭、家族和家国故事。

    家训、家风,或许让不少今天的年轻人感到“有距离”。其实,中国人历来讲求“人必有家,家必有训”,把家风传承当作人生安身立命之本。如何启智修身、精忠报国,都能在“家”中找到答案。

    “士先器识,而后文艺”

    “和合家风”策展人、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常务副馆长冯光生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和合家风”于2016年首展,现已成为中华世纪坛传统文化季活动的重点活动,会作为年度展每年推出,主题不变,内容常新。今年的展览分为“家”“家教”“家风”三个部分, 通过“爱国爱家”“亲亲为大”“家风淳朴”“俭以养德”“亲仁善邻”“功崇惟志”等单元,让观众增进对传统家风的理解。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人平生的最大抱负。家国情怀,是我们这次展览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冯光生说。

    展览中,著名画家丰子恺等许多名家不为人知的“家风故事”,引得观众驻足良久。

    丰子恺出身于浙江省金华市汤溪古镇的一个大家族。始祖丰稷字相之,在宋仁宗嘉祐年间(1056~1063)中进士,官至礼部尚书,诰封荣禄大夫,死后谥清敏。后世子孙都注重耕读。明末清初,丰子恺的这一支从汤溪迁居石门湾(今浙江桐乡石门镇)。丰子恺的父亲丰鐄是清光绪二十八年举人。在石门,丰氏的堂名是“惇德堂”,意在告诫子孙应持德、笃厚。

    “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丰子恺自幼在父亲处读到《崔子玉座右铭》后,就十分喜爱,很快就能背诵。待丰子恺有了子女,他也常敦促孩子们诵读,作为一种家风传承下来。

    正直为人是丰子恺家风教育的重点。“士先器识,而后文艺”,丰子恺一直教导子女要先学做人,才方可谈学问、艺术。为人要正直、坦率,绝不可弄虚作假,投机取巧。

    1932年冬,丰子恺的居所“缘缘堂”建成时,监工为了不浪费宅基地,把东墙建成了歪墙,形成斜角。丰子恺发现后坚决不同意。他认为环境在无声中影响着文化,住在正直的房子里,才能涵养孩子们正直的天性。为此,丰家宁肯拖延几月,多费数百元,拆了重建。

    丰子恺一生淡泊名利。常有素不相识的读者写信向他求画,他就把这些求画信专门放在自己写字台的一个抽屉里,每画完一幅画并给读者寄回后,才从抽屉里移出一封信。由于读者来信的开头往往自我介绍称“我是一个……”,丰子恺就把这个抽屉戏称为“我是一个”。

    “树大根深,枝繁叶茂。”冯光生认为,正是家风涵养了走过千年历史的丰氏家族。在这样言传身教的影响中,丰子恺的七个子女,个个都成了有用之材。如今,丰子恺的第三代、第四代也才俊辈出,如丰子恺外孙宋菲君,曾任北京信息光学仪器研究所副所长,现已是国际知名光学专家。

    “事不避难,义不逃责”

    许多人是通过“和合家风”展,第一次知道了国学大师汤一介的家风故事。

    “潘岳之文采,始述家风;陆机之辞赋,先陈世德。”国学大师汤一介的少年时代,常常是在吟诵《哀江南赋》中度过的。

    汤一介,1927年生于天津。父亲汤用彤是学贯中西、接通华梵、熔铸古今的学术大家,曾任北大副校长。取自“一介书生”的名字,传达了汤用彤对儿子的期待:读书治学,传承家风。祖父汤霖则是晚清进士,1906年开办了新式学校“甘肃省优级师范学堂”,开启了汤氏三代教书办学的传统,也奠定了后代为人为学的精神准则。

    展览中写道,汤霖教给汤用彤的家训是:“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素位而行,随适而安;毋戚戚于功名,毋孜孜于娱乐。”待汤一介长大,汤用彤也告诉他,做人,“你记住这两句话就可以了”。

    这种强调“担当”精神的家风让汤一介深受影响。甚至,在77岁高龄时,汤一介还领衔编纂了浩繁的《儒藏》这一“五百年来中国学者未能完成的历史使命”。

    对国家命运的守望,贯穿了汤一介的一生。针对进入21世纪后出现的“国学热”,汤一介屡次指出,“我们的国学应该是一种在全球意识观下的国学”。他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西方中心论”的消退,整个世界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所以,不能孤立地、盲目地提倡“国学”,否则有可能使中国文化再次游离于世界文化发展的潮流之外,重新滑入狭隘民族主义和国粹主义的陷阱。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郭齐家,对汤用彤教导汤一介的一句话印象深刻:“家风不可中断。一个家庭应该有他的家风,如果家风断了,那么这个大家族也衰落了。”

    郭齐家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一些家族历经数百年而延绵不绝、英才辈出,家训家风的作用至关重要。他曾在一些场合与曾国藩、左宗棠的后人深入交流过,“如今,曾公、左公的第五代后人中,有许多都是各行各业的栋梁之才,他们至今恪守着先祖的教诲,以行动修身树德、绍继家风”。

    “家风帮孩子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

    在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副教授、国际儒学联合会教育传播普及委员会委员任宝菊看来,“爱国”是几千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家风传承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举个例子,许多‘两弹一星’元勋都来自名门望族,家学深厚,如钱学森、钱三强、何泽慧等。他们完全可以在国外享受优渥的生活,但却义无反顾回来建设新中国。”任宝菊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说。

    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梁启超之子梁思礼,就是其中之一。1949年,在美留学的梁思礼先生从收音机里听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激动不已,毅然乘船回到祖国。

    在今年的“和合家风”展览中,《院士梁家:一生家国,几代赤子》的展区被置于显要处。许多观众看到简介都不禁惊呼:“一家出了仨院士!”

    梁启超有9个子女,其中建筑学家梁思成、考古学家梁思永、火箭专家梁思礼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其他子女中,还有诗词研究专家、图书馆学专家、金融专家、社会活动家、爱国军官、新四军女战士等。

    展览中提及,梁启超逝世时,梁思礼只有5岁。梁启超特别疼爱他,称其“老白鼻”(老Baby)。梁思礼回忆父亲时曾说:“有人曾问我:‘你从父亲那里继承下来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我回答:‘爱国。’‘爱国’也是我们全体兄弟姐妹们所继承下来的宝贵遗产。我们兄妹九人中有七人曾在海外求学,个个学业优秀,但是我们没有一个留在国外,个个都学成归国,报效祖国。”

    满门忠孝,家风厥功至伟。任宝菊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说:“家风能帮孩子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传统家庭教育的任务,是教育孩子成长为品行端正的好人,成为有气节有骨气的君子,成为爱国爱家之才。”

    在一封给孩子们的信中,梁启超这样写道:“总要在社会上常常尽力,才不愧为我之爱儿。人生在世,常要思报社会之恩,因自己地位做得一分是一分,便人人都有事可做了。”

    在给女儿梁思顺的信中,梁启超说:“吾家十数代清白寒素,此最足以自豪者,安而逐腥膻而丧吾所守也。”在另一封给孩子们的信中,梁启超说:“国家生命、民族生命总是永久的,我们总是做我们责任内的事。毕业后回来替祖国服务,是人人共有的道德责任。”

    梁家兄妹和祖国共患难,抗战期间都过着清贫的生活。梁思成早年因车祸伤及脊椎,后来得了脊椎软骨硬化症,其妻林徽因也患上了严重的肺病。当时美国的一些大学和科研机构想聘他们夫妇去工作,这样对他们夫妇治病也大有好处,但他们回答说:“我们的祖国正在灾难之中,我们不能离开她,哪怕仅仅是暂时的。”北京解放前夕,梁思成帮助解放军标明市内古文物的位置,以免遭到炮轰,为保护首都古迹作出了重要贡献。

    “阵中无勇非孝也”

    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为此次“和合家风”展选送了16组家书、老照片和相关文物。人民大学博物馆家书文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全国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组委会秘书长张丁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表示:“这精选的16组家书可视性、故事性俱佳,旨在突出家族文化、家国精神的传承。家书是写给最亲近的人的,是不会说谎的历史文献。”

    国难当头,最显家风底色。一封战地绝笔,让张丁印象尤深——

    “浩兄:如握!前日寄二书,未知收到否?……吾军各师官兵均抱视死如归之决心,决不让敌渡浏阳河南岸来。弟若无恙则兄可勿念,若有不幸则请兄勿悲。”

    这封家书写于1941年12月27日,作者是中国陆军第41师121团2营6连排长褚定侯。当时,日军正重兵进攻长沙,与中国军队展开第三次长沙会战。褚定侯奉命率部坚守浏阳河北岸,阻敌南犯。决战前夕,他提笔给远在云南昆明的大哥褚定浩写了一封长信。

    这封信寄出后不久,日军就进至浏阳河一线,褚定侯率部与日寇昼夜血战,在前有顽敌、后无援兵的困难情况下杀敌至最后一刻,全排官兵壮烈殉国。

    而这,只是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无数次拉锯战之一。据当时《大公报》报道,中国守军在1942年元旦那天,写了1500封家书预立遗嘱,勠力同心,“不成功便成仁”。在张丁看来,民族危亡之际,各个阶层都共赴国难。这些官兵都出自最普通的家庭,也秉承着最朴素的家风认知:家国一体,有国才有家。

    忠义家风是凝聚全民族的法宝。任宝菊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我国现代大教育家张伯苓先生在日军步步入侵之时,不仅坚决支持儿子张锡祜参加空军,而且还在家书中,引用《孝经》鼓励儿子:“阵中无勇非孝也!” 1937年“八·一三”战役打响(这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记者注),张锡祜在奉命出发前,给父亲写信,陈述在父亲嘱托激励下,时刻准备以死报国的决心:“此次出发非比往常内战,生死早置度外!望大人勿以儿之胆量为念!”“儿虽不敏,不能奉双亲以终老,然亦不敢为我中华之罪人!遗臭万年有辱我张氏之门庭!”

    拿到儿子的家信,张伯苓在对南开中学学生讲话中表露心绪:“我不因为儿子赴前线作战,凶多吉少而悲伤,我反而觉得非常高兴。这正是中国空军历史上光荣的第一页,但愿他们能把这一页写好!”不久,张锡祜所在空军在江西吉安奉命赴前线,中途失事,机毁人亡。得知噩耗,张伯苓怔了许久后,对身边人说:“吾早以此子许国,今日之事,自在意中,求仁得仁,复何恸为。”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令观者无不为之动容。

    参观者中,有许多是扶老携幼全家而来,甚至还有四代人一起观展的。一位56岁的参观者王先生,带着84岁的老母亲、30岁的女儿和4岁的外孙女,从北五环外开车来到西三环的中华世纪坛参观。“这展览让老年人觉得亲切,让年轻人得到触动,也让孩子受到熏陶。”王先生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说。

    从春节前夕开幕到日前闭幕,2017“和合家风”文化主题展共吸引了63202人次参观。冯光生和张丁均表示,未来会在“和合家风”展览中增加参与式、沉浸式的设计,让观众更加喜闻乐见。

    冯光生说:“在今天的和平年代,对于普罗大众而言,家国情怀可能不是壮怀激烈地冲锋陷阵,而是做好自己,亦即‘修身’。一个具有良好公民群体的国家,一定是一个文明的国家,一个强大的国家。”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蔡梦吟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7年02月20日 05 版

“和合家风”讲述家国往事
蓝田日暖玉生烟
中华文明是不是以重武轻德开端的?
二十四节气:人与天地万物感应共鸣的古典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