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7年05月17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弘扬志愿精神 深化实践育人

——浙江工商职院开辟全方位育人新路径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5月17日   07 版)

    近日,在浙江省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中,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荣获省“优秀志愿服务集体”称号,学校国际交流学院、旅游与健康学院党总支书记董静、团总支副书记沈璐馨同时被评为优秀项目专员。

    “这是对我校志愿服务工作的肯定与激励!”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应晓清说。据介绍,目前,浙江工商职院青年志愿者人数达9000余名,覆盖率超过全校学生总人数的95%,学校每年组织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250余项,平均年总服务时数均超过15万小时。

    “多年来,学校不断加强志愿服务内涵建设,整合校内外资源,加强“学”“做”结合,致力于提升青年学生的学习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应晓清称,弘扬志愿精神、打造服务学习和志愿服务相结合的社会实践体系,已经成为浙江工商职院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校在践行全方位育人方面所做的不懈努力和积极探索。

----------------------------------------------------

    搭平台:健全实践教学体系

    以服务学习和志愿服务为主线,近年来,浙江工商职院融合思想教育、能力培养和专业素养形成于一体,广泛开展教学实践、社会调研、青年志愿者活动和公益活动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性教学,不断健全实践体系。

    在浙江工商职院,大一学生被要求结合思政课程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将社会实践更多地融入思政课程教学,并积极尝试打造“行走的课堂”,提高了高校思政教育主渠道——思政理论课的教学质量与水平。

    近日,学校思政教师将课程教学的地点搬到宁波樟村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园,开展“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宁波”的现场教学和“缅怀革命先烈、坚定理想信念”的实践活动,从革命足迹历史回顾到实地参观讲授,再到祭扫活动仪式等,使学生们接受了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除了宁波樟村四明山烈士陵园,学校已建起了余姚河姆渡遗址博物馆、镇海口海防历史纪念馆、奉化市滕头村等多个思政理论课教学实践基地。

    “社会实践不单纯是一项活动,而是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延伸和巩固理论教学成果的重要环节。”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黄义务介绍,思政课考试也不再只是一张试卷,而是包括了常规考核、社会实践考核和期末考核等,“把社会调查等实践任务完成情况,以及为人处世、志愿服务等道德实践情况都纳入了考核范围。”

    在每学期期中,学校都会安排社会实践周,把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要求全校学生参加。在深化传统志愿服务型寒暑假社会实践的同时,融合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的平台,要求大二、大三学生结合本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及专业课程、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和本专业就业岗位等进行相关实践调研,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和巩固专业知识,用自己所学、所长服务于社会。

    除完成课内必修、选修和实践环节学分,学校还鼓励学生在校期间结合自己兴趣、特长和专业,参加志愿服务、科技支农、社会调查等各种实践活动,并根据实践内容获取相应学分。

    2016年暑期,学校经管学院10名大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进行创业实践,用千元启动资金产生万元利润,并将全部所得用于开展赠“清凉”给环卫工公益活动。经管学院学生章来认为,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实实在在地用脚丈量、用脑思考、用心体悟,使自己对国情和社会的了解更加直观、获得的体验更加鲜活,从而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锻炼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创品牌:传递青春正能量

    经过多年的摸索,浙江工商职院社会实践逐渐形成了项目化、基地化、品牌化、规范化运作模式,通过不断加强的志愿服务内涵建设,打造出了一批志愿服务品牌。

    “暖春行”志愿服务是学校长期开展的一项志愿服务品牌活动。从2009年起,每逢春运和重大节假日,在铁路宁波站南北广场、候车大厅及周边区域,都能看到一群“红马甲”向旅客提供引导咨询、车票改签、特殊困难旅客帮扶等服务。9年来,有2100多名志愿者投入行动,服务时间累计超过1万小时,他们的奉献精神和为缓解春运压力所做的努力得到了各界的广泛好评,多次受到省市各级领导的亲切慰问。

    每年三月举行“弘扬雷锋精神,做文明使者,树时代新风”为主题的“笃行”志愿服务活动月是学校打造服务学习和志愿服务相结合的社会实践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文明修身工程的有效载体。2017年,学校以“爱心筑和谐,笃行暖工商”为主题,先后开展志愿服务20余项,项目涵盖校园公益、五水共治、爱绿护绿、敬老携幼等。

    志愿者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进社区,为有需要的人送去一份力所能及的帮助与关怀,向全社会传递当代大学生的青春正能量。

    2007年开始,学校小家电维修志愿服务小分队开始与宁波紫鹃社区结对,大学生们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定期进社区为居民们提供家电维修服务。

    2013年4月20日雅安地震,学校志愿者第一时间发起“用爱凝聚希望,用心祈福雅安”——“工商爱心雅安救援”行动。

    2013年9月,台风“菲特”来袭,学校召集了100名志愿者往余姚帮助当地政府打扫道路卫生,清除淤泥,被中共宁波市委、宁波市人民政府授予“抗洪救灾”先进集体。

    2016年,学校的青年志愿者与宁波市“老网虫”服务队的老年人结对,教爷爷奶奶学习智能手机的操作方法,截至目前,服务人次累计400多人次,服务时间达1220小时。

    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了浙江省红十字示范校、浙江省红十字奉献服务奖、浙江省志愿服务先进集体等省级荣誉以及众多市级奖项。

    育文化:弘扬志愿服务精神

    今年3月,浙江工商职院还被浙江省献血管理中心授予“2012-2015年度全省高校无偿献血爱心集体”称号,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红十字会副会长陈天涯同学荣获全省高校无偿献血组织发动先进个人。

    实际上,早在2008年,学校就成为宁波高校首个“阳光献血站”;2012年,又成为宁波市首个大学生无偿献血宣传教育基地。据统计,学校从2012年到2016年共有2393名同学参加献血,平均献血率达5%以上,总献血量达682740cc。“无偿献血工作已经内化为青年志愿者的自觉行为。”陈天涯说。

    是什么让青春的热血无私流淌?应晓清称,缘于学校多年来积极推动志愿服务发展、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培育感恩文化与志愿者文化相结合的爱心文化。

    文化的积淀与淬炼并非一朝一夕。截至目前,浙江工商职院“浙洽会、消博会”志愿者活动进行了11年、家电义务维修志愿者活动开展了11年、阳光血站无偿献血活动开展了10年、“暖春行”车站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了9年、“笃行”志愿服务活动月已连续开展8年……,应晓清认为,正是长期以来深入基层、服务社会,才使得“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念深入人心。

    据介绍,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核心,该校联系实际、与时俱进,先后开展以“感恩励志”为主题的短信大接力、主题征文、微博跟帖、微信互动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发起“感动工商十大父母”评选;开展感恩励志活动月;开设“厚德讲坛”,聘请全国道德模范、“当代雷锋”为德育导师,与青年志愿者面对面,引导大学生从感恩自己的亲人、老师、同伴再到感恩社会、报效国家。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方式,提高了广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培育了校园爱心文化。

    强阵地:深化实践育人效果

    多年来,浙江工商职院整合学校与社会资源,不断拓展学生社会实践的平台和路径,规范实践管理,发挥党员、团学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重视志愿者队伍建设,使广大学生在参与服务实践的过程中,提高了综合素质,培养了家国情怀,也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促进了他们的成长成才。

    近年来,学校着力加强志愿服务基地建设,先后建立校外志愿服务实践基地80多个,为青年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和素质教育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2005年,学校与浙洽会和消博会组委会签订实训基地协议书,在每届浙洽会和消博会期间,学校以派志愿者的方式支持和服务会议的各项筹备工作,同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培养实践操作能力,接触社会、服务社会的实践平台。

    迄今为止,学校“‘笃行’志愿服务活动月”志愿者参与人数达12万人次,收到各类表扬信、感谢信300余封,锦旗、牌匾32个,省市多家媒体报道学雷锋事迹20余篇,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载体。

    与此同时,学校加大投入,建立和完善社会实践团队选拔、过程监督、考核评优等管理规范,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扩大实践影响力。每年组织50余支校级重点团队、近1000名大学生奔赴全省各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多次荣获省、市级大中专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奖,建立省、市级优秀实践基地20余个,荣获省、市级优秀团队40余支,先进个人60余人。

    学校积极探索建立以专业化志愿服务为主,以广泛参与一般性志愿为辅的“一专多能”的志愿者队伍发展体制。2010年,学校成为宁波市首家高校志愿者培训学校,为在校大学生设置了通用培训、服务培训、专业培训和能力培训五大主题模块,提升了学生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

    学校自2015年9月开始着手探索社区书院制改革,今后将立足学生社区阵地,进一步构建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相融合、全校统筹的社会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实践覆盖率及实践教学质量,不断深化第二课堂建设,拓展全方位育人的路径。(姚敏明)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5月17日 07 版)

除烦苛之弊、施公平之策、开便利之门
首份交互式“一带一路”风险地图发布
湖北大学一班级上演最暖毕业礼
弘扬志愿精神 深化实践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