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7年03月10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冲突中的优雅姿态是虚伪吗

徐凯文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3月10日   07 版)

    微博上,一场“是否父母皆祸害”的争论将北大心理学系副教授徐凯文卷入其中,一度成为被攻击的焦点。但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徐凯文始终不愠不火,气度平和,对网友的攻击报以理解和接纳的态度,有人质疑:你难道不生气吗?这是优雅还是虚伪呢?

------------------------------------------------------

    之所以这么多人参与“是否父母皆祸害”的讨论中,我想,可能是因为触及了国人亲子关系爱恨交加的心弦,让大家对这一话题本身保持了高度关注。

    或许是因为我从心理学角度对于“你的父母只是无条件地恨你”这样的观点不赞成,有些网友纷纷对我提出质疑,甚至攻击、谩骂,我想,他们可能经历过被父母严重伤害的事件。总的来说,对于这样的一些不理性和不礼貌的网络行为,我总是温和以待,耐心回复。也因此,有网友又认为这种高姿态是一种“虚假伪善的防御“。同时也有很多网友表达了对我的关心,询问我:你真的不生气吗?

    我被网友质疑、批评、攻击甚至谩骂的时候,会不舒服吗?当然不舒服啊。那我是如何处理我自己的情绪的呢?

    首先,我知道网友的攻击并不是因为讨厌和攻击我本人。他们只是不同意我的观点,而网络上的言论又缺乏现实中的责任和约束,因此有些网友就把对观点的反对升级成为对人的攻击了。实质上是一种常见而不成熟的心理状态——无法将人的行为和人本身加以区分,换言之,这些网友可能不能区分反对的是他人的观点还是他人本身。

    实际上,我们在现实中也常常遇到这样的困惑,当我们和别人发生冲突的时候,容易把人和观点混为一谈,本来是反对一种观点,却最后变成人身攻击……而网络上的争论显然是后者——我们彼此都素不相识并无任何利益冲突,何来对人的否定?

    人与人之间经历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我们大多时候是分歧多于一致的。观点有分歧,甚至三观有不同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如果我们把彼此之间观点和行为之间的差异都看做是与对方本质的不同和对立,这是一种非黑即白的婴儿思维模式。

    我想,我们要记得提醒自己,对方不同意你的观点,并不意味着他对你的全部都不同意,都否定了。我们都需要学会容忍和自己不同的观点和意见。

    那么,为何有些网友在网络讨论时会产生如此强烈的情绪,千里迢迢跑到我的微博里来攻击呢?我这段时间学习了很多咒骂的语言,而且,有些网友非常认真地阅读我每一篇博文,找到每一个可以证明博主是坏人或者自相矛盾的点。我们为何会如此激烈地攻击一个素不相识,且无现实利益冲突者呢?

    从心理学的角度,我所呈现的观点,包括我的一些人格特征,比如高校教师、学历、语言风格可能和一些反应强烈的网友生活中的“重要他人”相似,例如父母、领导。这些人可能对他来说极有影响,甚至造成过伤害,这些相似之处会把人的某些不愉快的记忆和情绪唤醒,因此在无意识中,这些网友就把对自己生活和经历中被压抑的痛苦情绪唤醒了,把对那些否定伤害过她/他的人的负面情绪转移到了我身上,这个心理现象,叫做移情。

    也就是说,实际情况引发的负面情绪只有一分,但因为过去痛苦记忆被唤醒而产生负面情绪是九分。被攻击者只是替人受过。

    正如上文所说,我们都不喜欢被质疑,也会错把质疑当做是对自己的否定,因而产生强烈的负面情绪,以至于失去理性的理解和情绪控制。但是在对一个问题深入讨论的过程中,恰恰是质疑和批评的意见才能推动我们的深入思考,完善思想。

    我由衷感谢网友的质疑,因为无论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片面是必然的,只有努力向真理靠近,而质疑前人是必由之路。我在北大讲的研究生专业课,占40分的论文题目是请就我所提出的理论观点提出反驳的意见并论证。一方面是促进学生敢于质疑,另一方面我也从学生的思考和研究中获益良多。

    那么,在认识到在网络上被质疑和攻击的本质后,我们如何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化解交流中的分歧和冲突呢?

    打破交流中对冲突的预期,可以开启交流之门。一般来讲,当人们之间发生冲突,被言语攻击的时候,通常的反应是回击。而一旦回击,彼此间的攻击就会不断升级。如何打破这种恶性循环?我想至少可以有四种方法。

    幽默自黑 人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很多,幽默和升华是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而有的时候口误和笔误也是内心冲突的一种表现。例如2月14日在我发了一条带玫瑰为妻女接机的微博后,有网友表示:“看完这条微博受到了一万点心理伤害。不行徐老师你别走,你必须对我负责!”我当即回应“这样的创伤很容易修复,两个字,脱单。”

    但我进行语音输入时,软件把“脱单”这两个字识别成了“活该”。后来我自我分析了一下,很可能我当时说的就是“活该”。因为这位网友我熟悉,在与他互动中,我是对他有不满的,但我要保持辩论中的风度,因此压抑了这种不满。而在不经意间,被我压抑的攻击性通过开玩笑的方式释放了出来——我实际潜意识想说的就是“活该”。

    简单肯定 例如网友批评说你的高姿态是防御,是伪善的。我的回答先肯定他的观点中我同意的部分。“您说的有道理,我的高姿态确实有心理防御的意味。”这样的一个反馈从情绪上一下子打断对方剑拔弩张的状态——我已经接纳和同意并倾听了您的意见,我们可以继续讨论下去吗?

    改变节奏 有些网友确实可能有些偏执,对于一些问题,始终都有怎样解释都难以接受和讨论的样子。这时候我会转移话题,调整对话的节奏。例如,我注意到你的微博,你是做外贸生意的吗?现在经济增长放缓,外贸有影响吗?不跟着负面消极的情绪走,用自己稳定、建设性的情绪来调整讨论的节奏。

    真诚欣赏 所有的技巧都建立在真诚的态度基础上,对对方的肯定和欣赏会帮助建立好的关系。例如,有一位网友对我发出一连串批评和质疑,我在耐心回答她的问题的同时,发现(在微博上)她有一个聪明可爱的女儿,我真诚地欣赏和肯定网友的女儿:有这样的孩子真是幸福。出自真心的欣赏肯定是人与人之间美妙的礼物。

    无端的攻击、谩骂是因为内心的创伤和自卑,理解这一点或许会帮助我们更好地容纳这种情绪,从而打破相互攻击的恶性循环,以真诚肯定、倾听学习不同意见,或许是在网上好好说话的开始。

徐凯文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3月10日 07 版)

朋友圈里的火车站 你我一段人生的伏笔
冲突中的优雅姿态是虚伪吗
狼人杀:演技和逻辑串起的娱乐交友“show”
只要在舞台上触及心灵,怎么谨慎都不过分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