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眼睛长在了搜索框上》写了作者对父亲从模糊到理解的情感。“我”在和父母共同的生活环境中长大,有了自己的奋斗目标,期待父亲理解和支持,却没有被满足,后来父亲关注着“我”的成长,“我”也开始理解父亲的心,感受到父亲深沉的爱意。细细品读,在略显压抑的情感背后,体会到他们之间的亲情温暖。
《在爸爸移动的鼠标下无处可逃》展示的生活,也许大多数年轻人都有共鸣,身在异乡,却经常被父母“即时追踪”。在父母无微不至的鞭策中追求进步,看似失去人身自由的生活,年轻人感到无奈,父母也常常牵挂到放不下,双方都觉得很累,可是又无法打破这种亲情的模式。
两篇文章都围绕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孩子真的长大了吗?可能的情况是:父母不停地追踪搜索,一方面说明了孩子仍是孩子,还没真正获得心理意义上的独立,能够对自己负责;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父母不相信孩子已经长大,或说不愿意承认孩子已经长大,不再需要自己,父母不免感到失落。
分离是养育子女的最终目标,养育一个孩子,就是为了目送他离开,走远。这不仅是西方社会的价值观,也是我们中国传统家庭存在的一致诉求:女儿要嫁出去,到有另一种文化的家庭中生活,成为“别人家的成员”;儿子要立业,闯荡四方,成就自身的价值,成为国家的栋梁。不论儿女,都是要离开家的。“永远待在家里的孩子没有出息”,似乎是自古以来我们都认可的定理。
儿女离家,父母空巢,已是常见的现象。儿女该如何真正独立,承担起自己的生活责任,父母又该如何去面对复归平静的生活和孤独的情感呢?
首先必须承认“空巢现象”是一种生命轮转的常态,每个人都要学习着去接受。文章里说,父母借搜索框来关注儿女的一举一动,儿女感到烦恼和压力,想逃又逃不开。其实,与其总想怎么摆脱,不如尝试着去理解父母的心情,接纳“空巢期”就是会显现独有的心理特点。
如果搜索框让你感到被追踪或是被控制,那不是搜索框的错,只是搜索框让你引起了某种联想,激活了心底的某种情感,提醒你曾经熟悉的某种生活。也许十几年来家庭给了你过多的关注、过紧的鞭策、过细的规划,所以你才觉得无法解脱。搜索框在这里就像是父母那双犀利的眼睛,像随身携带的手机一样,是亲子间无形的束缚。
虽然你已长大成人、独立生活了,可在家庭序列中还是孩子,和父母相处的模式仍然是他们不断地关注你,照顾你,对你了如指掌,无论在他们的生活中还是在你的生活中,他们还没有找到相应的位置。
对于孩子来说,真正从心里摆脱束缚的境界是,从自己内心里长大。当父母连续5天没有搜索到你的信息而着急恐惧的时候,你能够像一个成年人那样去安慰他们,跟他们聊聊他们的生活。孩子变成大人,父母变成小孩,这也许是年轻人的责任。
其次,子女和父母可以达到互相理解,各自安好。父母能否试着去理解,年轻人在刚刚工作的几年中,对未来踌躇满志,他们脚踩昂贵的土地,听着成功人士的宣言,对成就的渴望盖过了对亲情的怀念。这是正常的阶段现象。父母可以尝试去适应和寻找自己的生活,年轻人也可以学着去思考,在自己奋斗的几年中,父母的关注和问候究竟意味着什么。
曾经,父母定期的问候电话会涉及三个问题:工作忙吗,身体好吗,钱够用吗?试图从年轻人忙碌的生活中,切割几分钟来做这个“不完整却必要的联结”。在互联网时代,永远为子女着想的父母,连几分钟都舍不得占用,于是关注子女的方式就变成了定期的信息搜索。其实这些“不完整却必要的联结”,当时可能无感,但几年累积下来,也许是年轻人奋斗的精神支撑。
最后,年轻人可以多行动一些。父母年纪大,改变起来相对困难,子女应该多向父母展示:我已经长大了,不仅可以为自己负责,更可以反哺父母。比如,给父母主动打问候电话,身体好吗?吃得舒服吗?看什么新电视剧了吗?关注父母的生活,就是把父母置于中心的位置上,不仅填补了父母的空巢,而且反转了角色,子女成为主动关注父母的人,父母才可以真正感受到孩子长大了。
(作者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教师)