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7年04月14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暖评

键盘式正义感泛滥下得理饶人的样子真的很帅

曹林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4月14日   05 版)

    近来“北京一骑手礼让行人后教育后车”的视频在网上热传,这个用言行传递了马路正能量的骑手获得了很多人的点赞。从视频中看到,他在斑马线停车礼让行人时,后面的司机不耐烦地按喇叭催促。后来停下来等红绿灯时,那个司机又按喇叭。他停好车,走到后车旁让司机摇下车窗,告诉她刚才停车是为了礼让行人,现在停车是因为等红绿灯(这条道既可直行又可右转),教育司机不要总是按喇叭。那个司机听了忙说知道了知道了。

    街头很平凡的一件事,看起来让人感觉很“清朗”,满满的正能量。之所以那么多人为一件平凡的小举动点赞,可能因为他击中了很多人的痛点——虽然平凡,虽然细微,很多人却做不到。比如说,开车经过斑马线时主动减速为行人礼让,停车为老人孩子让道,很多人就做不到。当看到别人违反交通规则,不停按喇叭催促,理性地用交规去教育,平和地讲规则,很多人就更做不到了——说实话,我也做不到。这种情况下,多数人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忍,要么残忍。或者忍了,坐在车里朝后面愤怒地骂几声;或者残忍,充满路怒式地义愤填膺,理直气壮地下车去教训后车司机,甚至大打出手,引发一场街头冲突。

    这个骑手似乎有充分的理由义愤填膺和不依不饶,明明我是在礼让行人,干嘛按喇叭催促;第一次忍了,第二次,明明是在等红灯,干嘛还按?——路上开车的人本来就容易愤怒,又占着理,就更容易愤怒了。而且这种正义凛然的愤怒也容易站到道德高地,在网上获得支持,过去有过不少这样的新闻,比如前段时间一条题为“女子看电影开闪光灯拍照 被打得鼻青脸肿”的新闻后,打人者获得了网友一边倒的支持,满屏的“活该被打”——有人说:看完才打,真是中国好观众。有人说,竟然忍到了电影结束,素质不错。有人说,不打不长记性,真的欠打。

    令人尊敬的是,这个骑手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去教训后车司机,甚至可以得理不饶人地兴师问罪,但他没有这样做,没有“或者忍或者残忍”,而是在平静说理中完成了一次对规则的守卫和正能量的传播。设想一下,如果他气势汹汹,得理不饶人,路怒遭遇路怒,势必引发一场激烈的冲突,当年引发举国舆论关注的“成都女司机被暴打”事件,就源于开始的一个小冲突。

    礼让行人很可贵,更可贵的是这个年轻的骑手身上这种“以规则逻辑去教育违反规则者”的文明与耐心,这才是真正的规则意识。网络空间,似乎人人都是“键盘侠”,不缺正义的热情,不缺义愤填膺的道德感,不缺捍卫规则的声音——缺的是行动和理性。问题不是没有正义感,而在于正义感总会用力过猛,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以暴制暴,以反规则的方式去捍卫规则。网上网下弥漫着一种“正义的火气”,自以为是在守护正义,就可以用非正义的方式去进行法外惩罚,用拳头表达正义,用暴力和肌肉宣示正义。这种环境中甚至形成了一种暴力崇拜,人们对那些用拳头伸张了所谓正义的“暴力使用者”充满膜拜英雄式的景仰,为老虎咬死违规闯入者叫好,为暴打插队者点赞,将那些用暴力行为浇了人们胸中块垒的人敬为英雄。

    这正是年轻的骑手身上最可贵的品质,用规则逻辑去捍卫规则,而用文明去教育,用规则去说服,不是将自己置于规则之上,没有认为自己“礼让行人”了就满怀正义的火气。其实,后车总按喇叭的车主未必是故意催促或不懂礼让,也许是没看到前面的情况,也许真有急事——从后来那位司机被骑手教育后表示歉意来看,很可能就是不知道前面的情况才按喇叭。克制正义的火气,有理也请好好说话,用文明和理性去捍卫规则,而不是陷入暴力崇拜的伪正义陷阱中。

曹林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4月14日 05 版)

最坏的土房子,最好的土房子
键盘式正义感泛滥下得理饶人的样子真的很帅
一周暖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