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走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的街道上,一幢幢藏式酒店、民宅艳丽的外墙和装饰,将这座高原新城点缀得多彩而富有特色。这些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筑和装饰,正是藏族青年尕松成林团队打拼的缩影。
今年29岁的尕松成林从小在玉树长大,有音乐天赋的他,考入大学后白天上课,晚上奔走于各个藏族歌舞表演场,靠演出收入念完大学。大学毕业后,尕松成林没有去大城市工作,而是选择自己干一番事业。
“大地震后,一些在外的大学生对家乡没有信心,我就琢磨着把大家聚到一起干点事业,最好能在玉树干。”看到玉树灾后重建工程量很大,尕松成林想在建设家乡的事业中展现自身价值,就进入建筑行业。
以前对建筑行业了解不多,刚开始涉足时,尕松成林先加入了一家建筑装修队,跟着师父奔波在国内各地。尕松成林踏实好学、从不挑活儿,受到师傅喜爱和器重。2012年,尕松成林回到家乡玉树自立门户,带着几个藏族学徒成立了当地第一家藏式建筑装修队。
“挨家挨户地推销自己,有时因为接不到活儿,我和队友一连几天都吃不到一顿饱饭。”尕松成林说,由于徒弟们都没有实际经验,与别的装修队相比,他们所需的工时总是长出许多。“但凭借细致的做工和诚心,装修队得到越来越多客户的认可”。
从事藏式房屋装修,让尕松成林站在了创业的起跑线上。几年下来,在玉树的大街小巷,不论是单位的建筑,还是普通百姓的住房,很多都留下了他和他的团队挥洒下的汗水。“这是我的团队设计建造的!”如今,走在重建一新的玉树街道,尕松成林会时不时地指着一些藏式酒店、民宅的外墙装饰自豪地说。
2014年,随着玉树重建结束,尕松成林及时调整了创业的方向。凭借建筑装修赚的钱,他和6名玉树藏族青年合伙成立了玉树青年创业商贸公司,除了从事装饰装潢、藏饰交易,新增玉树特色文化、手工及农畜产业贸易等相关产品。几位青年聚在一起,想法碰撞后经常能迸发出火花,他们用藏汉双语设计出公司标识、产品包装,新潮而富有特色,深受当地人喜欢。
“一个好汉三个帮,要发展还得有团队”。2015年,尕松成林筹建挂牌“玉树青年创业孵化基地”,吸引更多创业者入驻孵化基地,一起抱团发展。该项目得到共青团玉树州委和玉树扶贫局的认可,尕松成林得到了200多平方米的免费办公用地以及“青春创业扶贫行动”项目的无息贷款,他本人也被评为“青海省农牧区青年致富带头人”荣誉称号。
经过两年的发展,该基地已有100多名玉树籍大学毕业生回乡入驻。随着创业团队不断发展壮大,尕松成林也不忘回馈社会,他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还牵头组建了“红飘带”志愿服务队,邀请创业者一起照顾当地孤寡老人、协助玉树州开办赛马节等各项活动、向各地困难群体捐献爱心款等。“希望我们这些青年为藏区发展注入新鲜活力,传递青春正能量。”尕松成林说。
去年,由该创业基地打造的玉树互联网窗口——“天上玉树电商平台”正式建成,平台发布会当天,吸引了1000多人出席。“欢迎牧区的贫困青年投身自主创业,我们一起改变创业意识,依托电商成就事业。”尕松成林说。
为了打造当地的电商品牌,尕松成林团队注册了“天上玉树”品牌,搭建了微商城,让有创业想法的年轻人成为公司的分销商,把冬虫夏草、藏红花等牧区特色产品通过互联网平台中的分销系统,包装销售出去。
如今,经过两年筹备,4个月试运营,“天上玉树”电商品牌渐渐步入正轨,开始产生经济效益。在尕松成林和他的团队努力下,青年电商创业者与当地规模较大的手工艺品、生物制药、土特产品等企业开展全面合作,将当地特色商品销往全国各地。
“电商扶贫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虽然玉树的电商发展才刚刚起步,但我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尕松成林相信,在青年创业者的带动和引领下,玉树的经济发展必将展现新的气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马富春 通讯员 丁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